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龙山文化时期,还有一些组聚落如平粮台和郝家台组聚落的等级差别不太明显,分别为一个等级和两个等级。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四个组聚落均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聚落等级。这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 )
    A . 出现等级差别制度化迹象 B .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C . 社会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D . 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
  • 2. 有学者指出,股商的老家是在先商文化漳河型分布区,在夏代的二里头文化之外。商朝的祖先首先征服了东夷,吸取了他们的某些艺术传统,又西指克夏,吸收了一部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夏文化。 该学者旨在说明( )
    A . 夏商是两个平行并列的政治集团 B . 夏商文化既有连续性又各具特色 C . 商文化与夏文化不存在继承关系 D . 中华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特征
  • 3. 秦朝在控制了桂林那、 南海郡、象郡和黄河至阴山间的地区后,陆续从内地迁移有罪官吏、囚徒和普通民众前往开发、成边。这一举揩( )
    A . 有利于边地与腹地的融合 B . 稳定了中原地区社会秩序 C .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 D . 缓解了北方地区人地矛盾
  • 4. 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的开创者刘渊(匈奴人)及其子经常与幽冀一带的名儒硕学交往。刘曜即位后,分别建立太学、小学、并设置国子祭酒、崇文祭酒以管理学校,简选匈奴贵族子弟入学,并“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这反映出当时( )
    A . 原有的民族布局逐渐被打破 B . 汉赵政权照搬汉族典章制度 C . 民族之间的隔阂已基本消亡 D . 少数民族对儒学的认同增强
  • 5. 读表:

    表:唐宋笔记中的部分故事情节及其渊源

    书名 故事名 主要情节 类似故事
    幻异志(唐) 板桥三娘子 女巫施魔法变人为畜 希腊神话中巫女 Kirhe 的故事
    酉阳杂姐(唐) 洞女叶限 孤女为后母所苦,得仙人相助,蹑仙履赴会,卒得国王迎娶 欧洲和近东民间流传的“扫灰娘曝袄剥,即“水晶鞋”故事
    酉阳杂姐(唐) 古龟兹王 毒龙为害,一英雄有神异力,遂降服毒龙 古日耳曼神话中英雄 Nibelung的故事
    太平广记(宋) 新罗长人 海行遇风,被巨人拥去,以石填门,择肥而噬,乘间得脱 希腊神话中奥德修航海遇独眼巨洁人的故事

    对表1所反映的文化现象解释合理的是,唐宋时期( )

    A . 中国重视学习欧洲的思想文化 B . 海上丝绸之路已延伸至欧洲 C . 中欧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交流 D . 中学西传促进欧洲文化发展
  • 6. 读图:

    上图反映了当时西夏统治区域( )

    A . 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B . 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C . 各族民众相互交融 D . 法律观念普遍盛行
  • 7. 清雍正帝曾说:“国家休养生息, 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种,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这可以解释清前期为何( )
    A . 实行“海禁”政策 B . 坚持农本商末的方略 C . 人口出现急剧增长 D . 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
  • 8. 据统计, 清末四十多年中,江南制造局编译处共译印出版西书有史志、政治、兵制、工艺、数学、理化、医学等22类199种。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 一定程度促进了知识转型, B . 动摇了传统的政治体制 C . 刺激了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D . 冲击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 9. 康有为的《戊戌奏稿》一直被认为是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戊戌奏稿》所辑录的奏疏及进量书序,绝大部分是政变后重新撰写的,内容与进呈原件颇有出入,有的甚至是原则性的改动。这说明( )
    A . 新近的学术观点更加可信 B . 《戍戌奏稿》不具有史料价值 C . 历史研究需重视史料考证 D . 事件当事人往往会篡改史料
  • 10. 读图:

    图:一幅19世纪末的西方漫画。图中山姆大叔(美国)挡着身后的欧洲列强,让中国人选购美国商品。后方英国人举着帽子,表示欢迎。

    上图漫画所指的是(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C . 八国联军侵华 D . “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 11. 据统计,1941 年陕甘宁边区18 个县的乡市举行选举,当选人员里共产党员平均只占19. 8%,国民党员占4. 9%,无党派人士占75. 3%。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2/3的数额。这表明当时( )
    A . 马克思主义尚未广泛普及 B . 资本主义势力仍然过于强大 C . 抗日战争正处于艰难境地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 12.  1969年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有6个,到1973年底,我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 )
    A . 美国丧失对西欧的影响力 B . 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 . 美国顽固坚持孤立封锁中国 D . 中国开启对外开放步伐
  • 13.  180-992年,产品包装印刷工业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2亿增至1992年的637亿元,县以上企业由1980年的5400多家增到1992年的8700多家.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商品贸易量增长迅速 B .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C . 国民经济结构急需调整 D . 集中精力优先发展重工业
  • 14. 古代玛雅人很早就认识了“0” ,而古代印度人首先发明了“0”;古代埃及人在尼罗河沿岸建起宏伟的金字塔,古代阿兹特克人同样在茂密丛林中建起太阳与月亮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加人都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规律制定了太阴历。这说明( )
    A . 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 B . 世界文明呈现多样性 C . 世界文明存在交流互鉴 D . 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
  • 15. 1497年11月,达·伽马按照迪亚士所建议的航线绕过了好望角。1498 年4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后,当地阿拉伯人首领推荐了当时著名的阿拉伯航海家马德内德担任船队领航员,在其掌舵领航下到达印度。这表明东西方航路的开辟( )
    A . 改变了亚欧贸易的传统格局 B . 有利于阿拉伯人开展海上贸易 C . 得益于欧亚航海知识的交流 D . 使阿拉伯人丧失海上贸易地位
  • 16. 1733 年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研究了英国政府的运作机制和对权力的监控。他歌颂那种公平分摊负担、使农民能过上宽裕生活的财政体制;他赞赏非以世袭特权而以个人对国家贡献来确定身份等级,并给予学者、诗人、商人以大贵族同等声望的社会制度。这些思想( )
    A . 促进了英国宪政体制的完善 B . 直接推动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C . 鼓舞了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 D . 冲击了法国的专制等级制度
  • 17. 1850 年时,伊朗出口的棉织品是其原棉的23倍,但到1910年,伊朗出口的原棉是棉织品的20倍。当时伊朗街上的孩童们曾唱道:“丝 累线积难成匹,织布谋生不如死。”导致这一状况的背景是( )
    A . 伊朗的棉花种植业较快发展 B . 伊朗的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C . 亚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D . 帝国主义对亚洲侵略加深
  • 18. 1918 年,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指出:“按照这一框架(指西方学者书写的世界史),中国和埃及的几千年的遥远历史便被缩小为纯粹的插曲,而我们的几十年的短暂历史则被肆意夸大,如巨型怪影般傲然耸立。”以上材料反映出( )
    A .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 . 一战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欧洲中心论 D . 亚非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 19. 1947年7月,苏联受邀参加讨论有关欧洲经济复兴的会议后发布声明:“ 此种行动并不是要欧洲各国在战后经济恢复方面彼此实行合作,而是要达到根本与欧洲各国人民真正利益毫不相干的另一些目的。”材料中“另一些目的”是指( )
    A . 争夺第三世界 B . 扼制苏联势力 C . 提振欧洲经济 D . 挑起军备竞赛
  • 20. 20 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国际组织的成员常常表现出“没有祖国,只有人类”的姿态,一些跨国公司甚至主张“公司忠诚代替国家忠诚”。这反映了当时( )
    A . 民族国家面临着新的挑战 B . 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加速推进 C . 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 D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 期射箭、蹴鞠等体育锻炼活动得到重视。以蹴鞠为例,《汉书》记载,汉武帝喜爱踢球,“观鸡鞠之会” ;《盐铁论. 刺权篇》记载,百姓“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史记. 霍去病列传》记载,霍去病在深入匈奴腹地作战之余,还开展蹴鞠活动。汉代蹴鞠竞赛的主要特点是灵活便捷,抓住对方弱点,快速运球、传球,这些特点正是从不断的军事训练和实际作战中总结出来的。

    ——摘编自王娜、底庆光《汉武帝时期的体育活动与军事训练》

    材料二 中央苏区的体育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式体育运动。它吸收传统民间体育和旧军事体育部分内容,借鉴苏联军事体育的模式与体制,结合苏区战争的实际需要进行大胆创新。1932 年,第一次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文化工作决议案》指出:“体育运动应在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发动群众经常做各种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所需要的运动”。苏区教育将体育列为“三育”之首,颁布《体育教育法》,各类学校重视体育教育、培养体育骨干、设置体育课程,还编印《赤色体育规则》等体育教材。

    ——摘编自郑彩壮、郑胜《中央苏区赤色体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体育活动兴盛的原因。
    2. (2) 综合以上材料,比较中央苏区体育运动与汉代体育运动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区体育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 2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最早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 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简·佩蒂格鲁《茶的社会史:茶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7世纪中期茶进入到伦敦的途径。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你对“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简要叙述茶在近代英美社会生活中地位的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