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网络改变世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3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8八上·罗湖月考)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下列属于网络对社会进步影响的是(    )
    A . 百度搜索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B . 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 C . 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 . 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
  • 2. (2017八上·蚌埠期中) 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之众共商国是;也从来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把互不相识的大众意见凝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这意味着(    )

    ①网络成为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保障

    ②网络成为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

    ③网络反腐逐渐成为廉政建设的利器

    ④网络发展正深刻影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3. 全球每天约有4亿人使用网络,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下面列举的几种心理,容易导致上网成瘾的是:  (     )
    ①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十分孤独的人
    ②性格开朗,乐观向上,是每个人乐于交往的对象
    ③生活中受到某种挫折的人,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心情压抑的人
    ④家庭不和、父母教育不当的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网络问政也悄然兴起。对漫画《网络问政》的理解正确的是( )

    《网络问政》

    A . 网络让信息传递更方便迅捷 B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 .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 D . 网络让我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 5. “渝快办”是重庆市政府最新上线的一个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移动政务的理念,提供了老百姓关心的300多项民生业务,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商务办公等等,均可直接在软件内办理,政务问题随时解决,用户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线上办理,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对“渝快办”理解正确的是( )

    ①“渝快办”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②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改变了政务服务方式

    ③“渝快办”网上政务服务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④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这表明( )
    A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D .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 7. 考虑到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情况,“云直播”“云访谈”“云论坛”成了近两年来特殊的“两会”风景。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镜头前畅谈履职故事讲述百姓心声。不少政协委员通过抖音、微博等平台了解社情民意。网友在网上评论区“云议政”……这说明网络( )

    ①使人们参与政治生活更加便利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与发展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

    ④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8. 低头是时尚,低头是潮流。如今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的危害是( )

    ①碎片化信息影响了人们思考的深度

    ②一些人因沉迷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③沉迷网络浪费时间,危害身心健康

    ④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A . ①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④
  • 9. 看图,大数据的应用比比皆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信息等是以数据为载体存在的。下面的选项中,符合下图的是( )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②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互联网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④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我国各大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博物馆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线上预约免费来回车费支出、开设网上展厅等,人们将这种网络形式称为“网上博物馆”——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扩大了受众人群以及社会影响。这反映了(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②借助互联网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提升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④网络可以实现我们的所有需求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1. (2022八上·凤县期中) 【我与社会共成长】

    聚焦热点,回答问题。

    热点

    问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 一座山”,在疫情面前,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在平衡中协调共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共绘美好未来。

    (1)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一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答出两点)

    “中国梦”,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关注社会不仅要关注天下大事,也要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亲社会的情感,热忱地服务和奉献社会。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传统制造业企业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第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增加网络软硬件模块,实现远程超挖的深度融合。

    (3)材料的做法表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有怎样的意义?

    1. (1) 【资料透视】小卫为了解互联网的发展,特意整理了以下资料:

      资料一:《数据时代2025》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互联网将产生175ZB数据总量。(以25MB/s速率计算,需要10亿年才能下载完成)。

      资料二:近年来,网络信息检索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浏览器、一站式信息检索服务蓬勃发展。网民轻点鼠标便可迅速找到心中所需。

      资料三:某机构调查显示,约70%的网民微信好友数量超过50人,且好友分布极广,不仅包括身边的家人,同学,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

      请你运用所学,分别解读上述资料。

    2. (2) 【栏目点击】人民网依托“领导留言板”推出《人民建议》栏目,长期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征集良言益策。从“我给两会捎句话”到“全民健身拥抱冰雪”,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言征集”到“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问题与建议征集”,栏目上线以来,已收到近5万件群众建议,不少“金点子”获得了相关部门回应与采纳。

      《人民建议》栏目的成果反映了互联网的哪一优势?请简要阐述。

    3. (3) 【知识探究】2022年3·15晚会上,央视报道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免费WIFI”类APP不断自动启动,读取用户信息,一天之内访问位置信息高达6万余次;一些儿童智能手表被诱导下载恶意程序,后台获取用户的位置、声音、影像等信息……这些报道引起一片轩然大波,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

      上述材料印证了哪些教材知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