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新民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

更新时间:2023-11-10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新冠肺炎病毒 B . 珊瑚虫 C . 生石花 D . 珊瑚
  • 2. (2021六上·绥棱期中) 下列生物中不具备细胞结构的是(   )
    A . 流感病毒 B . 酵母菌 C . 大肠杆菌 D . 蘑菇
  • 3. (2020·绥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里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4. (2018·广东) 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5. (2017·广东)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 .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 .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 6.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 .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 7. 下面关于调查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调查设计路线⑥整理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③⑥④⑤ C . ②①⑤③④⑥ D . ①②⑤③④⑥
  • 8.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荔枝树不宜在北方栽种,这主要受哪种环境因素的制约(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分 D . 土壤
  • 9. 在沙漠生活的动.植物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 . 阳光 B . 风沙 C . 水分 D . 温度
  • 10. (2021六上·绥棱期中) 蜜蜂找到蜜源后,会在空中跳“8”字舞或圆圈舞,指引同伴到相应地点采蜜,这体现了蜜蜂之间的 (   )
    A . 捕食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寄生关系
  • 11. 在我们日常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哪些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 12. (2021六上·绥棱期中) 生活在地表以下的蚯蚓,体表上的粘液既能维持呼吸,也能帮助它在钻洞时减小阻力。可你别小看蚯蚓,它不但可以使土壤疏松,还能通过排出粪便来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
    A . 环境会影响生物 B . 生物会影响环境 C . 生物会适应环境 D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 13. 下列各项中,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 )
    A . 潮湿和干燥 B . 阴暗和潮湿 C . 光明和干燥 D . 阴暗和干燥
  • 14.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A .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 .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 15.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水库 B . 水库的所有植物 C . 水库的所有动物 D . 水库的所有生物
  • 16. 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成分( )
    A .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 17.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生物圈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 18. 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 )
    A . 草→牛→虎→细菌 B . 草→兔→鹰 C . 鹰→蛇→青蛙→昆虫 D . 阳光→玉米→鼠
  • 19. (2018七上·泸西期末)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 B . 绿色植物 C . D .
  • 20. 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阳光 B . C . D .
  • 21.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性,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 . 物质和能量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 自动调节能力 D . 分解者
  • 22.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在较长的时间内兔群的数量变化是( )
    A . B . C . D .
  • 2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体内某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丁个体数量一般来说最多 D .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短时间内甲增加,丙减少
  • 24. (2020·郴州) 在一生态系统中,能构成食物链的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大致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链能量的最终来源是② B . “②→①→④→③”可以表示一条食物链 C . 当①的数量大量减少时,短期内对④没有直接影响 D . 如果有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那么③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
  • 25.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 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B . 蚯蚓的活动疏松土壤 C . 鸟类在不同地域的迁徙 D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 26. 在载玻片上写下“bpdq”,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 . dqpb B . qdpb C . pbqd D . bpdq
  • 27. 在用10×目镜和40×物镜观察显微镜时,放大倍数是( )
    A . 100倍 B . 50倍 C . 400倍 D . 200倍
  • 28. (2017七上·建湖月考) 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下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

    A . ④和⑤ B . ③和⑥ C . ①和③ D . ②和⑥
  • 29. 要将如右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C .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 .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 30.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 31. 读图理解:请根据下面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示填空

    1. (1) 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2. (2) 图中的生产者是,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有
    3. (3) 该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食物网的成分以外,还应包括
    4. (4) 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于,若有毒物质流入该食物网,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能力。
  • 32. 探究实验

    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定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1

    2

    3

    4

    5

    6

    A区(只)

    5

    6

    7

    9

    9

    10

    B区(只)

    5

    4

    3

    1

    1

    0

    1. (1) 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2. (2) 该实验是否没计了对照实验?,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 (3) 该实验的变量是。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并对结果求取,目的是为了避免
    5. (5) 兴趣小组想利用上图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形成对照实验,你认为应该将改为,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

      A区

      10

      玻璃板

      湿润

      B区

      10

      玻璃板

      干燥

    6. (6) 做完实验后,如何处理鼠妇呢?
  • 33. 综合应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示例[⑦]反光镜)

    1. (1) 在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和[]
    2. (2) 观察时若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
    3. (3) 可以调节显微镜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4. (4) 若视野内有污点,移动玻片标本和更换目镜后,污点均不动,说明污点在上。
    5. (5) 如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太小,可以转动换成高倍镜,然后调节来直到物象清晰。
  • 34. 资料分析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哪种基本特征:

    1. (1)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 (2) 猫生小猫属于
    3. (3)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 (4)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 (5)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环境达成了良好的默契。

    6. (6) 环境影响生物。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阔叶树纷纷落叶,这主要是受的影响;某森林中植物的分布是:顶层是高大的乔木,中间是灌木,下层是草本植物,决定森林中这种分布的因素是;在夏日,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出洞口,使其产生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上述三种因素统称为
    7. (7) 地衣被称为动植物陆地生活的“开路先锋”,原因是它能生长在岩石上,同时产生的物质能腐蚀岩石,使之形成土壤,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