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同...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strong>
  • 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此设置了(     )
    A . 丞相 B . 西域都护 C . 太尉 D . 御史大夫
  • 2. 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强调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对于强化全球战疫信心,加强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今天的( )
    A . 咸阳 B . 杭州 C . 苏州 D . 西安
  • 3. 中国古代形成了联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这条航线最远到达( )
    A .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B . 孟加拉湾沿岸 C .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 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
  • 4. 因抵制新疆棉花登上热搜的耐克、阿迪达斯,股价大跌,市值合计蒸发约733亿元。耐克股价开盘大跌,盘初一度跌逾5%,阿迪达斯股价亦遭重挫。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____的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权。(     )
    A . 西域都护 B . 新疆行省 C . 分封制 D . 察举制
  • 5. 认识海洋、建设海洋、经海洋,是当今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它最远可达(     )
    A . 非洲东海岸 B . 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C . 非洲西海岸 D . 阿拉伯半岛和欧洲
  • 6. (2022九下·郸城月考)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它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来自其他古代文明的文化因素,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这些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这说明丝绸之路(    )
    A . 促进了文明交融 B . 沟通了世界各地 C . 促进了物资交流 D . 是由张骞开辟的
  • 7. 张骞的“凿空”之旅是汉帝国为了回应北方草原民族(匈奴)的挑战而有意识地进行的对外交往,但汉武帝始料未及的是,佛教以及与之相伴而来的艺术形式从而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及艺术生活。这段话表明张骞通西域(       )
    A . 解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 B . 标志着西域归属中央 C . 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D . 开创了西汉盛世局面
  • 8.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为丝路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
    A . 张骞 B . 班固 C . 秦始皇 D . 司马迁
  • 9.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西汉政府在我国西北地区设置的管理“陆地国界”机构是
    A . 北庭都护府 B . 伊犁将军 C . 西域都护府 D . 安西都护府
  • 10.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我们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秦朝疆域图

    汉朝疆域图

    A . 西汉时,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 . 秦汉都与匈奴发生战争 C . 秦汉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 秦汉末年社会都出现了动荡
  • 11.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B . 促进中国与亚非拉地区的贸易往来 C . 最远可到达大食 D . 有利于区域文明的交流
  • 12. (2022·深圳模拟)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A . 巩固了国家统一 B .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 . 促进了物种交流 D . 改变了出行方式
  • 13. 下图中的雕塑位于汉朝丝绸之路起点遗址上。该起点在

           丝绸之路群雕

    A . 咸阳 B . 长安 C . 洛阳 D . 临安
  • 14. 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 西汉时西域都护设置 B . 东汉时西域都护设置 C .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 . 班超经营西域三十年
  • 15. (2021七上·长春期末) “张骞原是一名郎官,他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地出来应募,在去往西域的路上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10余年,在威胁利诱面前,‘持汉节不失’,坚持完成使命”,材料反映张骞具有的高尚品格有(    )

    ①威武不屈    ②报效祖国    ③坚持不懈    ④勇于纠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strong>
  • 16. 【政治创新】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成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

    1. (1) 从材料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材料的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2) 汉武帝时期如何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汉朝时期西域主要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17. 纵观历史各朝,其中一朝代之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一时期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发展、壮大的时期。 

    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营其室。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张骞凿空建立了史诗般的功业……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人民日报》

    1. (1) 材料一中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指的是什么?在汉朝的历史地位怎么样?这与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与“张骞凿空”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事件对汉朝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