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6*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16《 散文二篇》...

更新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过关全练
  • 1. 根据提示,完成相关问题。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 , 那样róu( )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 , 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 ),它们跳跳蹦蹦,____耀它们遍身金黄的róng( )毛。

    1. (1) 根据拼音在语段的括号内写出汉字。
    2. (2) 在语段的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
    3. (3) 加点词语“卑微”中的“卑”,与下列词语中的“卑”同义项的是 ( )
      A . 地卑山近 B . 卑以自牧 C . 卑鄙龌龊 D . 卑不足道
    4. (4) 写出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谓语。
    5. (5) 语段在录入时,有一句标点符号录错,请你找出并订正在下面横线上。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永久的生命》题目揭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文章首段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这是伏笔,是为后面的内容蓄势的。 B .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采用 “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是直抒胸臆,接着三段是分述,最后一段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C . 这两篇文章作者分别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童话、寓言作家严文井和法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 D . 这两篇文章都是哲理散文,以善于求索哲理见长,字里行间传达着真情和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 3. 下列各项对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 )

    ①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②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③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A . ①拟人 ②排比 ③拟人 ④比喻 B . ①比喻 ②比喻 ③排比 ④拟人 C . ①拟人 ②比喻 ③排比 ④比喻 D . ①比喻 ②排比 ③比喻 ④拟人
  • 4. 读哲理性散文,就如同跟一位思想大师在交流。请从《散文二篇》中摘抄一句让你深有感触的句子并背诵下来,再结合你的品悟和作者交流。
    1. (1) 严先生,您好。“。”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2. (2) 罗素先生,您好。我想和您交流一下您的这句话:“。”

      我想:

二、能力提升全练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在黑暗中灭掉灯

    有几个人好久没钓鱼了,于是租了一艘渔船出海钓鱼。这几个人兴致甚浓,都专注于钓鱼,而忘了时间。其中一个人发现天快要黑了,才叫大家,于是大家慌忙打道回府。可是不知道是因为海潮的流向发生了变化,还是判断出现错误,他们找不到方向了,在急切中天完全黑了。倒霉的是月亮也没有,他们把所有的灯都打开,想要搞清方向,却怎么也看不出来。

    同船的一位智者走过来,叫他们把灯都灭掉。一下子,四下里融入漆黑,更是伸手不见五指。然后,眼睛渐渐地适应了黑暗,他们惊喜地发现:海面上有依稀跳跃的小小光亮,如同熠熠的星辉,又如粼粼的碎银,更像灼灼的微芒。再仔细地探查,原来是远处海边城镇里的灯光。借着这点亮光,他们欣喜地找到了返航的方向。

    我们通常认为,灯可以照亮自己前方的路。可为了找到方向,有时竟然要把灯都灭掉。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明亮的“灯”吸引着我们,我们拼命地想得到,却怎么也碰触不到。如果我们果断地将“灯”全部灭掉就能在黑暗中凝神远眺找到遥远的目标成功抵达。

    (有改动)

    1. (1) 画横线的句子中,“灯”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2. (2) 阅读文章后,同学们围绕“在黑暗中灭掉灯”进行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观点或得到的启示。

      写作提示:①语言简洁,观点明确;②不少于100字。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①我和丈夫从前居住在一个小城镇里。一天下午,朋友来访,闲谈间,她把头探出我们厨房的窗户,说道:“从这儿望出去没啥看头,是不是?”

    ②我们住的地方差不多是一片旷野。但是,她的那番评语着实让我吃惊不已 , 因为我喜爱这窗口里的景致。我使着法儿让自己用朋友的眼光去观察——一条直通通的地平线、一座水塔、十来棵三角叶杨、若干间屋舍和平展展的一片收割后留着麦茬儿的田地……似乎单调了点,枯燥了点。然而,当这些景致第一次映入我眼帘的时候,它们却给了我无数绮丽的遐想。

    ③那个下午,阳光灿烂,麦田犹如泛着银色涟漪的海洋;棉花糖般的云朵在蓝湛湛的天空中徐徐游动;三角叶杨镶着一圈栗色的光轮。傍晚时分,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色。苍茫暮色中,掌起了灯的人家的窗口溢出暖融融的光来。平日里气派不凡的水塔,也亮起给来往飞机导航的红灯,此时此刻,它更显得壮丽辉煌。

    ④以往在窗前所见的那些魔力般的画面 , 在我的脑海中又一一闪现。二月阳春给三角叶杨抹上了浅淡的绿色,七月的早晨从夏季鲜亮的绿叶中透露出曙光。翠生生的田野犹如绿色的海洋,它在等待金灿灿的季节的来临。蓬雀、长尾鸟还有斑鸠在草丛中搭巢做窝。在春天温润的夜空中,柠檬色的月儿从东边徐徐升起,又在西边缓缓隐没。到了收获的季节,橘红色的月儿在地平线尽头若隐若现。盛夏渐进深秋,深秋又缓缓步入严冬那白雪皑皑的寂静世界。每一个清晨和夜晚,我都痴恋着这些景色微妙的变化,我的生活也因此而蓬勃向上。

    ⑤一片拙朴无华的景致已让我思如泉涌,然而,我的朋友却觉得它索然无味。在她告辞后,我寻思着彼此看法差异的原因。有人说:“到玫瑰丛中去寻找美吧。”对这种说法,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我知道,晓得欣赏这大千世界里美丽的玫瑰花的人远非我一个。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从那些普普通通、习以为常,甚至所谓单调沉闷的景物中发现美呢?

    ⑥亨利·马蒂斯曾对友人说:“我种了些洋蓟。一天清晨,我走进花园去瞅它们。我在它们的叶片上看见光影交辉,从而发现了一种新的配色方法和一种幻梦般的图案格局。然后,我返回画室作起画来。”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如果想让你的生命闪耀出艺术才华的光辉,请你用新的眼光去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吧。你将会有许多不寻常的发现:一道青藤缠绕的旧篱笆啦,晦暗的旷野里的一束阳光啦,一棵在天穹的紫幕里勾勒出挺拔英姿的榕树啦……数不尽的简朴的景致,就像那光彩夺目的钻石,点亮了你的眼睛。

    ⑦当你开始像艺术家一样寻求,美便时刻伴随着你的脚步,正如法国作家约瑟夫·朱伯特所说:“不去寻觅,你是找不着诗歌的。”当你怀着对美的期待去寻觅、去思索,世界在你眼里会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缠绕在旧篱笆上的青藤焕发着生机,阳光穿过晦暗的旷野直达你的内心,天穹紫幕中挺拔的榕树让你的心灵获得力量……这一切,丰富着你的精神世界,你的内心会变得生意盎然。当你从单调沉闷的日子里采撷着美丽的花朵时,你就已经是一位艺术家了。

    ⑧于是,在阴霾的日子里,在灰暗的景物中,你依然能描绘出美。

    (原文/肖毅,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 (1) 第②段中说“她的那番评语着实让我吃惊不已”,“我”为什么会“吃惊不已”?
    2. (2) 第④段中,作者描绘的那些“魔力般的画面”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
    3. (3) 第⑤段中的“玫瑰丛”指什么?“我”为什么对“到玫瑰丛中去寻找美吧”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4. (4) 本文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为题表明了作者的主张,结合⑥—⑧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人成为“艺术家”。请分条表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