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21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人民过着颠沛流离、祸不单行的日子,爱国志士谁能对此不chuàng然泪下?因此古今爱国志士心有灵犀般的出现了类似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救亡行动。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如果“利”不符合“义”,毋宁不取。甚至舍生取义。这是一种植根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1. (1)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

    2. (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 (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颠沛流离:

    4. (4) 根据对联的要求,从以下打乱的句子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副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道德根深,万树花开真善美    孝为德本,德风广播千年治

      义乃仁根,仁政笃行万姓欢    文明果艳,三门风送正清和

      上联:

      下联: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五大基本要素

    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大基本要素呢?从基本内涵来看,“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和互相尊重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一种道德规范;“义”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礼”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智”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道德准则。

    上面文段中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 从基本内涵来看,“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和互相尊重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一种道德规范。 B . “义”是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仗义公道的做人态度。 C . “礼”是建立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一种标准和规则。 D . “智”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
  • 3. 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词,填写相关的内容。                                                                                                                                                                                                                                                                                                      

    题目

    作者

    批注

    诗词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游山西村》

    陆游

    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表现甘愿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不要被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念天地之悠悠,

    ⑥《

    杜牧

    表面上谴责歌女,实际上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阅读(39分)
  • 4. 现代文阅读Ⅰ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①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②火箭起飞了。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④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⑤“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⑥火箭逐渐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在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身体的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⑦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⑧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⑨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⑩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⑪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的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触碰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⑫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儿子感觉不到振动。”

    ⑬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⑭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⑮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⑯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1. (1) 这一文段的小标题是“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请从选文中找出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话。
    2. (2) 请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3. (3) 杨利伟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从这个文段中,你觉得作为一名航天员,还需要有什么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4. (4) 如果当时你也在发射现场,你想通过无线电对杨利伟说些什么?
  • 5. 现代文阅读Ⅱ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盏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百花娇,扑面香风暑起消。你打桨,我撑篙,喊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收在竹篓里。

    ⑥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蓬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⑦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⑧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农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⑨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⑩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⑪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⑫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蓬;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⑬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都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⑭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何田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1. (1) 文章以莲为线索贯穿全文,请梳理里文章脉络。

      路过莲花种植地白河镇→→全家老小用灵巧双手分莲→→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2. (2)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中划横线的句子。
    3. (3) 请谈谈你对第⑫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4. (4) 赏析本文以“用岁月在莲上写诗”为题的妙处。
  • 6. 古代诗歌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B . 颔联中“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 C . 颈联中的“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平静的心情和开阔的眼界。 D .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2. (2)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的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此字好在哪里。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 (1)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 . 读xiān,活鱼。 B . 读xiān,新鲜。 C . 读xiān,鲜艳。 D . 读xiǎn,少。
    2. (2) 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陶渊明独/爱菊 B . 世人/甚爱牡丹 C . 荷花为雨/所洗 D . 余忆年/少时
    3. (3) 下列对甲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歌颂对象是莲花,却几次提到牡丹和菊花,是为了用来衬托莲花的高尚品质。 B . 甲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第一自然段是先记叙后描写,第二自然段是先抒情后议论。 C . 甲文中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比喻君子因志洁行廉而不轻易让人接近。 D . 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坚贞不屈的品质,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
    4.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5. (5) 甲文中,作者对“晋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综合(10分)
  • 8.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

      我的紧张情绪稍微平静了一点,但是大脑仍然兴奋过度。我迅速地回忆着打自己从亚伯拉罕·林肯号上失踪以来,在鹦鹉螺号上经历的所有快乐和不幸的往事:海底狩猎、托雷斯海峡、巴布亚土著人、搁浅、珊瑚墓地、苏伊士海底隧道、桑托林岛、克里特岛潜水人、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大浮冰、南极、囚禁冰层、大战章鱼、墨西哥湾流暴风雨、复仇号轮、与全体官兵一起被击沉的那艘战舰的可怕一幕!所有这些往事犹如戏台布景上的星星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而这时,尼摩艇长在这个奇特的场合不断地变得高大,他的特征愈加凸现,变得超凡脱俗,他不是我的同类,他是一个海洋人,一个海神!九点半了,我双手捧着自己的脑袋,生怕它会炸裂,我合上了眼睛,不想思考,还要等待半小时!半小时的噩梦会使我发疯的!

      ①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的,选段中的“我”名叫,“我”等待半小时后要(做什么)

      ②请简要说说尼摩艇长是个怎样的人

    2. (2) 孝亲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写一则关于孝亲敬老的宣传标语。

      ②你认为平常生活中该用什么行动表达孝敬?请举三个例子。

四、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莲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莲花不仅有色有香,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有节有操,其高尚、宁静、典雅的形象令人生敬。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赏莲花,描写莲花,赞美莲花;我们可以用莲花象征心圣洁美好的人、事、物;我们可以用莲花象征人生理想和人生境界……

    请以“心中的那朵莲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