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3-09-1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 1.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为此,我国应( ) 

    ①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③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努力走同步富裕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时对华溪村的乡亲们说:“我今天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换了三种交通工具,专门来这里看看大家。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住房、医疗越来越有保障,觉得心里还是有底的。”这表明( ) 

    ①党的奋斗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3. 中国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印度提出把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韩国提出九大国家战略项目。材料表明( ) 
    A . 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 .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创新水平都是相同的 C . 我国经济发展依靠许多外国的科学技术 D .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协商能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D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 5. 为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辽宁省政府通过网站留言、微信调查问卷、电子邮件、传真等多渠道收集广太人民群众的建议与诉求。这说明辽宁省政府通过____保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决策。( ) 
    A . 专家咨询制度 B .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 . 社会听证制度 D .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6.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有实行法治,国家才能安定。今天,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实行善治 
    ③实现民治 
    ④实行人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A . 人民当家作主 B . 全面依法治国 C . 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 D . 全体公民增强道德观念
  • 8. 自舞蹈《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出圈以来,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再次刷屏网络,它所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它所蕴含的一些中华传统思想引发众多观众的共鸣。千年文化涵养了泱泱中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 
    A . 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B . 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 . 中西合璧、不分彼此 D .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9.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 ) 
    A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 社会主义道德 C . 社会主义法治 D . 中华传统文化
  • 10.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①生产发展 
    ②生活安定 
    ③生态良好 
    ④生活富裕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这启示我们( ) 
    A .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可兼得 B . 要正确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C .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D . 发展就不能做到保护,保护就不能实现发展
  • 12.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风险挑战,我国必须( ) 

     ①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②以改革创新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材料三 创断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建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 (1)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 
    3. (3) 材料三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为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 14. 材料一:《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100年来,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领导人民在一不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材料二:民主是金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党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民主价值和理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1. (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 
    2. (2) 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有哪些? 
    3. (3) 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结合所学,公民应怎样增强自己的民生意识,积极参与到民主生活中? 
    4. (4) 我们中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活动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请列举两个。 
  • 15. 材料一 当冬奥场馆遇上中华文化,无处不体现中国式的浪漫。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跳台环形顶端设置在山巅,赛道嵌于林海雪原间,正如一柄弯曲的中国传统饰物“如意”驻守山间;国家雪车雪中心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山脊之上,被称为“雪游龙”;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融入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元素,大跳台的曲线与飞天飘带极为契合,所以被称为“雪飞天”……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设计,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增添了意境之美,掀起了最美中国风。在冬奥中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北京冬奥精神。这个精神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材料二 2022年3月末,沈阳市全域实施静态管理。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纷纷逆行而上奔赴一线,日夜坚守,筑起一道抗疫“防护墙”。“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这是“最美逆行者”面对疫情的铮铮誓言。 

    1. (1) 结合材料一,冬奥场馆设计立足中华文化,体现了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这启示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2. (2)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 
    3. (3) 材料二中这些“最美逆行者”的行为彰显了民族精神,请你说说这一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 (4) 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这些“最美逆行者”学习,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 16.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缝约方大会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29日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 

     【绿色发展和谐共生】此次会议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一直积极行动,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应对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城战方面,通过推进湿地立法、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和保护修复工程等措施,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 

     【美丽家乡携手共建】此次国际湿地大会,辽宁省盘锦市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围“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推荐名单并予以授牌。盘锦市正以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为契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做好湿地城市建设规划,不断完善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湿地文章,讲好湿地故事,助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1. (1) 为实现材料中提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坚持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2. (2) 辽宁省盘锦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果,证明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什么? 
    3. (3) 材料中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 
    4. (4)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建设家乡、保护环境做哪些力所能及之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