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9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放学回家后,刘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手机和零花钱也被抢走。他应该(  )。
    A . 找律师或到法律救援中心咨询 B .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C .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对谁也不说
  • 2. 小旭的爸爸在家招待客人,让小旭(小学六年级学生)到超市买两包香烟,超市营业员没有卖给小旭。营业员的做法(  )
    A . 不对,因为小旭已经有了行为能力 B . 不对,因为营业员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C . 合法,因为营业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D . 不对,因为是小旭的监护人让买的
  • 3. 小明的姐姐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时看到一个牌子“拒招女性”,哪部法律可以维护她的合法权益。(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4. 小明网购了一双运动鞋,收货后试穿发现质量存在问题,属假冒伪劣产品。这时,他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①与网购公司有关人员协商解决    ②向有关部门投诉

    ③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解决    ④不去追究,另外购买一双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5.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该( )
    ①冷静应对 ②激怒对方 ③设法逃离现场 ④及时报警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6. 依法维权要靠证据,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材料都可以成为证据,那么,下列不能成为证据的是( )。
    A . 指纹 B . 电子邮件 C . 证人证言 D . 伪造的证件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 13.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尽量避免,设法逃离,及时,以保证自身安全。
  • 14.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提高,预防
  • 15. 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权利,超越法律的求得不到法律的
  • 16. 作为公民,未成年人的一般权利也受到法律的保护。知晓法律,学好法律,法律,才能依法权利。
  • 17.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权、财产权、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18.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方面:通过对实施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 19. 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部位不能被人随意接触。
  • 20. 法律既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一方面,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需要运用法律武器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应该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 21. 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最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 22. 依法维权我会选。

    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在公民权利受到伤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遇到下列情形你能找到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己吗?你能把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吗?

    A.张丹的爸爸被老板拖欠工资。

    B.李东的爸爸经常酒后打他。

    C.小林在路上被小偷偷走了钱包。

四、辨析题
  • 23.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都对“法律”有了全新的了解。让我们举行一场辩论会,就“小学生需不需要懂法律”这个议题展开辩论。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快来写下你的理由吧!

    正方

    我方观点:

    理由:

    反方

    我方观点:

    理由:

五、简答题
  • 24. 每年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学校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作为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请你为学校组织的该活动设计两则宣传标语。
  • 25. 请你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六、综合题
  • 26. 某小学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些具体的方法。
    1. (1)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未成年人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同时,为什么要“智为”?
    2. (2) 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方法可能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