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0* 青山不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同步训...

更新时间:2023-09-11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 .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 . 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D . 这句话是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粼(lín) 天(cān) 肆(nüè) 铁(qiū) B . 着(qín) 盘(jù) 挺(jìn) 差(cēn) C . (zhàng) 着(zhǔ) 志(zǎi) 宿舍(sù) D . 泥(yū) 荡(yàng) 不(jìn) 星宿(xiù)
  • 3. 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 改正错误 B . 增加水平 C . 身手敏捷 D . 遵守规定
二、填空题
  • 4. 根据课文《青山不老》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杨柳的波浪 风雨鼻子

    的地方 粼粼的  荡漾设想

  • 5. 成语大观园。根据语境写成语。
    1. (1) 中国的晋西北,条件恶劣,原来是一个的地方。后来经过老人双手的改造,变成了的地方。
    2. (2) 请你用几个成语评价老人:
  • 6.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不
    共存 日月 三
    大悟 大意    一丝 

  • 7.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同舟 ②三

      ③与共存 ④与同辉

    2. (2) 与词语①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木已成舟 B . 同舟共济 C顺水推舟
    3. (3) 与词语②一样,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
    4. (4) 根据语境选词填空。(填序号)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只有和自然,人类文明才可能

三、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 (1) 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解释说明 B . 表示总结上文 C . 表示话题的转换 D . 表示声音的延长
    2. (2)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实际上指老人
    3. (3) (要素·把握中心)课文标题“青山不老”有着怎样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写一写。

      ①不老的是青山,

      ②不老的是老人,

  •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瞧了瞧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把拦住:“哎,车是我先叫的,我也着急回家呢。”女人停下脚步,惶恐地看着车夫,生怕车夫送那位中年男子回家,自己发着高烧的孩子因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导致病情严重。

    ④车夫想了想,说:“你们谁肯出二十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二十,心也太黑了!”“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儿?”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二十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二十就二十。”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⑤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二十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⑥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仲手去口袋里掏钱。“大妹予,快带孩子进夫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二十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女人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掉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了。站在这浓浓的夜色之中,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①段表面在描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其作用还有( )。
      A . 突出小城夜景的美 B . 突出女人焦急的心情 C . 突出小城冬夜的冷 D . 与后文车夫的品质相照应
    3. (3) 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细致描写了车夫与女人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4) “站在这浓浓的夜色之中,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请结合短文内容,想象当时“她”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书面表达
  • 10. 作文:

    正干旱时下了一场大雨,这是“及时雨”;正寒冷时,有人给你送来了棉衣,这也是“及时雨”;正苦闷时,来了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这也可以说是“及时雨”。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及时雨”吗?试以“及时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习作要求:①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②挖掘生活真实素材,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