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7月适应性考...

更新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I
  • 1. 陕西省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出土的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下列项中,对姜寨遗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已经进入青铜时代鼎盛时期 B . 基本具备了初始国家的形态 C . 呈现出原始人群的典型特征 D . 出土的陶器可能用于储藏粟
  • 2.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的、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以下《上下五千年》中关于汉代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老百姓使用五铢钱作交易 ②与大秦有直接的经济往来

    ③长安和洛阳有较大的市场 ④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已开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读如图,图中所呈现的技术最早出现不晚于( )

    A . 唐朝 B . 两宋 C . 魏晋 D . 明清
  • 4. 宋元两代(960—1368)历时四个世纪,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繁荣期。宋元两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较唐代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下列项中,符合这一历史趋势的是( )

    ①棉花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内地种植 
    ②新的民族“回回”得以形成

    ③汪大渊到达非洲并撰《岛夷志略》 
    ④造纸术通过海路外传到欧洲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 5.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些现象表明( )
    A . 白银取得了法律上的地位 B . 明朝货币的使用开始多元化 C . 中国已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 . 政府推行并支持白银货币化
  • 6.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这表明《资政新篇》( )
    A . 具有浓郁的近代进步意识 B . 带有封建忠君的残余思想 C . 反映出作者中体西用主张 D . 体现了民族工业兴起的特征
  • 7. 读以下漫画(如图),漫画反映了( )

    A . 华盛顿会议的结果 B . 甲午战争直接影响 C . “门户开放”政策 D . 八国联军侵华形势
  • 8. 1941年,谢觉哉作为边区参议会副主席,在当时的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为什么要实行“三三制”》等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发表于图中(如图)何地( )

    A . A B . B C . C D . D
  • 9.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条总路线应该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这条总路线”的实施( )
    A . 成功避免了“左”倾和右倾错误 B . 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变革 C . 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D . 初步构成了新中国国家政治体系
  • 10. 随着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我国外交事业得到全方位发展,到198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37个。而到2010年,则达到171个。下列项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取得的成果的是( )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③中苏两国外交得到恢复 
    ④“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④
  • 11. 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王”,也就是“佛经里的天王”。由以上信息可知,古代部分国家最高统治的称谓体现出( )
    A . 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 . 君民认同的治国理念 C . 宗教祭礼的活动仪式 D . 合法统治的政治目的
  • 12. 印加的意思是“太阳的子孙”。他们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脉中段,生活中心在秘鲁的库斯科城。下列项中,关于印加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立了土地国家所有制 B . 发明了著名的“浮动园地” C . 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 D . 建造了马丘比丘古城
  • 13.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联系日益紧密。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由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 . 使人类社会迎来了近代史的曙光 B . 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确立 C . 推动中国为核心的贸易网络形成 D . 形成了罪恶深重的三角贸易航线
  • 14. 古代、近代欧洲文明,孕育了次生的、混合的资本主义文明。以下文明成果按其确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陪审团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近代外交制度 ④工厂制度

    A . ①③④②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②③④
  • 15.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对于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并为新的社会制度铺平道路。在欧文看来,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这表明欧文的主张( )
    A . 体现了工业革命完成时期的社会特征 B . 表现了古代罗马法的近代影响力 C . 反映了工人阶级政治上不成熟的状态 D . 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 16. 苏军在这场战役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士气大增。这场战役就像拥有魔力一般让苏联开始掌控局面,纳粹德国东部战线上的主动权自此也永远的失去了。“这场战役”的结果是( )
    A . 英美开始对苏联等国家进行援助 B . 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转折 D . 突出了东方主战场特有的战略地位
  • 17. 有学者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已经习惯了在高福利制度下生活,因此他们认识享受高福利待遇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政府确信自己是公民社会福利的馈赠者,是社会福利政府对公民的恩赐,这使得公民产生了负面心理因素。这些“负面心理因素”表现在( )

    ①反对政府加重财政支出 ②抵制政府削减福利待遇

    ③投身工作的积极性下降 ④积极投资成为食利阶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
二、选择题Ⅱ
  • 18. 史学家们指出:秦朝经过十多年的统一行动,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但是,统一中国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完结,而意味着历史的全新开始。下列项中,体现秦朝“全新开始”的表现是( )

    ①皇帝制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②奠定了封建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③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④实现国家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9. 阅读如表,下列项中,对表格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                                                                                                                                                                           

    年份

    主要内容

    1915年

    《青年杂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1916年

    《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1917年

    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并参与创办《每周评论》

    1919年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 . 十月革命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B . 新文化运动阵营已经发生严重分裂 C . 马克思主义学说已成为思想界主流 D . 巴黎和会导致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
  • 20. 中世纪,欧洲体育活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13世纪至15世纪初期,欧洲体育比赛规则逐渐完善起来,对于参加人数、比赛形式、比赛装备都有所限制和规定,大大减少了比赛的伤亡人数,比赛的过程也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这表明( )
    A . 宗教改革使天主教会统治地位衰落 B . 手工工场兴盛需要高身体素质工人 C . 人文主义兴起促进人们身心的解放 D . 科学革命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认识
  • 21. 1974年,针对因经济水平不同致使世界遗产申报的国家不平衡,文化遗产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突出问题,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要确保《世界遗产名录》能反映出“具有代表性的、均衡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材料说明,“决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

    ①突出《世界遗产名录》的多元性 
    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③降低《世界遗产名录》的限制性 
    ④增加落后国家文化遗产入围数量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 22. 阅读《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制度变迁的研究( )

     

    A . 取决于对历史背景和政治变量把握程度 B . 与历史观和结构观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C . 体现出历史学家对制度内容的准确把握 D . 新制度的产生是结构观和历史观的产物
三、非选择题
  • 23.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途径主要有四条,即设立变法的专门机构,鼓励神宗独断,改变监察机构的性质,用人以是否拥护新法为标准。它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使皇帝时代最为进步的体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体制遭到了破坏,民主性减少,专制性加强。监察机构成了政府的附庸,为权臣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实用主义的用人路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

    ——摘编自漆侠《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有四次大变革或变革的尝试,分别是太平天国后的“变法自强”,戊戌年前后的维新运动,义和团事件后的“新政”,1910~1911年的“请开国会”运动,这四次改革都是中国和列强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加上丢失领土乃至亡国的危机感,在激发了统治集团和民间变革图存意识的情况下,逐步实施的。然而,这些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戴鞍钢《晚清史》和黄治军《大清灭亡启示录》等

    材料三 国民政府于1948年发行金圆券时,金银外币被强制性地全面收兑,不仅退出货币领域,还被排除于商品流通领域。与此同时,厉行限价政策。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之初,曾宣布20亿元的发行限额,但是当月底便突破限额达到32亿余元,1948年年底为82亿余元。进入1949年之后,伴随着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全面失败,军政各费支出倍增,而各种税收反形锐减,收支差额益巨,钞券发行遂急剧膨胀,物资匮乏,物价愈涨,而金圆券贬值愈速。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民国史》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体制”的含义,概括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晚清四次改革运动的共同特点,用一句话提炼1910~1911年的“请开国会”运动失败的原因。
    3. (3) 结合所学,分析国民政府“金圆券”改革“再度折戟”的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一、二、三,请谈一谈你得到的启示。
  • 2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高祖刘邦的《高帝求贤诏》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注明)行(言行)、义(通“仪”,仪表)、年(年龄)。(官员)有而弗言(推荐的言行),觉(发现),免(免职)。年老癃病,勿遣。”后来,汉武帝沿用并发展了这一措施。唐朝时期也规定,在考试通过之后,还要经过吏部的面试,面试的内容为“身(相貌)”、“言(言行)”、“书(书法)”、“判(逻辑思维)”等,形成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社会活力。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二 早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科举就吸引了诸多外国考生应试,日本、朝鲜(今朝鲜、韩国)和越南还仿效中国,在本国实行科举选官制度。自16世纪起,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英、法、德、美等国也从中国科举考试“自由报考,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合理性中得到有益启示,并纷纷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自1570年至1870年的300年间,外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达120余种。

    ——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材料三                                           

    年份

    主要内容

    1983年

    《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决定》

    1986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

    1990年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

    1994年

    《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1998年

    《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

    ——摘编自薛立强、刘文花等《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西汉选官制度的名称,比较西汉与唐朝选官制度在选拔方式上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6世纪起,中国科举制度就由来华的欧洲传教士传入西方”的事件;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中国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提炼材料的主旨;结合所学,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动以上变革的主要因素。
  • 25. 历史上,移民以及文化交流主要从“黑暗交流”逐步走向“交易光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从1500年到1800年,世界移民主要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他们来到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定居。在这300年中,移民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相对大量的农业定居,第二种是少数管理人员和工匠,第三种是更小的企业家建立种植园,以生产原材料促进欧洲的重商主义经济的增长,第四种是罪犯因犯罪受到刑罚,被殖民国家送往海外。虽然参与种植园生产的欧洲人很少,但他们对美洲的人口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高岱、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初的欧洲,收完庄稼的农民、流浪汉、走街串巷的修补匠、沿街叫卖的小贩、运货的马车夫以及牲畜贩子,屡见不鲜。但是在1846~1875年,约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个数字等于1851年伦敦人口的四倍。在此之前的半个世纪里,离开欧洲的总人数不超过100万。以1885年的柏林为例,计有81%的食品供应人员,以及83.5%的建筑工人和85%的运输工人是外地移民。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据《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编制

    1. (1) 根据材料一,简析“1500年到1800年”世界移民的主要流向;结合所学,概述近代“对美洲的人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三,以“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为话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材料,提炼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结构清楚,逻辑严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