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3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strong>
  • 1. 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PM2.5 B . SO2 C . NO2 D . N2
  •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盐溶解 B . 火药爆炸 C . 酒精挥发 D . 蜡烛熔化
  • 3.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废弃的水银温度计属于(  )
    A . B . C . D .
  • 4. “豆腐,简单的食材,丰富的营养,带给你高品质的生活。”豆腐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 . 蛋白质 B . 糖类 C . 油脂 D . 维生素
  • 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NH4Cl B . C . D .
  • 6. 化学实验操作要科学规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NaOH固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加热液体 D . 测定溶液pH
  • 7. “佩香囊,迎端午”,人们能闻到香囊发出的香味,主要是因为(  )
    A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是很小的 D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 8. 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面粉 C . 植物油 D . 冰块
  • 9. (2022·昆明) 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 . 金属光泽 B . 质软 C . 导电性 D . 可燃性
  • 10. 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各不相同,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 食盐水(pH=7) B . 洁厕剂(pH=1) C . 肥皂水(pH=10) D . 炉具清洁剂(pH=12)
  • 11. (2023·川汇模拟)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 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 . 高层楼房失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C . 厨房内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D . 实验室酒精灯翻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13. 花青素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15H11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类别上看:花青素属于有机物 B . 从宏观上看: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从质量上看:花青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1 D . 从微观上看:1个花青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14. 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学科观念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变化与守恒: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Mg和1gO2充分反应可得到2gMgO B . 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 模型与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探究与创新:制取气体实验中可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因为二者均可控制滴加药品的速率
  •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酸性溶液中:K+ B . pH=12的溶液中:Mg2+、K+ C . 无色溶液中:K+、Na+ D .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Na+、OH-
  • 17. 实验室需配制50g10%的NaOH溶液。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OH固体的溶解 B . 用药匙取用NaOH固体时,瓶塞正放于桌面 C . 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盘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D . 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得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 1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粉末

    D

    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图甲所示为t1℃时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g的水中,再将两种溶液分别升温至t2℃、t3℃时溶液的变化情况;图乙所示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表示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 B . t2℃时,溶液③和溶液④中溶质质量相等 C . t1℃时,加入物质A、B的质量均是20g D . t3℃时,向溶液⑤加入60g物质A可全部溶解
  • 20.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B . 一定量的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C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 .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二、填空题</strong>
  •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硫离子
    2. (2) 干冰
    3. (3) 2个汞原子
    4. (4) 氮元素
    5. (5)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酒精 ②稀有气体 ③维生素 ④碳酸钠 ⑤白醋

    1. (1) 烹饪时用作酸性调味品的是
    2. (2) 可用于制作电光源的是
    3. (3)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的是
    4. (4) 人体缺乏会引起坏血病的是
    5. (5) 可用作燃料的是
  • 23. 水是生命之源,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 (1) 净水时通常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 (2)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该实验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 .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3. (3)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
    4. (4) 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制取ClO2的微观过程如下:

        

      A物质的化学式为;D物质的名称为

  • 24.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断出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氩的原子序数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 (3) 图2中与X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4. (4) 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 25.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 铝比铁耐锈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其原理是
    3. (3) 《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的硬度(填“大”或“小”)。
    4. (4) 只需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试剂是____(填序号)。
      A . 硫酸铝溶液 B . 硫酸亚铁溶液 C . 硫酸铜溶液 D . 稀硫酸
    5. (5) 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c点时,溶液呈无色 B . a点时,溶液的总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减小 C . d点时,过滤所得滤渣为Cu和Ag的混合物 D . b点时,溶液为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
  • 26. 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能源,科学家对氢能源的研究从未停歇。氢能源的广泛使用需解决制氢、储氢等问题。

          

    1. (1) ①由图1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填“天然气和煤”、“醇类”或“水”)。②电解水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

      A.水力发电     B.燃煤发电     C.太阳能发电

    2. (2) 氢气的储存有以下两种方式。

      ①方法一:将氢气直接加压储存在由某种镁铝合金制造的储氢罐中备用。镁铝合金属于(填:“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②方法二:先通过Mg2Cu与氢气反应,将氢气转化为MgH2暂时“储存”起来,此为储氢反应(如图2所示):需要使用氢气时,可通过释氢反应实现:。请写出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当前,我国氢能按如图3所示的规划迅速发展。由图3可知蓝氢是将(填写物质名称)重整制成。由于使用了碳捕捉先进技术,二氧化碳气体被捕获,减轻了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实现了低碳制氢。
三、流程题</strong>
  • 27. 锂被誉为“新能源金属”、“金属味精”和“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碳酸锂是生产金属锂制品的基础材料。以β-锂辉石为原料,用硫酸焙烧法制取碳酸锂的工艺流程(部分试剂和步骤等已略去)如下:

      

    资料:

    Ⅰ.β-锂辉石的主要成分是LiO2·Al2O3·4SiO2 , 含少量Ca、Mg元素。

    Ⅱ. LiO2·Al2O3·4SiO2+H2SO4(浓)Li2SO4+Al2O3·4SiO2·H2O

    1. (1) 酸化焙烧前将β-锂辉石磨成粉末的目的是
    2. (2) 在“除镁除钙”步骤中,先加入石灰乳,再加入溶液。添加试剂的顺序不能调换,其原因是碳酸钠能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操作1的名称为,滤渣②的成分是
    4. (4) 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T/℃

      20

      40

      60

      80

      S(Li2CO3)/g

      1.33

      1.17

      1.01

      0.85

      S(Li2SO4)/g

      34.2

      32.8

      31.9

      30.7

      为了提高产品的纯度,需要将得到的晶体洗涤,需选用℃的水。

四、实验题</strong>
  • 2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若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的(填“a”或“b”)端,如果燃着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 (4) 与B装置对比,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采用C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5. (5) F装置中的纸风车是由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的滤纸晾干制成,在纸风车的a叶片上滴1滴稀硫酸,b叶片上滴1滴蒸馏水,c叶片不做处理,再将纸风车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通过对比(填“ab”或“bc”或“ac”)叶片,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五、科学探究题</strong>
  • 29.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取材于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该画作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的关键在于使用了石青、石绿、赭石等传统颜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青和石绿的性质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石青的主要成分是 , 石绿的主要成分是 , 都可称为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其中“”表示合的意思,x、y为正整数;CuCO3受热时会分解得到相应的氧化物;碱石灰是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

    1. (1) 任务一 探究石青和石绿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该画作历经千年依旧色彩艳丽,可推测所用矿物颜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是(填“稳定”或“活泼”)的。
    2. (2) 如图1所示,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该黑色固体为
    3. (3)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溶液中含有的盐类物质为(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且可与酸反应。
    4. (4) 任务二 测定某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的组成

      【实验探究】

      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

      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好装置;②装入药品:③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④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⑤点燃酒精灯,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⑥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⑦熄灭酒精灯;⑧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质量。

    5. (5) 【实验分析】

      A装置中U形管内碱石灰的作用是

    6. (6) 在装置D中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7) 若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实验后装置C增重4.5g,装置D增重4.4g,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六、计算题</strong>
  • 30. 为了测定某品牌食用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0.0g食用碱样品加到盛有90.0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后,往其中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0

    136.0

    154.0

    172.0

    192.0

    请计算:

    1. (1) 反应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g。
    2. (2) 该品牌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