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下列选项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 . 生石花开花 B . 东北虎捕食 C . 钟乳石长大 D . 运动后出汗
  • 2. 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其他仪器 B . 观察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观察,不一定要有观察的目的 C . 观察时要及时记录数据 D . 观察后,应该及时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
  • 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描写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进行繁殖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
  • 4. 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B . 记录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 C . 调查记录无需整理 D . 随意采摘植物
  • 5.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归类:水稻、玉米、高粱归为一类,鸡、鸭、鹅归为一类,狗、猫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 . 生物的用途 B . 生物的生活环境 C . 生物的数量 D . 生物的个体大小
  • 6. 诗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中“沙暖睡鸳鸯”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种非生物因素是( )
    A . 燕子 B . 微生物 C . 温度 D . 无机盐
  • 7. (2016·江汉模拟)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 一山不容二虎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8.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和羊之间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寄生 D . 共生
  • 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丰富的植被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10. (2021·龙东) 下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松花江中所有的鱼 B . 扎龙自然保护区 C . 长白山景区全部的植物 D . 内蒙古草原上所有的生物
  • 11.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鸟和虫属于消费者 B .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 C .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更有利于原有生态平衡的维持 D .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阳光等非生物部分
  • 12. 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阳光→草→牛→虎 B . 鼠→蛇→鹰 C . 鹰→蛇→青蛙→昆虫 D . 草→兔→鹰
  • 13. 海洋生态系统中,有“浮游植物→磷虾→鲱鱼→海鸥”这样一条食物链。如果海洋中磷虾的数量减少,一定时期内鲱鱼数量的变化情况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 .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C . 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一些 D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 15.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的厚度约为( )
    A . 20千米 B . 10千米 C . 100千米 D . 1千米
  • 1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 . 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C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D . 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且相互联系
  • 17.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 . 热带雨林 B . 温带草原 C . 干旱的沙漠 D . 湿地公园
  • 18. 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移动载玻片它不动,转动目镜它仍在。则可判断该污点在( )
    A . 载玻片上 B . 盖玻片上 C . 物镜上 D . 目镜上
  • 19. (2021·龙东) 玻片上写有字母“qb”,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 . bq B . dp C . pd D . qb
  • 20. 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B .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C . 光线暗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 . 观察的实验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二、非选择题(共30分)(注:答题时在横线“______”处填写文字,在"【 】"处填序号。)
  • 2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六年级100名学生在2021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制订合理的
    2. (2) 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
    3. (3) 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取样”)
    4. (4) 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
    5. (5) 对应预防流感,你有什么建议?
  • 22. 某学同利用学所知识设计实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
    2. (2) 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目的是,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做出的选择。

      ②该小组每次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是用1只的目的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4. (4) 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如图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装置。

    5. (5) 实验结束后,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 23.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要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2. (2)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条是
    3. (3) 鹰和蛇的关系是。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则图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4.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
    5. (5) 若该生态系统发生严重的鼠害,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物,造成土地沙化,因为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 24.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显微镜的③为10X,①为10X,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
    2. (2) 欲使镜筒大幅度下降,应该转动【
    3. (3)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应转动
    4. (4) 如图乙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时看到的两次物像,从物像A变成物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填数字序号,可以不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写)。

      ①低倍物镜换成了高倍物镜    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 25.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我国昆明举行。大会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1. (1)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保护它就是保护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2. (2) 生物圈中有各种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