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2 智取生辰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6.22 智取生辰...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聒(guō)噪      晁(cháo)盖       三阮(ruǎn) B . 舀(yǎo)酒      嗔(chēn)怪       尴尬(gān gà) C . 省(xǐng)得    剜(wān)口割舌    面面厮觑(qù)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吹嘘    酷热难行   尴尬去处     崎伛小径 B . 朱沙    喏喏连声    赤日炎炎    忍气吞声 C . 捣乱    絮絮聒聒    口渴难熬    死心塌地 D . 计策    无可耐何    头重脚轻     面面厮觑
  • 3. 选出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老都管又道:“奈他一奈。”/杨志道:“你等说那里来的人?” B . 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货!/似此了十四五日。 C . 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恁地苦!/当日到辰牌时分。 D . 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明白,懂得) B .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问题) C . 老都管道:“须是我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看不惯他那样子) D . 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幸亏,幸好)
  • 5. 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 . 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解开谜底,提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C . 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 . 这部分补叙内容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 6.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侨批作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广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广泛”移到“关注”前面) B . 随着冬奥会火种从希腊运抵北京,让2022北京冬奥会进入了最后的筹备阶段。(删掉“随着”或“让”) C .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制造了梁山一百零八个英雄形象,人人性格不同,个个有血有肉。(把“制造”改为“建造”) D . 江城初中近3000名左右的学生参加了“书香润泽校园,经典点亮青春”的读书节专题活动。(删掉“左右的”)
  • 7. 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B . 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之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C . 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便道:“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酒的诱惑力。) D . 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周到,)
  • 8. 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 . 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C . 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D . 补叙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二、填空题
  • 9. “智取生辰纲”,用“智”是关键。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下面的情节分别使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个计策。(只填序号)

    ①伪装客商②走小路③林中休息

    ④吴用下药⑤又去偷酒⑥送枣

    ⑦不肯卖酒⑧劫走生辰纲⑨断了杨志升官梦

    A.欲擒故纵B.暗度陈仓C.釜底抽薪D.浑水摸鱼E.瞒天过海F.走为上策G.抛砖引玉H.以逸待劳I.声东击西

  • 10. 《智取生辰纲》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 (1)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2. (2)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3. (3) 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4. (4) 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三、语言表达
  • 11.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比如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 , 无论是“粗卤”还是“精细”,都与他的侠义精神有关;又如林冲,“熬得住”“做得彻” , 无论是“熬得住”还是“做得彻”,都是为了在乱世中安身立命。请从以上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对其人物评价的理解。(100字左右)
    【注释】①②均为金圣叹批语。
  • 12.
    请你根据这份思维导图,分析吴用“智取生辰纲”取得成功的原因。
四、综合题
  • 13. 根据课文内容和结构,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 14. 《智取生辰纲》一文语言生动形象,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 (1) 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
    2. (2)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 )
    3. (3) 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
    4. (4) 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
五、现代文阅读
  • 15. 阅读《智取生辰纲》(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智取生辰纲(节选)

    施耐庵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 , 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五里单牌 , 十里双牌。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

    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

    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奈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奈他一奈。”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跳起来趁早凉起身去。杨志跳

    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

    1. (1) 《水浒传》的语言是元朝时期白话,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对下面文中加点词语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六月十五日生辰。

      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

      ③这干系须是俺的。

      ④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

      A . ①赶②真的③责任④如此 B . ①取道②确实③关系④这样 C . ①赶②真的③关系④真的 D . ①得到②这样③责任④确实
    2. (2) 下面对文中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 , 都做脚夫打扮。虞候:宋时官僚雇佣的侍从。厢禁军:宋朝的军制,指各州警备的军队。 B . 一行共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北京:旧时的北京城。东京: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开封。 C . 五里单牌 , 十里双牌。……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单牌、双牌:古代驿站路旁记里程的标志,单数里程称“单牌”,双数里程称“双牌”。

      辰牌、申时:辰牌指古代报时的时牌。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这是古代地支记时法,由辰时经巳时、午时、未时,到申时应是下午三时至五时。

      D . 你不替洒家打这夫子。洒家:宋元时期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相当于“咱”。夫子:相当于“先生”,这里指脚夫。
    3. (3) 根据小说情境,研读文中画线部分的对话内容,具体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
    4. (4) 参照下面【链接材料1】,研读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仔细体会它蕴涵了哪些意蕴?

      【链接材料1】

      语言上,《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如“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写武松看了带有印信的榜文,知道真有老虎,又怕折返回去被酒家耻笑,只好硬着头皮,“一步步上那冈上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这几句描写,既点出了老虎出来觅食的时间,又写出了人物惶恐不安的心境,还渲染出恐怖悲凉的气氛,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像这样精彩的细节描写,只有精读细读,才能体会出其中意蕴。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午后的故事

    一声尖啸刺耳的叫骂声在大街上响起;像平空炸起一颗响雷,撕破了大街的宁静。当时是午后,阳光明亮亮的 , 没有多少事要去做的人们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有流水一样的行人。听到这一声叫骂,人们不约而同地伸长脖子睁圆眼睛朝叫骂的地方望去。

    只见一个壮汉手持一把锋利的菜刀在大街上狂奔,他满脸杀气,一边狂奔一边叫骂。

    壮汉手中的菜刀在明亮亮的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像一道火绳烧灼着人们的眼帘。大街的行人纷纷停下来,像被谁无声指挥着似的一同往街道两旁挤靠。街道两旁的男男女女也都站起来,紧张地往更里面的地方挤靠。一时间街道两旁形成两堵人墙,人们都屏住呼吸茫然地看着大街上那个狂奔的壮汉。

    壮汉还在叫骂,狂奔。大街上空荡荡的,仿佛静止的流水。在午后,整个大街上只有一个壮汉在狂奔,在叫骂。

    “站住!放下你的刀!”

    突然,又一声炸雷在大街上炸响,震得两旁的人墙悸动一下,人墙上的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循声望去。

    一个老人站立在大街中央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迎面拦住狂奔叫骂的壮汉。

    壮汉仿佛没有听见老人的喊声,仍然挥舞着菜刀往前狂奔,他手中的菜刀闪着亮光犹如一条吐着毒芯的长蛇。

    “站住!放下你的刀。”

    老人又大吼一声,声若洪钟。

    壮汉这次听到了,他一愣怔停下来,狐疑地瞅一眼老人。

    老人像挺立的一棵松拦住他的去路。但很快壮汉又凶相毕露,狂嚣起来,他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菜刀,像空中无数条毒蛇在吐芯。

    “让开!我要杀林三,不关你的事。”

    老人岿然不动,威严地吼道:“放下你的刀。”

    壮汉声嘶力竭地叫道:“你让开!不让开我先杀了你再去杀林三。”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不会让你走过去,除非我倒下。你听着,要是死我已经死过三次了。小鬼子的子弹从我前胸穿过后背钻出,我没有死;红卫兵把我踹下高台,昏迷了三天我没有死;歹徒的刀从我胸前刺进去,鲜血淌了一地我还是没有死。这三次我都没有死,难道还怕再有一次吗?”

    壮汉无望地说:“不,你让开。”

    老人说:“放下你的刀!我是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我不能再让一个父亲失去儿子。”

    听到老人这句悲凉的话语,街道两旁的人墙又一阵悸动,像一阵寒风贴着人墙刮过,人们的心都不住地颤抖着。人们都清楚地记得也是这样一个午后,也是男男女女三五成堆聚在大街两旁侃大山下闲棋,街道上行人如流水,三个歹徒在殴打一个年轻人,年轻人就是老人的儿子。当时没有谁出来阻拦,大街上仿佛空无一人,老人的儿子被打倒在地,肠子流出一堆,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下 , 在众目睽睽之下枯萎了。

    “放下你的刀!”老人又高声吼道。

    壮汉无力地哀号一声:“不——”可是他拿菜刀的手抽搐起来,剧烈地抖动起来,“哐啷”一声,菜刀落在地上,像一条僵死的蛇

    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

    老人依然站立者,午后的阳光明亮亮地照在老人身上,老人像巍然挺立的一棵松。

    1. (1) 小说的题目是“午后的故事”,文中多次写到午后明亮亮的阳光,作用是什么?
    2. (2) 作者是怎样从正面、侧面表现老人的崇高品格的,请对描写方式和人物性格做出简要的具体说明。
    3. (3) 文中三次以毒蛇为喻对菜刀进行对比性描写,作用是什么?
    4. (4) 故事的结尾写“壮汉捧着脸蹲下来,忽然放声痛哭”,这一细节表现了壮汉怎样的复杂心情?谈谈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