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 1. 初一年级开展“致敬经典,青春飞扬”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准备在校园公众号上发布活动宣传稿,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塔高水长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是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圣地符号。延安塔高,是革命之塔【甲】精神之塔【乙】延河水长,革命文艺源远流长。①延安精神是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 , 指引着中国人民不奋斗的方向,为文艺之舟照亮前方的道路。

    在这里,光未然谱写了《黄河大合唱》,发出气冲斗牛的怒吼: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名篇《沁园春•雪》,抒发了慷慨激昂的壮志……前辈们用热的爱国心、坚韧的报国志,为祖国山河竖起一道抵御外侮的屏 , 将红的热血洒在深爱的土地之上。③延安孕育了革命,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④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1. (1) 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标题“塔高水长”四个字。
    2. (2) 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波浪线字的字形有疑惑,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____
      A . “邂”应写作“泄”。 B . “炽”应读作“zhì”。 C . “嶂”应写作“障”。 D . “殷”应读作“yīn”。
    3. (3) 下列有关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①处“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将延安精神比作灯塔,写出了其指引作用。 B . ②句使用成语“气冲斗牛”展现了诗人对黄河的盛赞和磅礴的爱国激情。 C . ③处“延安孕育了革命”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延安是革命的发源地。 D . ④句使用成语“可歌可泣”热情赞颂了革命英雄们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 (4) 小语对【甲】【乙】两处应使用哪种标点不确定,请你选出恰当的一项 

      A.【甲】顿号

      【乙】分号

      B.【甲】顿号

      【乙】逗号

      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 2. 阅读回答问题。

    宝塔光辉,映照未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是薪火相传的。延安精神不仅属于历史,而且属于现在,也属于将来。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必将激励青年笃行不怠、砥砺奋进 , 以坚强意志迎难而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新征程,向着光辉未来勇毅前行。

    1. (1) 同学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砥砺”的义项有:①磨刀石;②磨炼;③勉励。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砥砺奋进”在这里的意思是:
    2. (2) 小明找到了《七律•长征》书法作品作为文稿配图,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注]书法作品的内容为: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 . 笔法遒劲有力,气势磅礴,显示出作者不畏艰难的昂扬斗志。 B . 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体现了红军战士乐观的革命精神。 C . 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表现了革命队伍破除万难的决心。 D . 用笔收放自如,一气呵成,展现了革命领袖豪迈洒脱的气概。
    3. (3) 同学们用对联形式写出活动感受,横线处填入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忆① , 风雨兼程磨炼②

      下联:看今朝,③铸就辉煌

      A.①过往

      ②精神

      ③苦乐同享

      B.①过往

      ②意志

      ③寒窗苦读

      C.①往昔

      ②精神

      ③寒窗苦读

      D.①往昔

      ②意志

      ③苦乐同享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 3. 默写。
    1. (1) 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2. (2) ,一山放出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3. (3) 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蕴含哲思,表明经过努力就会有新天地的名句是①,②
    4. (4) 《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①,②
    5. (5) 请你写出两句抒发个人志向的古诗词:①,②
  • 4.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1)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望岳》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绵延不尽、高耸入云的特点。 B . 《望岳》尾联写登山之意,诗人从望岳到登岳,终于“登泰山而小天下”,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C . 《登高》中“急”和“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刻进入诗人所营造的凄清悲凉的氛围中。 D . 《登高》情景交融,诗人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读来令人感慨。
    2. (2) 两首诗都是杜甫远望感怀之作,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杜甫在《望岳》中望泰山高大巍峨、神奇秀丽的景象,顿生①的豪情壮志;在《登高》中则由眼前所见“②”的萧瑟寂寥之景,生出独在异乡、年老多病的悲愁之绪。
  •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

    莲之为物,爱之者或以臭味 , 或以芳泽,未有能知其德者也。自周子为之说,而人莫不称其德矣,然未及其才也。

    窃见用之大者,实与根可以供笾豆 , 可以充民食,可以疗疾疢 , 细至叶须茎节,无一不可资人采择者。群卉之中,根之美者叶或弃,落其实者干有遗 , 求其兼善,盖罕及焉。而又阳煦已盛,厥荣渐敷,阴节未凝,蛰藏早固 , 合乎君子进退出处之义。予故匪⑥惟爱之,益用敬之,而引焉环堵间,备师友云。

    (选自《后爱莲说》)

    注:①[臭(xiù)味]:气味。②[周子]:即周敦颐。④[笈 (biān)豆]:古时祭祀和宴会用以盛食品的竹器。④[疾疢(chèn)]:疾病。⑤[厥荣渐敷,阴节未凝,蛰藏早固]:干枯的枝干渐渐舒展,夜晚的时候不能形成,蛰伏在早晨开放。⑥[匪]:非,不。⑦[环堵]:狭小简陋的居室。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者或以臭味/天壤 B . 香远清/用敬之/老当 C . 李唐来/周子为之说/言自语 D . 爱者甚蕃/以充民食/不一世
    2. (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理解:作者从体态的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象征着君子通达正直,不拉拢勾结的美好品质。

      B.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翻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理解:莲花不像菊花那样逃避现实,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像菊花和牡丹两类人的不满。

      C.群卉之中,根之美者叶或弃,落其实者干有遗。

      翻译:群花当中,根漂亮的,叶子或许会被丢弃,采摘果实后茎干就被遗弃了。

      理解:通过描写大部分花卉的根和叶子、果实和茎干难以两全其美,同时都有价值的情况,表达了“兼善”的难得。

    3. (3) 两文同是写莲,《爱莲说》通过描写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征,表现自己①的品格;《后爱莲说》则是通过写莲花可嗅、②、③的实用价值和生长过程,赞颂了莲花德才兼备的品质和④的美德。
三、名著阅读(共5分)
  • 6. 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有了改变的机会。”请你从读过的一部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的情节加以印证。(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 7. 阅读《石崖上的枣树》,完成问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看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本文围绕枣树展开叙述,请你梳理事件,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路过的人们,①——民间艺术家想摘枣,②——③,悻悻离开。

    2. (2) 结合文章内容,体会第⑧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 (3) 作者在第⑤段谈到自己“悻悻离开”,第⑥段却说“终于不再悻悻了”,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中的原因。
  • 8. 阅读《敬悼佩弦先生》,完成问题。

    敬悼佩弦先生

    吴组缃

    ①近年来心情常在焦躁沉郁之中,做人也不知不觉得格外简淡起来,许多的师和友,久已音书断绝。虽然心里总是怀念着他们。

    ②还是抗战胜利的那年夏天,和朱先生在成都匆匆见了一面,这以后信也没写过一封。八月十二日报载朱先生胃病又发,正在医院里行手术。我就觉得不很好。因为我知道他“拖”着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在身已经多年了,若不是到了严重地步,是不会进医院去开刀的。果然,第二天报上就传来他的死讯了,说行过手术之后转成肾脏炎,因为体力太弱,终于不救。

    ③朱先生的死,细想起来真是所谓“势所必至”:以他那样认真不苟的人,处在这样的时世和境况,拖上了这样的病,不能休息,不能医治,只是听天由命地拖着,那结果早就可以预料的。

    ④“这个病,目前我没办法,只好不要去管它。”这是当时他轻描淡写地说的一句话,到现在还清清楚楚留在我耳里。他好像对他的病满不在乎。但显然的,他原先信上说的“有恒的小心”和“以后得努力”的话,这次不再提起,而且根本抛开不顾了。我明白他那句轻松的话里的沉重意味,当时什么话也没说。

    ⑤还在小学时,我就在新杂志上读过朱先生的诗文。民国十八年我进清华,入校后最初半年,虽同在一个园子里,我没有和朱先生识过面。这年冬季,一天刚忙完大考,和同学到大礼堂门前晒太阳。有些喜欢胡闹的同学,每见面前路上有人走来,大家就齐声对他喊“一二一,左右左”,此时那人的脚步即无法抵御,不自禁合上节拍,走成练兵操的步伐,对着这人多势众,惟有窘得狼狈而逃。正在这样笑闹着,大路上来了一位,矮矮的个儿,脸色丰腴红润,挟了大叠书在手,”(xué) 踅着短而快的步子,头也不抬的匆匆走近。同学们照例向他喊起“一二一”。最初他还不在意,仍是一本正经的走着,【甲】但随即他就理会到了,一时急得不知所措,慌张的摘一摘呢帽子向台阶上连连点着头,满面通红的逃开了。这人很年轻,看去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我还当他是高班的同学。但他走过之后,有些同学耸耸肩头,顽皮地伸舌头了。其中一位告诉我,这就是朱自清先生。

    ⑥到第二年,我受了余冠英同学的怂恿,正式转入中国文学系。我到图书馆下面系办公室去找朱先生办手续。他仔仔细细看我的成绩单,看了很久,说:“可以,我准许你。”于是拿起钢笔签了字。他座位的前后左右书架上都是一叠叠横摆着的书。他的案头也摊着好几本。面前有篇正写着的稿子,娟秀的小字,涂改得乱七八糟。【乙】他的矮小的个儿埋在座位里,精神很饱满.态度极庄严,但面孔发红,透着点忙乱神气,一点不老成。我想,大约这就是他的友人们所说的“永远的旅人的颜色”罢。

    ⑦直到我离开学校,我记得一共选了朱先生三门课。他讲课真卖劲。我现在想到朱先生讲书,就看见他一手拿着讲稿,一手拿着块叠起的白手帕,一面讲,一面看讲稿,一面用手帕擦鼻子上的汗珠。他的神色总是不很镇定,面上总是泛着红。他所讲的,若发现有错误,下次上课必严重地提出更正,说:“对不起,请原谅我……请你们翻出笔记本改一改。”但往往他所要更正的,我们并未记下来。因为在我们看来,那实在无关重要。

    ⑧一次谈茅盾先生的《子夜》,那时《子夜》刚出版,朱先生推崇备至,说取材、思想和气魄,都是中国新文学划时代的巨制。“写小说,真不容易。我一辈子都写不成小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也铺展不开,也组织不起来。不只长篇,连短篇也是。”这样的话,我不止听他说过一次。有人提到他的《笑的历史》和《别》。【丙】他似乎很生气地说:“那是什么!”随即就脸红起来。

    ⑨关于朱先生在文艺学术方面的成就,这里也不能道及。以上我只拉杂琐屑地把我所见的他“这个人”细略叙述了出来。我要指明的是,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在默示我们,他毫无什么了不得之处。你甚至会觉得他渺小、世俗,但是他虔敬不苟、诚恳无伪。他一点一滴地做,踏踏实实地做,用了全副力量,不断地前进。说他“老好”也罢,“随和”也罢,他可一直忠于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一直忠于社会与时代。

    (原载 1948年9月《文讯》第9卷第3期,有删改)

    1. (1) 文章⑤至⑧段回忆了关于朱自清先生的四件事,请结合内容完成填空。

      朱先生遭胡闹→①→②→朱先生推崇《子夜》

    2. (2) 同学对散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赏析,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甲】但随即他就理会到了,一时急得不知所措,慌张的摘一摘呢帽子向台阶上连连点着头,满面通红的逃开了。

      赏析:通过神态描写,细致地描写出了朱先生在遭胡闹时困窘的情态,再现了朱先生当时年轻谦和、忙乱拘谨的样子。

      【乙】他的矮小的个儿埋在座位里,精神很饱满,态度极庄严,但面孔发红,透着点忙乱神气,一点不老成。

      赏析:刻画了朱先生写稿子时的样子,“忙乱神气”表现了朱先生对自己不自信,紧张而犹豫再三的心理。

      【丙】他似乎很生气地说:“那是什么!”随即就脸红起来。

      赏析:“似乎生气”“脸红”写出了朱先生在听到有人提到他的《笑的历史》和《别》时有些羞愧的样子。

    3. (3) 平实中寄予强烈的感情是本文语言的一个鲜明特点,请结合文章,对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4. (4) 世人评价朱先生多用“风骨”一词,请结合文章和材料,谈谈你从朱先生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链接材料】

      人们追念朱自清,也是在尊崇他的风骨。他有文人的才华,但无半点文人的陋习,实实在在做学问;他教书非常认真,对待学生慈和,不像有些教授,以才名自矜,或有种古怪脾气:他的洁身自好与严于律己,令后人景仰。

      ——郑振铎

五、写作(共40分)
  • 9. 任选一题作答。

    由“读”至“懂”是一段心灵成长的旅行。读莲花,周敦颐读懂了何为君子之风;读历史,茨威格读懂了何为勇者无畏;读母爱,史铁生读懂母亲叮嘱背后的深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哪个人、哪件事、哪个道理是你慢慢读懂的?请以“我读懂了”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⑵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⑶字数不少于 500字。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一本好书往往会让我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请以“我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行,一抬眼,忽然发现……”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