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3 我爱这土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 (1)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原名。题目中“”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的深情。
    2. (2) 《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意。

     sī哑( ) hóu咙( ) 涌( ) 明( ) 烂( )

  • 3.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的含义深沉 , 不反复思考就难以理解。 B . 他在本次诗歌朗诵会上获得一等奖,成为学校的风流人物 C . 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走在科技的前沿,举世瞩目 D .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 4. 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将于5月1日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的缴费比例,即从20%降到约16%。 B . 通过阅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了对祖国挚爱之情。 C . 5G时代的到来将带动整个互联网市场的“爆发”。 D . 《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
二、课内阅读
  • 5. 诗歌鉴赏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 (1) 诗中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2) 诗中鸟所歌唱的对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3. (3) 将“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一词换成“清脆”或“嘹亮”好不好?为什么?
    4. (4) 《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5. (5)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6)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鸣唱,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 . 关于描写“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对光明的向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三、课外拓展阅读
  • 6.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番薯

    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从温润的泥土中醒来。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②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种的。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500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些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香喷喷的番薯就被端上来了,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兴盛。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而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的。

    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出在自家书房的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看他拍的照片,哪里是一棵番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

    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令我记在了心上。

    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清洗后放进锅里蒸煮。我看到一个番薯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来。我要带回单位去,我要种番薯了。

    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将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有点儿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条,清晰可见,洁白纯净。

    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⑦20世纪80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或许有着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如今,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在农村的岁月,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会想到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⑧番薯叶长出来了,一间陋室仿佛被抹上了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翠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认真而有序地长着,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呈三角状卵形,有的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根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就变成了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都忍不住笑了,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了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

    ⑩在玻璃瓶里种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的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换了角色,同样好好活,让叶子像花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1. (1) 文章围绕番薯写了哪些事?
    2. (2) 第②段中“故乡的味道”指什么?
    3. (3) 第⑦段说“番薯竟有如此‘尊贵’的待遇”,结合全文说说番薯有着怎样“尊贵”的待遇。
    4. (4) 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个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5. (5) 说说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