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越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14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积累(19分)
  • 1. 阅读此次活动开场白,根据拼音写出相关汉字。

    老城河道,乌色绍兴,青山碧水yùn育出地灵人杰:chán chán溪流上,觞咏挥墨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大学理念和精神的dì造者蔡元培,投身革命视死如归的鉴湖女侠秋瑾,文学巨臂鲁迅……他们的故事并未在时光里tuì色,他们是绍兴这一方水土的精神源起。

  • 2. 在“百年薪火照新路,青春红润筑新梦”主题演讲比赛准备过程中,小文想辑录相关古诗文用作演讲素材,请你帮忙完成。                                                                                                                                                                     

    类别

    出处

    诗文名句

    坚守理想

    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初心不改

    陆游《卜算子·咏梅》

    心系民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溯洄从之,(《蒹葭》)”,追求理想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但新时代的少年,当有“水击三千里,(《庄子·北冥有鱼》)”的气势,坚守理想,初心不改,心怀国家,在奋斗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彩。

  • 3. 请你参与“青春与名著同行”读书交流活动,完成下列题目。
    1. (1) 《经典常谈》中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社戏》,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和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B .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 C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都是现代诗;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剧本。
    2. (2) 《经典常谈》中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 《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 4. 【阅有思】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从以下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其人物经历说说你对上述句子的理解。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平凡的世界》

二、阅读(41分)
  • 5. 文学作品阅读

    养蜂人

    明前茶

    ①5年前,何苏买回两箱蜜蜂,开始在山里老家养蜂。

    ②母亲不明白40岁的女儿为何突然对这种危险工作有了兴趣。想吃蜂蜜,随处可以买到,何至于自己动手来养蜜蜂?养蜂很苦,要戴斗笠、挂面罩,再热的天都要穿得像击剑手一样,把面罩的下摆严严实实地掖进衣领里,然后戴上双层棉布手套。在翻动蜂箱、添加作为饲料的白糖时,要小心避让蜜蜂:在收获蜂蜜时,要让蜜蜂意识到这是一种有限度的索取。总之,这是件冒险的事。

    ③何苏本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业余爱好写作,已出了好几本畅销书。这几年,孩子上了寄宿学校,父母也年过70岁,住在老家的老宅。何苏不放心老人,周末经常独自驾车返乡,帮父母整理菜园,打扫庭院,泡茶晒豆,尽享天伦之乐。母亲身体还算硬朗,原本想独生女回到老家能休息调养,并不想让她奔波养蜂。可何苏坚持要养蜂。

    ④这里的大部分山地都种植了翠竹与茶叶,开花植物不是每季都有。为了让小蜜蜂有食吃,何苏经常要上网查询省内的蜜源植物都在哪里,什么时候开花。春天有油菜花、荆条花、苜宿花,夏天有萱草花、董衣草、三叶草、马齿苋、木兰,秋天有桂花与糯种晚稻,哪儿出现盛花期,何苏就带着她的蜂箱,驾着她的汽车,去蜜源地附近借宿或野营。

    ⑤有时,母亲会与她一起逐花而行。老太太由衷地感受到了浙西山区和浙东平原的山清水秀。花是好看的,花粉也令空气中饱含着痒酥酥的香味。可是,何苏总穿得像个太空人,戴着护目镜,捂得满头是汗。她又不喜欢吃甜食,收获的浓稠蜂蜜都要倒贴快递费,寄给远方的亲友,母亲怎么也想不明白她这是何苦。

    ⑥何苏却不理会母亲的担忧,寒来暑往,她将两箱蜜蜂逐渐分群扩张,养到了6箱。为了搬运蜂箱,她把代步的两厢车,换成了SUV。

    ⑦有一日,母亲终于不再劝说了,因为何苏送给她一本手绘的日历。那是何苏与出版社的美编一同创作的,里面的好多句子让母亲心动不已。例如:

    “大雨忽临,我的蜜蜂,你在哪一朵丝瓜花下你小翅膀上着的五彩花粉,被彩虹收去了没有?

    “像工蜂一样无私又勤勉的群体,还有谁呢?天热的时候你们轮流贴近蜂巢,以双翅扇出的气流,为伙伴成就天然空调…

    当这世间再无野蜂飞舞,当所有的花粉都空自等待,秋天将会半了嘴,所有的果实都会缺了牙,没了五彩斑澜的生气。

    ⑪70多岁的母亲和父亲终于一同接受了何苏养蜜蜂的举动。何苏加班的时候,他们还帮着照料蜜蜂,就像很多父母帮忙照料子女的宠物一样。母亲亲手缝制了带轻柔面纱的宽檐帽,与父亲一同戴上,去庭院里照看蜜蜂。他们还用杉木板和成片脱落的梧桐树皮,为蜜蜂搭了一个遮雨篷。

    ⑫最近,母亲拍了一个小视频传给何苏看。视频里的她一面检查蜂箱,一面说:“靠近蜜蜂时,你最好宁神静气,这样,烦躁的蜜蜂也会感知你内心的平静,它在空中飞舞的轨迹也会变得规律起来。养蜜蜂也是修身养性。女儿,你调去做街道上的纠纷调解员5年了,我终于明白,你为什么要养蜜蜂。”

    (选自《羊城晚报》2020年11月1日,有删改)

    1. (1) 梳理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2. (2) 何苏送给母亲手绘日历“别有用意”,请结合文中⑧、⑨、⑩段内容,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说说它们让“母亲心动不已”的原因。(任选一处)

      我选(  )段,

    3. (3) 文章第③段似乎和何苏养蜂的情节关系不甚密切,小文在阅读时觉得这段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4. (4) 小越想将此文推荐到校刊《七色青春》“时代榜样·奋斗”专栏,你觉得会被主编录用吗?结合全文联系生活 , 谈谈你的见解,不超过150字。
  • 6.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世纪60年代,我国涌现出一位为国攻关,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从1964年6月起,袁隆平花了两年时间,带领妻子邓则,在稻田里前后共检查了14000余个稻穗,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对不育种子进行了无数次繁殖、试验。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袁隆平带领一批科技人员经过8年的奋斗,终于完成了“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1974年,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杂交水稻试验成功。这种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

    (摘自《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2018年12月,有删减)

    【材料二】

                                        ____

    去年,曾有媒体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是2011年钟南山在《南方周末》领奖盛典上为袁隆平颁奖的视频,袁隆平和钟南山这两位堪称“国宝级”的院士罕见同框。“钟南山袁隆平军见同台”也登上热搜。

    网友们称他们是我们的“医食无忧”组合,是中国的最强男团!

    网友所敬佩和热议的,既有两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在各自领域做出的努力和卓越贡献,也有新冠肺炎疫情当前,他们心怀家国的“硬核担当”所给予我们的安心和踏实。

    而今日袁隆平院士离我们而去,“医食无忧”组合再难同框,这样的画面也成为了国人心中永远珍藏的回忆。

    (摘自《科技日报》2021年05月22日,有删减)

    【材料三】

    流量明星在南京大学“遇冷”,这事值得上一次热搜

    某剧组进南京大学拍戏,大学生该干嘛干嘛,让明星“遇冷”。这样一件“小事”,占据知乎等社交平台热榜,引来众多网友点赞。原因何在?

    一段时间以来,追星怪象有越演越烈之势。机场围堵、网上谩骂,为追星倒牛奶,捆绑未成年人为“爱豆”捐钱……一些“95后“00后”沉湎“饭圈”不可自拔,热衷于应援打榜、刷量控评,恣意挥霍自身的青春与父母的金钱。正是为了避免青少年陷入误区,国家网信办近日表示,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饭圈”乱象列入治理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星在南大“遇冷”的消息,无异于一股后浪清流,给出了一种漂亮示范,透露出些许“意味深长”。

    以下是部分网友热评:

    网友“南大一尾鱼”:大学校园﹢青春年华,两个要素组合在一起约等于“一刻千金”,有看明星的功夫我多做一道微积分不是更好!

    网友“香芋奶酪”:整箱整箱倒牛奶,袁隆平爷爷是让你吃得太饱了吧!

    网友“鲜衣怒马”:这样的大学生估计更爱追的是科技大牛、专业大咖吧,985大学不愧是培养“国之重器”的地方,yyds!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21年05月14日,有删减)

    1. (1)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编辑部想为材料一配一幅插图,下面哪一幅插图是正确的?( )
      A . B . C . D .
    2. (2)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 )( )
      A . 材料一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找到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对不育种子进行繁殖、试验,并成功将之推广的过程。 B . 材料一主要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 . 材料二新闻标题可拟为“‘医食无忧’组合罕见同框”。 D . 两则材料表达了对袁老坚守科研、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袁老逝世的哀痛。
    3. (3) 近日,一则“某剧组在南大校园取景,当红明星遭冷遇”的消息引发关注,舆论为南京大学学子们的“反常”表现点赞,但也不乏“此举意为营销造势”的声音传出。请结合三则材料和部分网友热评及青年“追星”这个关键词,你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声音”?150字左右。

  • 7. 阅读

    诗经·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

    【注释】①十亩之间:指郊外所受场圃之地。十亩,这里形容地很大,不一定是确数。②桑者:采桑的人。闲闲:宽闲、悠闲貌。③行:走。④泄(yì)泄:和乐的样子。⑤逝:还,返回。

    1. (1) 请推测,这首诗歌应该选自《诗经》中的哪个部分?( )
      A . B . C .
    2. (2) 《十亩之间》全诗六句,重章复唱,勾画出一派清新恬淡的田园风光。后人评价诗中一个“兮”字“使诗句与诗境、语调与心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 8. 阅读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 ,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

    【注释】①道尊:师所传之道才能受人尊重和相信。②尸:古时代表死者受祭祀的人,祭主。③无北面;古时天子上朝面南而坐,臣子北面而朝。若天子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则面东,教师面西,不以臣子相待,以表示尊师重道。④庸之:归功于他。⑤怒之:怨恨于他。

    1. (1) 通过不同方法解释下列字词。                                                                                                                                                                              

      字典查阅法

      师为难

      ①畏惧;②庄重,严肃;③尊重;④程度深,厉害

      成语反推法

      而功倍

      恶劳

      课内迁移法

      其久也

      郡下

      结合语境法

      于其臣

      当其为师,则弗

    2. (2) 用“/”给下面这句话断句(限断四处)

      善 问 者 如 攻 坚 木 先 其 易 者 后 其 节 目 及 其 久 也 相 说 以 解

    3. (3) 《说文解字》中有言:学,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学”。结合课文《虽有嘉肴》和选文说说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应有怎样的觉悟。

      链接材料:《虽有嘉肴》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写作(40分)
  • 9. 作文(2021年宁波中考二模卷)

    正值青春年华的同学们,生活中一定有一些温暖的记忆令你难以忘怀,一定有一些美好的情感成为珍藏在心底的财富,一定有一些成长的感悟启迪着你思考,一定有一些梦想带给你前行的力量……

    请以“我的青春里有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