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19 浏览次数: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总装调试 B . 燃料注入 C . 点火发射 D . 船箭分离
  • 2. 为了防止大气和水污染,还我碧水蓝天,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 .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 改变燃料的组成和结构,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 C . 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D . 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
  • 3. (2022九上·九龙坡期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
    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量取液体 D . 称量固体
  • 4. (2023九上·武侯开学考) 某班同学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吗?”的分组辩论中,正方的观点是“空气中的氧气会耗尽”。下列观点不能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
    A . 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 . 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 C . 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 . 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耗氧越来越多
  • 5. (2022九上·南岸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 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将汞连续加热12天,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D . 在盛有浑浊河水的烧杯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后有难溶物沉降
  • 6.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氧气的验满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 收集氧气
  • 7. 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 8. (2022九上·九龙坡期末) 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镁离子核内有个质子 B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个电子 D .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 9. (2022九上·濉溪开学考)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 缓慢氧化和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C . 生成物为两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 .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 10. (2022九上·重庆市期末) 防疫药品“连花清瘟”被广泛热炒,据说它的有效成分为薄荷醇,化学式为 , 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具有较好的抵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关于薄荷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薄荷醇为氧化物 B .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 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6 D . 薄荷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11.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同时也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 B . Cl C . He D . O
  • 12. (2023九上·期末)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将一定量的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3. (2023九上·凤凰期末) 硒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湘西地区土壤中硒的含量较高。据图回答:

    1. (1)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 (2) 图B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 (3) A,B,C,D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23九上·息县开学考) 实验室制取氧气中,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  ;  。 
    2. (2) 若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装置。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 
    3. (3) 若用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 
    4. (4) 实验室选择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完氧气后,应进行的操作是  ,再  。 
    5. (5) 若用图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或“口进入,理由  。
  • 15. (2023九上·南宁月考) 某化学趣小组阅读课外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制氧气除了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还可以用氧化铜、马铃薯、铁锈、红砖粉末等物质作为催化剂,于是他们想检验生活中马铃薯是否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马铃薯是否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查阅资料马铃薯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设计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的过氧化氢溶液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的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马铃薯切成豆粒大小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木条复燃

    待实验Ⅱ中没有气泡放出后,继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1.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 
    2. (2) 设计实验Ⅰ的目的是与实验Ⅱ  ; 
    3. (3) 实验Ⅰ和Ⅲ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 
    4. (4) 要得出马铃薯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做的一步实验是  ; 

      化学兴趣小组还想比较马铃薯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

               的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待测数据

               

      二氧化锰

      排水法收集氧气所需时间

               

      马铃薯

    5. (5) 实验Ⅳ和Ⅴ中的待测数据测定除了该方法,还可使用的方法是  ; 

           得出结论  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且马铃薯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 

           反思交流 

    6. (6) 影响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了催化剂外,还可能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请选择其中一项用文字叙述一个操作方案来证明  。
  • 16. (2023八上·期中)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受“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探究。
    1. (1) 实验一:探究蜡烛的组成。

      查阅资料可知,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蜡烛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实验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1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 .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C .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石蜡蒸气未全部燃烧
    3. (3) 实验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硫酸铜粉末变,澄清石灰水变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

      ①补全上表中的实验现象。

      ②该实验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该实验与图2所示的实验相比,优点是

    4. (4) 【结论与反思】

      ①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②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也伴随着物理变化,请你以上述蜡烛燃烧的现象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