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汇编9:遗传的基本规律

更新时间:2023-08-30 浏览次数:601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北京) 纯合亲本白眼长翅和红眼残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图。F2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

    根据杂交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 . 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C . F2白眼残翅果蝇间交配,子代表型不变 D . 上述杂交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 2. (2023·广东) 下列叙述中,能支持将线粒体用于生物进化研究的是(    )
    A . 线粒体基因遗传时遵循孟德尔定律 B . 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发生突变 C . 线粒体存在于各地质年代生物细胞中 D . 线粒体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 3. (2023·海南) 某作物的雄性育性与细胞质基因(P、H)和细胞核基因(D、d)相关。现有该作物的4个纯合品种:①(P)dd(雄性不育)、②(H)dd(雄性可育)、③(H)DD(雄性可育)、④(P)DD(雄性可育),科研人员利用上述品种进行杂交实验,成功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②杂交,产生的后代雄性不育 B . ②③④自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且基因型不变 C . ①和③杂交获得生产上可利用的杂交种,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故需年年制种 D . ①和③杂交后代作父本,②和③杂交后代作母本,二者杂交后代雄性可育和不育的比例为3∶1
  • 4. (2023·海南) 某植物的叶形与R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现有该植物的植株甲和乙,二者R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甲R基因未甲基化,能正常表达;植株乙R基因高度甲基化,不能表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株甲和乙的R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 B . 植株甲和乙的R基因的序列相同,故叶形相同 C . 植株乙自交,子一代的R基因不会出现高度甲基化 D . 植株甲和乙杂交,子一代与植株乙的叶形不同
  • 5. (2023·天津) 癌细胞来源的某种酶较正常细胞来源的同种酶活性较低,原因不可能是( )
    A . 该酶基因突变 B . 该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C . 该酶中一个氨基酸发生变化 D . 该酶在翻译过程中肽链加工方式变化
  • 6. (2023·天津) 下列生物实验探究中运用的原理,前后不一致的是( )
    A . 建立物理模型研究DNA结构- 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 B . 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卡尔文循环-  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C . 运用减法原理研究遗传物质-  研究抗生素对细菌选择作用 D .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分离定律-  摩尔根研究伴性遗传
  • 7. (2023·山东) 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
    A . 2/3 B . 1/2 C . 1/3 D . 0
  • 8. (2023·湖南) 某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SHOX基因突变所致,某家系中一男性患者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后,生育了一个患该病的男孩。究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 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X和Y染色体片段交换 B . 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性染色体未分离 C . 母亲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D . 该男孩在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时SHOX基因发生了突变
  • 9. (2023·湖南) 酗酒危害人类健康。乙醇在人体内先转化为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ALDH2)作用下再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成CO2和水。头孢类药物能抑制ALDH2的活性。ALDH2基因某突变导致ALDH2活性下降或丧失。在高加索人群中该突变的基因频率不足5%而东亚人群中高达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相对于高加索人群,东亚人群饮酒后面临的风险更高 B . 患者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避免摄入含酒精的药物或食物 C . ALDH2基因突变人群对酒精耐受性下降,表明基因通过蛋白质控制生物性状 D . 饮酒前口服ALDH2酶制剂可催化乙醛转化成乙酸,从而预防酒精中毒
  • 10. (2023·湖北) 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2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23B35B44C2C9

    A .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 . 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 C . 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 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 , 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 11. (2023·浙江)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 , 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交叉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 B . 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 C . 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 D . 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
  • 12. (2023·新课标卷) 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 , F1自交得F2 , 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 . 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 . 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 . 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 13. (2023·全国乙卷) 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B/b控制,B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①: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②: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 从实验①可判断A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②可判断B基因纯合致死 B . 实验①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Aabb C . 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AaBb D . 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 14. (2023·全国甲卷) 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现将不同表现型的水稻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3:1 B . 抗性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抗性:易感=1:1 C . 全抗植株与易感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1:1 D . 全抗植株与抗性植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全抗:抗性:易感=2:1:1
  • 15. (2023·广东) 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见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正交和反交获得F1代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 B . 分别从F1代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 C . 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代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 D . F2代中可获得A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
  • 16. (2023·浙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基因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研究表明,某植物需经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该植物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是开花的前提。用5-azaC处理后,该植株开花提前,检测基因组DNA,发现5’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但DNA序列未发生改变,这种低DNA甲基化水平引起的表型改变能传递给后代。

    1. (1) 这种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引起表型改变,属于(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染色体变异 D . 表观遗传
    2. (2) 该植物经5-azaC去甲基化处理后,下列各项中会发生显著改变的是(   )
      A . 基因的碱基数量 B . 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C . 基因的复制 D . 基因的转录
二、多项选择题
  • 17. (2023·山东) 某二倍体动物的性染色体仅有X染色体,其性别有3种,由X染色体条数及常染色体基因T、TR、TD决定。只要含有TD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TRTR就表现为雄性。TT和TTR个体中,仅有1条X染色体的为雄性,有2条X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已知无X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3种性别均有的群体自由交配,F1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可能 B .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F1中一定没有雌性个体 C . 多个基因型为TDTR、TRTR的个体自由交配,F1中雌性与雄性占比相等 D . 雌雄同体的杂合子自体受精获得F1 , F1自体受精获得的F2中雄性占比为1/6
  • 18. (2023·湖南) 为精细定位水稻4号染色体上的抗虫基因,用纯合抗虫水稻与纯合易感水稻的杂交后代多次自交,得到一系列抗虫或易感水稻单株。对亲本及后代单株4号染色体上的多个不连续位点进行测序,部分结果按碱基位点顺序排列如下表。据表推测水稻同源染色体发生了随机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位点1…位点2…位点3…位点4…位点5…位点6…


    测序结果

    A/A

    A/A

    A/A

    A/A

    A/A

    A/A

    纯合抗虫

    水稻亲本

    G/G

    G/G

    G/G

    G/G

    G/G

    G/G

    纯合易感

    水稻亲本

    G/G

    G/G

    A/A

    A/A

    A/A

    A/A

    抗虫水稻1

    A/G

    A/G

    A/G

    A/G

    A/G

    G/G

    抗虫水稻2

    A/G

    G/G

    G/G

    G/G

    G/G

    A/A

    易感水稻1

    A . 抗虫水稻1的位点2-3之间发生过交换 B . 易感水稻1的位点2-3及5-6之间发生过交换 C . 抗虫基因可能与位点3、4、5有关 D . 抗虫基因位于位点2-6之间
三、非选择题
  • 19. (2023·海南) 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慢羽和快羽是家鸡的一对相对性状,且慢羽(D)对快羽(d)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条W染色体。
    2. (2) 等位基因D/d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3. (3) 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
    4. (4) 家鸡羽毛的有色(A)对白色(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1只有色快羽公鸡和若干只白色慢羽母鸡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公鸡存在种表型。
    5. (5) 母鸡具有发育正常的卵巢和退化的精巢,产蛋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卵巢退化,精巢重新发育,出现公鸡性征并且产生正常精子。某鸡群中有1只白色慢羽公鸡和若干只杂合有色快羽母鸡,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只白色慢羽公鸡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已知WW基因型致死)。
  • 20. (2023·北京) 二十大报告提出“种业振兴行动”。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并探究相应遗传机制,对创制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
    1. (1) 我国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油菜(绿叶),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突变体(黄化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结果如图甲,其中隐性性状是

    2. (2) 科学家克隆出导致新生叶黄化的基因,与野生型相比,它在DNA序列上有一个碱基对改变,导致突变基因上出现了一个限制酶B的酶切位点(如图乙)。据此,检测F2基因型的实验步骤为:提取基因组DNA→PCR→回收扩增产物→→电泳。F2中杂合子电泳条带数目应为条。

    3. (3) 油菜雄性不育品系A作为母本与可育品系R杂交,获得杂交油菜种子S(杂合子),使杂交油菜的大规模种植成为可能。品系A1育性正常,其他性状与A相同,A与A1杂交,子一代仍为品系A,由此可大量繁殖A。

      在大量繁殖A的过程中,会因其他品系花粉的污染而导致A不纯,进而影响种子S的纯度,导致油菜籽减产。油菜新生叶黄化表型易辨识,且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科学家设想利用新生叶黄化性状来提高种子S的纯度。育种过程中首先通过一系列操作,获得了新生叶黄化的A1,利用黄化A1生产种子S的育种流程见图丙。

      ①图丙中,A植株的绿叶雄性不育子代与黄化A1杂交,筛选出的黄化A植株占子一代总数的比例约为

      ②为减少因花粉污染导致的种子S纯度下降,简单易行的田间操作用

  • 21. (2023·山东) (单个精子的DNA提取技术可解决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因家系规模小而难以收集足够数据的问题。为研究4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某志愿者的若干精子为材料,用以上4对等位基因的引物,以单个精子的DNA为模板进行PCR后,检测产物中的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表中该志愿者12个精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与该志愿者理论上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种类和比例相同;本研究中不存在致死现象,所有个体的染色体均正常,各种配子活力相同。

    等位基因

    A

    a

    B

    b

    D

    d

    E

    e

    1

    +

    +

    +

    2

    +

    +

    +

    +

    3

    +

    +

    +

    4

    +

    +

    +

    +

    5

    +

    +

    6

    +

    +

    +

    7

    +

    +

    +

    8

    +

    +

    +

    +

    9

    +

    +

    +

    10

    +

    +

    +

    +

    11

    +

    +

    +

    12

    +

    +

    +

    +

    注“+”表示有;空白表示无

    1. (1) 表中等位基因A、a和B、b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据表分析,(填“能”或“不能”)排除等位基因A、a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2. (2) 已知人类个体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而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小于非重组型配子的比例。某遗传病受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且只要有1个显性基因就不患该病。该志愿者与某女性婚配,预期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7/18,据此画出该女性的这2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图:。(注:用“”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 (3) 本研究中,另有一个精子的检测结果是:基因A、a,B、b和D、d都能检测到。已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未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从配子形成过程分析,导致该精子中同时含有上述6个基因的原因是
    4. (4) 据表推断,该志愿者的基因e位于染色体上。现有男、女志愿者的精子和卵细胞各一个可供选用,请用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及基因E和e的引物,设计实验探究你的推断。

      ①应选用的配子为:;②实验过程:略;③预期结果及结论:

  • 22. (2023·湖南) 基因检测是诊断和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手段。研究人员采集到一遗传病家系样本,测序后发现此家系甲和乙两个基因存在突变:甲突变可致先天性耳聋;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编码产物可将叶酸转化为N5-甲基四氢叶酸,乙突变与胎儿神经管缺陷(NTDs)相关;甲和乙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家系患病情况及基因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家系先天性耳聋的遗传方式是。1-1和1-2生育育一个甲和乙突变基因双纯合体女儿的概率是
    2. (2) 此家系中甲基因突变如下图所示:

      正常基因单链片段5'-ATTCCAGATC……(293个碱基)……CCATGCCCAG-3'

      突变基因单链片段5'-ATTCCATATC……(293个碱基)……CCATGCCCAG-3'

       研究人员拟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再用某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为)酶切检测甲基因突变情况,设计了一条引物为5′-GGCATG-3',另一条引物为(写出6个碱基即可)。用上述引物扩增出家系成员Ⅱ-1的目的基因片段后,其酶切产物长度应为bp(注:该酶切位点在目的基因片段中唯一)。

    3. (3) 女性的乙基因纯合突变会增加胎儿NTDs风险。叶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孕妇服用叶酸补充剂可降低NTDs的发生风险。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1个月开始补充叶酸,一般人群补充有效且安全剂量为0.4~1.0mg.d-1 , NTDs生育史女性补充4mg.d-1。经基因检测胎儿(Ⅲ-2)的乙基因型为-/-,据此推荐该孕妇(Ⅱ-1)叶酸补充剂量为mg.d-1
  • 23. (2023·湖北) 乙烯(C2H4)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为研究乙烯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乙烯处理植物叶片2小时后,发现该植物基因组中有268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237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

    【实验二】某一稳定遗传的植物突变体甲,失去了对乙烯作用的响应(乙烯不敏感型)。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植株表型为乙烯不敏感。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

    【实验三】科学家发现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膜蛋白,推测该蛋白能与乙烯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先构建含基因A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到酵母菌中,筛选出成功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乙烯(14C2H4),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
    2. (2) 实验二F2植株出现不敏感型与敏感型比例为9:7的原因是
    3. (3) 实验三的对照组为:用不同浓度的14C2H4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
    4. (4) 实验三中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曲线上升趋势变缓的原因是
    5. (5) 实验三的结论是
  • 24. (2023·浙江) 某家系甲病和乙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500。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判断依据是
    2. (2) 从系谱图中推测乙病的可能遗传方式有种。为确定此病的遗传方式,可用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分别设计DNA探针,只需对个体(填系谱图中的编号)进行核酸杂交,根据结果判定其基因型,就可确定遗传方式。
    3. (3) 若检测确定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同时考虑两种病,Ⅲ3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种,若她与一个表型正常的男子结婚,所生的子女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4. (4) 研究发现,甲病是一种因上皮细胞膜上转运Cl-的载体蛋白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乙病是一种因异常蛋白损害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所导致的疾病,甲病杂合子和乙病杂合子中均同时表达正常蛋白和异常蛋白,但在是否患病上表现不同,原因是甲病杂合子中异常蛋白不能转运Cl- , 正常蛋白;乙病杂合子中异常蛋白损害神经元,正常蛋白不损害神经元,也不能阻止或解除这种损害的发生,杂合子表型为
  • 25. (2023·新课标卷) 果蝇常用作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翅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截翅紫眼果蝇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杂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分别为,长翅红眼雌蝇:长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①的实验结果);长翅红眼雌蝇:截翅红眼雄蝇=1:1(杂交②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翅型的显性性状是,判断的依据是
    2. (2)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属于伴性遗传的性状是,判断的依据是。杂交①亲本的基因型是,杂交②亲本的基因型是
    3. (3) 若杂交①子代中的长翅红眼雌蝇与杂交②子代中的截翅红眼雄蝇杂交,则子代翅型和眼色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26. (2023·全国乙卷) 某种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所含色素种类决定的,红色色素是由白色底物经两步连续的酶促反应形成的,第1步由酶1催化,第2步由酶2催化,其中酶1的合成由A基因控制,酶2的合成由B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两个不同的白花纯合子,某研究小组分别取甲、乙的花瓣在缓冲液中研磨,得到了甲、乙花瓣的细胞研磨液,并用这些研磨液进行不同的实验。

    实验一:探究白花性状是由A或B基因单独突变还是共同突变引起的

    ①取甲、乙的细胞研磨液在室温下静置后发现均无颜色变化。

    ②在室温下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

    ③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先加热煮沸,冷却后再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

    实验二:确定甲和乙植株的基因型

    将甲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乙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酶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具有的特性是(答出3点即可);煮沸会使细胞研磨液中的酶失去催化作用,其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的
    2. (2) 实验一②中,两种细胞研磨液混合后变成了红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3. (3) 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推断甲的基因型是,乙的基因型是;若只将乙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甲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则混合液呈现的颜色是
  • 27. (2023·天津) 某植物四号染色体上面的A基因可以指导植酸合成,不能合成植酸的该种植物会死亡。现有A3-和A25-两种分别由A基因缺失3个和25个碱基对产生的基因,已知前者不影响植酸合成,后者效果未知。
    1. (1) 现有基因型为AA25-的植物,这两个基因是基因。该植物自交后代进行PCR,正向引物与A25-缺失的碱基配对,反向引物在其下游0.5kb处,PCR后进行电泳,发现植物全部后代PCR产物电泳结果均具有明亮条带,原因是,其中明亮条带分为较明亮和较暗两种,其中较明亮条带代表基因型为的植物,比例为
    2. (2) 将一个A基因导入基因型为A3-A25-的植物的6号染色体,构成基因型为A3-A25- A的植物、该植物自交子代中含有A25-A25-的比例是
    3. (3) 在某逆境中,基因型为A3-A3-的植物生存具有优势,现有某基因型为A3-A的植物,若该种植物严格自交,且基因型为A3-A3-的植物每代数量增加10%,补齐下面的表格中,子一代基因频率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A基因频率

      50%

      %

      46.9%

      A3-基因频率

      50%

      %

      53.1%

      基因频率改变,是的结果。

  • 28. (2023·广东) 种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研究者对野生型拟南芥(2n=10)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种子增大的突变体。通过遗传分析和测序,发现野生型DAI基因发生一个碱基G到A的替换,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据此推测突变体的衣型与其有关,开展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野生型DAI基因转入突变体植株,若突变体表型确由该突变造成,则转其因植株的种了大小应与植株的种子大小相近。
    2. (2) 用PCR反应扩增DAI基囚,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和进行切割,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为确保插入的DAI基因可以正常表达,其上下游序列需具备
    3. (3) 转化后,T-DNA (其内部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换)可在基因组单一位点插入也可以同时插入多个位点。在插入片段均遵循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下,选出单一位点插入的植株,并进一步获得目的基囚稳定遗传的植株(图1),用于后续验证突变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①农杆菌转化T0代植株并自交,将T1代种子播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够萌发并生长的阳性个体即表示其基因组中插入了

      ②T1代阳性植株自交所得的T2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选择阳性率约 %的培养基中幼苗继续培养。

      ③将②中选出的T2代阳性植株(填“自交”、“与野生型杂交”或“与突变体杂交”)所得的T3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阳性率达到%的培养基中的幼苗即为月标转基因植株。

      为便于在后续研究中检测该突变,研究者利用PCR扩增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片段,再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X切割产物,通过核酸电泳即可进行突变检测,相关信息见图9,在答题卡电泳图中将酶切结果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

  • 29. (2023·全国甲卷) 乙烯是植物果实成熟所需的激素,阻断乙烯的合成可使果实不能正常成熟,这一特点可以用于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现有某种植物的3个纯合子(甲、乙、丙),其中甲和乙表现为果实不能正常成熟(不成熟),丙表现为果实能正常成熟(成熟),用这3个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 , 结果见下表。

    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分离比

    甲×丙

    不成熟

    不成熟 :成熟 = 3 :1

    乙×丙

    成熟

    成熟 :不成熟 = 3 :1

    甲×乙

    不成熟

    不成熟 :成熟 = 13 :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处理生物,可以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新的品种。通常,基因突变是指
    2. (2) 从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不同,判断的依据是
    3. (3) 已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且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够催化乙烯的合成,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实验③中,F2成熟个体的基因型是,F2不成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0. (2022·重庆) 科学家用基因编辑技术由野生型番茄(HH)获得突变体番茄(hh),发现突变体中DML2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乙烯合成相关基因ACS2等的表达及果实中乙烯含量(如图I、II),导致番茄果实成熟期改变。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I中,基因h是由基因H编码区第146位碱基后插入一个C(虚线框所示)后突变产生,致使h蛋白比H蛋白少93个氨基酸,其原因是。基因h转录形成的mRNA上第49个密码子为。另有研究发现,基因H发生另一突变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上有一密码子发生改变,但翻译的多肽链氨基酸序列和数量不变,原因是
    2. (2) 图II中,t1~t2时段,突变体番茄中DML2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量低于野生型,推测在该时间段,H蛋白对DML2基因的作用是。突变体番茄果实成熟期改变的可能机制为:H突变为h后,由于DML2基因的作用,果实中ACS2基因,导致果实成熟期(填“提前”或“延迟”)。
    3. (3) 番茄果肉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RrHH和Rrhh的番茄杂交,获得果肉为红色、成熟期为突变体性状的纯合体番茄,请写出杂交选育过程(用基因型表示)。
  • 31. (2023·浙江)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翅形和眼色分别为直翅和红眼,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了紫红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翅形和眼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紫红眼突变体、卷翅突变体和野生型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紫红眼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

    直翅紫红眼

    直翅紫红眼

    紫红眼突变体、野生型

    直翅红眼

    直翅红眼∶直翅紫红眼=3∶1

    卷翅突变体、卷翅突变体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突变体、野生型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1∶1

    卷翅红眼∶直翅红眼=2∶3

    注:表中F1为1对亲本的杂交后代,F2为F1全部个体随机交配的后代;假定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红眼基因突变为紫红眼基因属于(填“显性”或“隐性”突变。若要研究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需要对杂交组合的各代昆虫进行

      鉴定。鉴定后,若该杂交组合的F2表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判定紫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 (2) 根据杂交组合丙的F1表型比例分析,卷翅基因除了控制翅形性状外,还具有纯合效应。
    3. (3) 若让杂交组合丙的F1和杂交组合丁的F1全部个体混合,让其自由交配,理论上其子代(F2)表型及其比例为
    4. (4) 又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育种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紫红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3种纯合品系昆虫:黑体突变体、紫红眼突变体和野生型。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说明:该昆虫雄性个体的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交换;每只昆虫的生殖力相同,且子代的存活率相同;实验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①实验思路:

      第一步:选择进行杂交获得F1

      第二步:观察记录表型及个数,并做统计分析。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I: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Ⅱ:若统计后的表型及其比例为,则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紫红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