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南市中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端正书写
  • 1. 请抄写下面的古诗,注意书写格式,标点正确,力求美观。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又是一年秋来。美人蕉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也不在乎秋的肃杀。

二、词语乐园
  • 2. 看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干净、工整又美观。                                                 

    dù jì

    yí huò

    duàn liàn

    cí xiáng

    hóu lóng

    shēng chù

    fā zhèng

    jūn lìng zhuàng

    qíng bù zì jīn​

  • 3. 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补充词语                                                                                

      有成 

      ②神机 

      ③哭笑 

      ④手 脚 

      ⑤跃跃 

      ⑥心 胆 

    2. (2) 由词语②我不禁想到了《草船借箭》中的 (填写人物名),在这个故事中还有 的鲁肃、的周瑜、的曹操,人物众多又各具特点。
    3. (3) 请你从题目中的六个词语中任选一个,把它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 4. “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中的“颜筋柳骨”是对哪两位书法家书体的合称?(  )
    A . 阎立本 柳公权 B . 颜真卿 吴道子 C . 颜真卿 柳公权 D . 颜真卿 柳宗元
三、日积月累
  • 5.
    1. (1) 君子坦荡荡,
    2. (2) 人有耻,
    3. (3) 青海长云暗雪山,
    4. (4) “童孙未解供耕织,。”这句诗写出了农忙时节,孩子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忙忙碌碌,学习种瓜。
    5. (5)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四、实践空间
  • 6. 五(3)班将要举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需要搜集许多能够体现汉字特点的资料。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搜集资料的办法有 、网络搜索、等。其中,网络搜索是一个很便捷的方法。如果要搜集汉字故事,可以检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很多相关资料。
  • 7.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有趣的汉字知识。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连线题吗?                    

    外甥打灯笼                   

    有言(盐)在先

    四月的冰河

    无(吴)用

    咸菜烧豆腐

    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

    开动(冻)了

五、快乐读书吧。
  • 8. 这个学期我们一起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走近人物,品读精彩故事。
    1. (1) 知作品:我们一起了解了我国的四大名著:罗贯中的《》、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和曹雪芹的《
    2. (2) 读故事: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读回目,就可以猜出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例如,《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讲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故事(    )

      A . 真假美猴王 B . 三打白骨精 C . 大闹天宫 D . 三借芭蕉扇
六、课内阅读
  • 9.
    跳水(节选)

    ㅤㅤ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ㅤㅤ……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ㅤㅤ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ㅤㅤ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里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 (1) 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四十秒钟”表示极短的时间,但却让人感到时间 ,是因为人们的心情 
    2. (2) 选文中对船长进行了 描写和 描写,仔细阅读描写船长的语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

      ①有利条件:A.风平浪静 B.水手都在甲板上 C.手中有枪

      不利状况:儿子 

      ②根据这些情况,船长做出决定时,一定会想:

      ③这样缜密细致的判断,是船长立刻就做出的,最终孩子安全获救,由此在你的心中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七、课外阅读
  • 10.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

    ㅤㅤ【注释】①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②大姓:富户,大户人家。③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④大学:有学识的人。

    1. (1) 下列加点的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衡乃穿壁引其光(指邻居) B . 衡乃与其佣作(于是,就) C . 而不求偿(要求) D . 资给以书(资金)
    2. (2) 对“衡乃穿壁引其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匡衡于是穿墙而过,去吸引邻居家的火光。 B . 匡衡于是翻过墙去,把邻居的火光引了过来。 C . 匡衡于是在墙上凿了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 D . 于是匡衡翻过墙去,给邻居借来灯火。
    3. (3) 文中表明匡衡愿望实现并学有所成的语句是 
    4. (4) 故事围绕着匡衡的什么品质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仔细读文,完成下面图表。

  • 11. 现代文阅读

    范锡林

    ㅤㅤ①每年仲夏时,就会有卖蝈蝈的出现在巷口。

    ㅤㅤ②那蝈蝈装在一只橘子大小的笼子里,笼子是用竹篾编的,没有门,我们曾琢磨好久,也没弄明白这蝈蝈是怎么装进去的。

    ㅤㅤ③卖蝈蝈的跟卖别的东西的人不一样,他将串在一起像两座小矮塔的担子往那一放,就悠哉地倚在电线杆上,自顾自吸他的烟杆,从来也不吆喝一声。而那些蝈蝈呢,却一齐兴致勃勃地叫起来了:“蝈蝈——”那声音像一团腾腾的火,又像一团神奇的看不见的烟雾,渐渐升腾,膨胀,扩散,钻进了一个个门缝窗隙,撩得小巷子里的孩子都激动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出来,簇拥在担子周围,痴迷地看得忘乎所以。而卖蝈蝈的呢,则在一边那么自得,那么惬意,甚至带有些许狡谲(jué)地微笑着。

    ㅤㅤ④那时候,一个蝈蝈连同笼子,只要五分钱。只要手心里亮出一枚硬币,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俯着身子瞪着眼睛,在担子跟前长久地挑着拣着,最终找到一只长得最俊的,欢天喜地拎回家,将它挂在窗口,支着下巴,不眨眼地望着它。命令它:“叫,叫!”

    ㅤㅤ⑤可那蝈蝈浑然不买你的账,那圆而亮,像镶着一对绿珍珠的眼睛眈眈地瞅着你,一声也不吭。

    ㅤㅤ⑥恳求它:“你叫吧,听话,叫吧!”可它依然不理不睬,冷冷地自顾自擦着肚皮上的痒痒,那矜持傲慢,活脱脱一副穿了绿色燕尾服的英国绅士派头。

    ㅤㅤ⑦好不容易弄来些菱白丁、青豆子,小心翼翼用牙签串着,心想那滋味、那魅力一定不输街上卖的正宗羊肉串。塞进去,恭恭敬敬地送到它嘴边。可它竟不屑一顾,别过头去,依然不叫。

    ㅤㅤ⑧这时,心中怏怏然,倒霉,拣了半天,买了一只哑巴!

    ㅤㅤ⑨晚上,带着满肚懊丧睡了。恍惚中,来到一片绿色的旷野,有柳林、草丛和小溪,更有那清亮的虫鸣,那声音分明也是绿色的。在快意中猛然醒来。方知是一场梦,赶紧伸手想抓住梦的尾巴,哪里抓得住!可再仔细一听,那清亮的虫鸣却没有随梦而去,它仍在耳畔,它是真的,就在窗檐下,我兴奋地一下子踢掉小被子跳了起来。

    ㅤㅤ⑩就这样,年年夏天都是在蝈蝈的鸣叫声中度过的。它那清清亮亮的声音,给我们这深深幽幽的小巷,给我的梦里带来了多少田野上的凉风,柳林里的绿意啊!

    1. (1) 联系下上下文,推想加点词“怏怏然”的意思是(    )
      A . 高兴 B . 不开心 C . 紧张 D . 担心
    2. (2) 根据文章内容及作者的心情变化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                                                                                                            

      内容

      买到蝈蝈后

      夜里蝈蝈鸣叫时

      心情

      痴迷激动

      懊丧

    3. (3) 比较文中三处画波浪线的语句,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命令”和“吩咐”体现了我对蝈蝈不耐烦。 B . 为了听到蝈蝈的叫声,我的态度越来越谦卑。 C . 蝈蝈不叫是因为它是个哑巴。 D . 我对蝈蝈的态度还不够好。
    4.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 。句子主要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5. (5) 根据文章叙述的线索,给短文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
      A . 买蝈蝈 B . 卖蝈蝈 C . 蝈蝈鸣叫记 D . 我和蝈蝈
    6. (6) 随着文章我们一起走进了范锡林爷爷的童年生活,结合选文想一想,为什么范锡林爷爷对每年仲夏时的蝈蝈记忆犹新呢?
八、表达运用
  • 12. 习作

    ㅤㅤ题目:我和             的故事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一定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情吧!也许是和身边的人,也许是和动植物,也许是和书籍、玩具……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