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
  •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进入二十一①shì jì ,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②gǎi shàn ,医学技术③rì yì 发展。然而,病毒④yóu rú 魔鬼,时常⑤xuǎn zé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侵袭着他们的健康,使他们处于⑥bēi cǎn 的境地,神州大地⑦shà shí 乌云笼罩。中国人民众志成城,⑧yán zhì 疫苗,抵抗病毒,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

  • 2. 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fèi) 家儿(qiǎo) B . 出(yuè) 窗(kuàng) C . 入(qiǎn) 叶(bǐng) D . 斜(qīng) 浑(zhuó)
  • 3.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犹如 随遇而安 B . 僵硬 坑坑洼洼 C . 即使 山崩地裂 D . 奥秘 精疲立竭
  • 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蟋蟀常常慎重(谨慎)地选择住址。 B . 盘古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停止) 的江河。 C . 宙斯吩咐(指示)火神给普罗米修斯最严厉的惩罚。 D .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渐渐)变成灰色。
  • 5. 下面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几年不见,家乡如今的面貌大大____。

    A . 改善 B . 改良 C . 改观 D . 改革
  • 6. 下列不是描写春天的诗句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7. 下面的作品与作家不对应的是( )
    A . 《一颗豆荚里的五颗豆》——格林 B . 《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C . 《蟋蟀的住宅》——法布尔 D . 《繁星》——巴金
  • 8. 下列句子不是同一类型的是( )
    A .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在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B .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 .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D . 这样的天气,蝴蝶会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
  • 9.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能想象文章中描写的声音。如读《走月亮》,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水声,秋虫的鸣叫声…… B . 我们在阅读时,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C . 神话中许多人物个性鲜明,如精卫坚韧执着、普罗米修斯勇敢不屈、盘古神机妙算…… D .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 10.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锣鼓 

    耳欲聋

    云驾雾

    未 先知

    横七 

    摇摇欲 

    用来形容声音大的词语是 和 

  • 11. 写出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 (1) 为精卫。(《精卫填海》) 故:
    2. (2) 只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缘:
  • 12. 根据要求填空。
    1. (1) 填古诗词句。

      ①《暮江吟》中“”描写了傍晚的江水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②《题西林壁》是宋朝大诗人苏轼的作品,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诗中暗含哲理的诗句是“”。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

    2. (2) 填谚语或警句。

      ①妈妈看见街上的人有的捂得严实,有的穿着单薄,笑着说:“。”

      ②正如警句“”告诉我们:多问,知识就会变得渊博:自以为是,知识面就会更加狭隘。

    3. (3) 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再近些,只见 ,形成 

      ②《普罗米修斯》按照 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动人的 (国家名)神话传说。

  • 13. 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 (1) 我估计葛老师这次肯定能战胜病魔,回归她热爱的课堂。
    2. (2) 他的那种“扎根边疆、随遇而安”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家乡父老。
二、阅读
  • 14. 片段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 (节选)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____生活在一个慢吞吞 ____静悄悄 ____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 (1) 给短文开头部分加上标点。
    2. (2) 仿照“慢吞吞”“静悄悄”再写两个“ABB”形式的词语 
    3. (3)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 
    4. (4) “顺风耳”“千里眼”在文中指 。如今变成现实,例如 
    5. (5) 画波浪线句子中,“忽”说明了 ; “千树万树”说明了 
  • 15. 短文阅读

    人在太空无小病

    ①太空中,普通的小病或小伤,也会成为大问题。1995年,俄罗斯航天员斯特列卡洛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他在修淋浴房时,不知怎么擦伤了手,但不严重。在地球上,我们根本就不会在意这种小伤。但是在太空中就不一样了,他的手很快开始疼痛并红肿起来,一两天后,仍不见好。地面的医生非常担心,连续会诊26天!他手上的伤几周后才好,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②为什么在太空中生病受伤会这么严重?原来,在太空中,航天员的精神压力和工作难度很大,还会受到噪声、辐射、失重等影响,因此,航天员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患病的机率会提高,身体的恢复能力也会下降。

    ③更可怕的是,太空中的微生物会发生变异,跟在地球上的不一样。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登记在册的微生物就有70多种。这些发生变异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

    ④因此,科学家说,太空无小病。他们把航天员在太空长时间飞行以后易患的疾病和病伤列了出来,共有80多种呢,有心律不齐、阑尾炎、肺炎以及脑外伤等。

    ⑤为了尽量避免因生病或受伤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航天员会受到地面的实时医学监控。每位航天员均有专职飞行医生,他们始终保持联系,遇上病情就进行会诊。现在迅速普及的视频医疗技术,最初就是从医生专家给航天员看病发明而来的,它让医生在地面就可以看到航天员的一切情况。

    ⑥此外,太空中还有设施完备的小巧“医院”。“医院”里,各种医疗器材和药物一应俱全。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就接受了如何使用医疗器材和药物的训练,他们的水平甚至可以达到医师级别,处理擦伤或打针的技术不亚于专业护士,连动一些小手术,都可以在地面医生的指导下在空间站完成。

    1. (1) 第①自然段围绕“”来写的。
    2. (2) 读第②③自然段,我们发现在太空中,普通的小病会成大病是因为 以及 
    3. (3) 第③自然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变异的微生物 和 
    4. (4) 画横线句子中的“目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 (5) 读第⑤⑥自然段,我们知道,为了尽量避免因生病或受伤影响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每位航天员都会受到 ,接受 
    6. (6) 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在国际空间站上,普通微生物和变异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样。 B . 视频医疗技术,最初就是从航天员给自己看病发明而来的。 C . 航天员都有专职飞行医生,他们始终保持联系,遇上病情就进行会诊。
    7. (7) 请你围绕主题,用一句话给短文结尾。
三、语言表达
  • 16. 想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家。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港湾。请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习作。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