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

更新时间:2023-10-27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strong><span class="fmt-emphasis-words">只有一个</span><strong>选项符合题意)</strong>
  • 1.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据此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 .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 是海陆兼备的大国 D .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 (2)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体现我国地理位置哪一特征的影响( )
      A . 经度跨度大 B . 纬度跨度大 C . 海域跨度大 D . 东西跨度大
    3. (3) 下图中,若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虚线代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我国位置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总数14.1178亿,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数13.3972亿相比,增加0.7205亿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结合下图(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1. (1) 图中数据不能够说明( )
      A .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 B . 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态势 C . 我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D . 我国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2. (2)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3)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突出影响是( )
      A .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B . 科技创新力增强 C .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D .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①省区是( )
      A . 黑龙江省 B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 青海省 D . 河南省
    2. (2) 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 . ①—新—蒙古族—手鼓 B . ②—滇—傣族一孔雀舞 C . ③—内蒙古—维吾尔族—摔跤 D . ④—吉—回族—跳板
  • 4. 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
      A . 山地 B . 盆地 C . 高原 D . 平原
    2. (2) 图中A、B、D所代表的三种地形类型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下列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②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③在林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④在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图中C地形类型多分布于我国的( )
      A . 第一级阶梯 B . 第二级阶梯 C . 第三级阶梯 D . 大陆架上
  • 5. 在学习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小明同学绘制了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 B . 丙西临太平洋,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乙为盆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 D . 乙、丙两个区域以太行山脉为界
    2. (2) 我国地势特征的优势是( )

      ①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②阶梯内部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

      ④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利于交通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下图示意某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实验及其数据记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 . 纬度 B . 海陆 C . 地形 D . 季风
    2. (2)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 .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C .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D . 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 7.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 )
      A . 乙地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B . 两地冬季气温相差不大 C . 两地夏季气温都在20℃以上 D . 两地气温年较差都不大
    2. (2) 两地降水量柱状图说明了( )
      A . 两地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 B . 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 C . 两地年降水量都在800mm以上 D . 甲地雨季比乙地短
    3. (3) 甲地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个城市(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哈尔滨
  • 8. 2021年3月15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10年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沙尘暴天气,本次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读3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我国沙尘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本次沙尘暴产生的原因是( )

      ①冷空气南下        ②春季干旱少雨

      ③植被稀疏,地表裸露面积大    ④沿途经过沙漠(沙地)地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2. (2) 下列防治沙尘暴的措施,可行的是( )
      A . 加大南水北调力度,变沙漠为绿洲 B . 加强防护林体系建设 C . 杜绝放牧,保护草原生态 D . 中蒙边境建设隔离墙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strong>
  • 9. 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疆域示意图

    1.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B

      邻国:CD

    2. (2)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省,当地人们迎来第一缕曙光时,帕米尔高原的天空可能是(

      A.一片晚霞    B.满天星斗    C.烈日当头    D.旭日东升

    3. (3) 简述我国的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 10.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公路干线。从上海到西藏友谊桥长达54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下图为318国道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318国道是我国连接了最多省份的公路。图中甲省是,乙、丙两省的简称是
    2. (2) 318国道沿线自然景观类型齐全、多样。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地形角度:318国道东起海平面,向西经过被称为“地球之巅”的山峰附近,跨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沿线地势落差巨大;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到盆地再到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地形类型种类丰富。

      气候角度:318国道与(纬线)大致平行,从东向西依次穿越了我国的气候区和气候区。

    3. (3) 318国道还是一条人文巡礼之路。其沿线人口密度变化大,A线又叫“黑河—腾冲”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稀疏)。318国道还经过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饱览山河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习俗。
  • 1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某校初中生在老师帮助下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流域的探究。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第一小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发源于北麓,中游有两条支流汇入,最终注入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 (2) 第二小组: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淌惠泽至今

      宁夏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但该地成为我国著名粮食产区,黄河对此的贡献是(____)

      A . 水能资源丰富 B . 提供灌溉水源 C . 旅游资源丰富 D . 利于淡水养殖
    3. (3) 第三小组: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於生态保障

      黄河在流经(甲/乙/丙/丁)河段时,含沙量最大,其位于黄河(上/中/下)游,主要流经(地形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4. (4)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是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景观,由于该河段流经(地形区),流速,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迫使人们不断加高堤坝形成“地上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作用明显,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增加/减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