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粤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学用地图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第二单元测试卷A(新)

更新时间:2023-10-10 浏览次数: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平桥开学考) 小明和家人计划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旅游,最适用的地图是( )
    A . 电子导航图 B . 矿产分布图 C . 人口分布图 D . 遥感影像图
  • 2. (2021七上·蒲城期中) 以下是四位同学根据出行需要选择地图的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①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日本举行,小丽想了解各个参赛国家的位置,她选用了“世界政区图”;

    ②北京真大呀!初到北京的小华想知道故宫在什么位置,他选用了“北京城区图”;

    ③宁宁寒假打算去上海迪士尼游玩,选择出行路线,她选用了“中国地形图”;

    ④李明国庆假期游览华山风景区,他选用了“华山风景区导游图”。

    1. (1) 四位同学中,选用的地图不恰当的是( )
      A . 小丽 B . 小华 C . 宁宁 D . 李明
    2. (2) 下图是宁宁从“中国地形图”上描画下来的图例符号,其中描画错误的是( )
      A . 河流、湖泊 B . 水库 C . 山峰 D . 铁路
    3. (3) 若上述四位同学选择的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那么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世界政区图 B . 北京城区图 C . 中国地形图 D . 华山风景区导游图
  • 3. (2022七上·江城期中) 网约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打车方式,当司机收到乘客订单后,为了准确接到乘客,应该使用(   )
    A . 中国政区图 B . 当地地形图 C . 当地景区导游图 D . 电子地图
  • 4. (2022七上·宁德月考) 国庆家住宁德的小李想跟父母自驾去北京旅游,应该选择哪个地图最合适(   )
    A . 世界政区地图 B . 中国政区地图 C . 福建风景区导游图 D . 中国交通线路图
  • 5. (2022七上·江州期中)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是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 . 正南向正北 B . 西南向东北 C . 东南向西北 D . 东北向西南
    2. (2) 如果在导航仪上按右下角“十”号图标,地图的比例尺将会变大,地图中的信息将( )
      A . 变详细 B . 变简单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 6. (2022七上·镇平县期末) 读下面某地区平面困,回答下面小题。

    1. (1) 学校位于农业实验区的( )
      A . 东南方向 B . 西南方向 C . 东北方向 D . 西北方向
    2. (2) 火车站到科技园区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
      A . 150米 B . 600米 C . 1000米 D . 1500米
  • 7. (2023七上·河北期末) 下面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世界地图 B . 中国地图 C . 天津地图 D . 亚洲地图
  • 8. (2022七上·兴文期中)  读下列四幅图幅相等的北京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 B . 2 C . D .
    2. (2)  四幅地图中,展示的地理事物由详细到简略依次是(   )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②③①
  • 9. (2022七上·仪征期中) 有一幅破损的中国地图,标注比例尺的地方被撕掉了,聪明的小张选择量算图上两个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又在网上查到两城市的实地距离是20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大约应为()
    A . 1∶20000 B . C . 1∶5000 D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 10. (2022七上·晋安期末) 中国古代地理学作用之一就是为山脉相形夺势,以下能够直观地看出山脉在某一方向上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
    A . 等高线地形图 B .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 地形剖面图 D . 卫星影像图
  • 11. (2019七上·永顺期末) 某地地表起伏小,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由此判断该地地形为(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山地 D . 丘陵
  • 12. (2023九下·成都模拟)  2022年寒假,某户外定向小组在下图区域内开展户外定向活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选手小明跑图打卡依次经过起点-天府大道-环球中心-益州大道-天府一街-终点,则被他放弃的打卡点有(  )
      A . ①④ B . ③⑤ C . ④⑥ D . ⑤⑦
    2. (2) 小刘在⑦天府瞪羚谷打卡后欲前往终点打印成绩,此时他的前进方向为(  )
      A . 向东 B . 向西 C . 向南 D . 向北
  • 13. (2023·连云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象山的海拔高度大约( )
      A . 850米 B . 900米 C . 950米 D . 1000米
    2. (2) 图中( )
      A . 清水河干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 B . 甲村和马山的相对高度约为300米 C . 与①地相比,②地海拔高、坡度缓 D . ③地位于山脊,④地位于山谷
  • 14. (2022七上·溧水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 500米 B . 500米 C . 1000米 D . 1500米
    2. (2)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 . 平原 B . 高原 C . 山地 D . 丘陵
  • 15. (2022七上·佛冈期末) 图为某校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有三条旅游路线及活动方案:路线①——观赏瀑布,感受自然;路线②——攀登山峰,锻炼身体;路线③——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选择路线①的同学经过的地形部位为( )
      A . 山脊 B . 陡崖 C . 山谷 D . 山峰
    2. (2) 路线③中,民俗村的海拔可能为( )
      A . 150米 B . 200米 C . 250米 D . 300米
    3. (3) 甲地附近河流的流向是( )
      A . 自东北向西南 B . 自西南向东北 C . 自东南向西北 D . 自西北向东南
  • 16. (2022七上·安化月考) 下图示意四种地形类型的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 .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 . 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 . 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 . 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2. (2)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显示( )
      A . 海陆分布 B . 地势起伏 C . 纬度位置 D . 海陆比例
  • 17. (2022七上·青岛期末)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登顶。下图为部分测量线路周边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路线示意图,判断前进营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 . 6200米 B . 6600米 C . 7000米 D . 7400米
    2. (2)  关于珠穆朗玛峰和此次登山线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B .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 C . 图示线路中,前进营地附近的坡度最陡 D . 突击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脊方向
  • 18. (2023·大安模拟) 在比例尺为1:4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
    A . 400米 B . 40米 C . 80米 D . 8千米
二、综合题
  • 19. (2023·平原模拟)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兴趣小组测量出A处气温是15℃,甲村气温是17.4℃,只考虑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则甲村的海拔为米。
    2. (2) 兴趣小组发现甲村所在的地形类型是;该村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是(至少2点)
    3. (3) 图中小青河干流的流向是;有同学提出可以在乙处修大坝建水库,此水库建成可以发挥的作用是(至少2点)。
    4. (4) 同学们考察后发现D处适合作为夜宿营地点,理由是
    5. (5) 同学沿①②③三条路线考察,沿路线会拍摄到右侧活动照片;据图分析支流C比支流E流速快的原因
  • 20. (2021七上·高州期末)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表示的地形部位:①
    2. (2) 甲镇位于乙镇方向,若甲镇到乙镇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3. (3) 在地理老师组织的研学活动中,有同学拍到了图中这幅照片。请判断拍照的地点最有可能在②处还是③处,并说明理由。
    4. (4)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乙镇发展为城市有哪些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