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 1. (2019七下·龙岗月考)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2. (2020七下·潜江期末) “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语),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针对隋亡的教训,唐 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虚心纳谏 B . 实施和亲 C .  减省刑罚 D . 开放政策
  • 3. 杜甫的很多诗作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描写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 黄巢起义 B . 赤壁之战 C . 八王之乱 D . 安史之乱
  • 4. (2016七下·商河期末)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5.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的实质是( )
    A . 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 .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 . 唐朝后期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D . 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 6.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僧人,明朝时以他的事迹创作的小说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三国演义》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 7. (2017七下·桂林期中) 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 . 陈桥驿兵变 B . 李渊建唐 C . 八王之乱 D . 七国之乱
  • 8. (2023七下·丹东期末)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岳飞相关的是( )
    A .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 .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④②③① D . ②③①④
  • 10.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其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是( )
    A . 李世民 B . 赵匡胤 C . 铁木真 D . 忽必烈
  • 11. 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候,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
    A . 维吾尔族 B . 满族 C . 藏族 D . 回族
  • 12.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宋代交子的使用 B . 活字印刷术发明 C . 市民阶层的出现 D . 蔡伦改进造纸术
  • 13. 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籍是(    )
    A . 《天工开物》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窦娥冤》
  • 14. 明末李自成起义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了,他们的口号是( )
    A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 打土豪,分田地 C . 均田免赋 D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15. 能区分史实和观点是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 杨坚统一全国 B . 黄巢发动起义 C . 遣唐使来华 D . 岳飞是民族英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0分)
  • 16. 阅读以下材料并判断: 

    1. (1)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填“×”;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填“O”。 

      ①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 

      ②1272年,元朝定都于大都。  

      ③文天祥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下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2)  图二中为了抗击倭寇而出现的著名军队叫什么?其军队的指挥者有何功绩?
    3. (3)  图三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4. (4)  如图图片反应的历史事件,给我们的对外交流带来什么启示?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中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宋初统治者削弱相权,已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四: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 

    卞京城中的桑家瓦子、内中瓦子、里瓦子三处,就有勾栏五十余座。……从瓦子的这些情形,我们可以看出,宋代娱乐带有极大的通俗性、大众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商业性。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

    1. (1)  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
    2. (2)  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益最大的是谁?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创立有何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控制军队”和“掌管财权”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是瓦子、勾栏,根据材料四指出瓦子的特点。
  • 19.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统治者都高度重视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材料一: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长安出发……张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自此,不仅现今中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三: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时期:

    事件

    西汉时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三国时期

    吴国派卫温、诸葛直到夷洲

    隋朝时期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唐朝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时期

    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对西藏地区实行行政管理

    明朝时期

    1561年,XXX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清朝时期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

    1683年,清朝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设置驻藏大臣、噶厦

    1. (1)  材料一中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形成的重要商路叫什么?这条商路的形成有什么重要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如何评价该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
    3. (3)  材料三中,中俄在哪一年签订了哪一条约来划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4. (4)  根据以下材料,选择2则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