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27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幸以身xùnzhí。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 (1) 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注音。

      ①(xùn zhí)②热忱

    2. (2) 为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
  • 2. 按要求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李商隐《夜雨寄北》)
    2. (2)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3) 刘禹锡在《秋词》中写明丽秋景,引出豪迈诗情的句子
    4. (4) 《〈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对学习的热爱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句子是“。”
  •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尊君”“令尊”都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父”“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庄子。 B .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龙标”和正文中“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都指王昌龄。 C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 4. 参照示例为“七上语文课本故事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填写在横线处。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险,也是从胆怯、恐惧到自信的过程,启迪我面对困难要一步一步克服。

  • 5. 仿照下面这段文字,描写秋景,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突出景物特点,用上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60字以上)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二、阅读(50分)
  • 6.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王湾诗首句“行舟”“客路”已含旅途奔波之意,【乙】“天涯”此处指远离家乡的地方。两首诗都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B . 【甲】是一首五言律诗,【乙】中“天净沙”一词是这首元曲的题目。 C . 【甲】诗的颈联既写景又言事,蕴含着自然人生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 . 【乙】选取景物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烘托了作者“断肠”的凄切心情。
    2. (2) 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加点词。

      行甚远缀:

      ②恐前后受其敌:

      ③一狼其中洞:

      ④乃悟前狼假寐:

    2. (2) 翻译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 (3) 本文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请按照示例梳理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屠户御狼——

    4. (4) 文章第⑤段主要用的哪种表达方式?主要作用是什么?
  • 8.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向前行的小龙虾

    一只小龙虾想:“我家族里的人为什么全都向后退着走?我真的想开始向前走,像青蛙一样。如果不成功,我就不要尾巴”。他开始在家乡小溪的鹅卵石之间偷偷地练习,头几天的练习把他给累坏了。他四处碰撞,虾壳撞肿了,脚也被自己踩疼了。不过,情况一点一点地好起来了,这就像你可以学会任何东西,只要你真的想学。等他信心十足时,他跑去对家人说:“你们看看我。”然后,他向前行走了一小段路。

    “儿子啊,”他母亲哭了起来,    ①    地说“你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回到你原来的那个样子吧,像你哥哥们那样行走吧,他们都是非常爱你的。”

    他的哥哥们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冷笑。他父亲严肃地站在那里,看了他一会儿,然后    ②    地说:“够了。如果你真的想跟我们呆在一起,那你就必须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如果你想自行其是,这条溪很大,你可以离开,永远不要再回来。”

    小龙虾爱自己的家人,但他觉得自己完全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他拥抱了母亲,对父亲和哥哥们说了再见,就出去闯世界了。

    当他从一群青蛙身边经过的时候,他们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围坐在睡莲叶上,闲言闲语地聊起来。“世界真是颠倒了,”一只青蛙说,“你看那只龙虾,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我,我错了。”“再没有什么尊重可言了。”另一只青蛙说。“啧啧,啧啧。”第三只青蛙说。

    但小龙虾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向前行走。当他走到一个地方时,他听到一只很老的大龙虾叫他。大龙虾独自一人呆在一块石头旁边,一副很伤心的样子。“早上好。”小龙虾说。

    老龙虾盯着他,看了很久,然后才说:“你认为你这是在做什么呢?我年轻时,也曾经想教龙虾向前走。这就是我所得到的:我终生孤独,其他龙虾宁愿咬断舌头,也不愿意跟我说话。现在你还来得及,请听我说:接受事实,像其他龙虾那样行走吧,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给你的这个建议的。”小龙虾不知道怎样回答,就保持沉默。他内心想道:“我是对的。”

    小龙虾向老龙虾告别后,又继续他的旅程。

    他能走远吗?他能成功吗?他能纠正这个世界所有的错误吗?我们不知道,因为他仍然是按第一天的勇气和决心在往前走。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

    1. (1) 概括小龙虾在向前行时遇到了哪些阻力。
    2. (2) 结合上下文,选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说说理由。

      备选词语:嘲讽哀求恳切命令

      ①处选理由:

      ②处选理由:

    3. (3) “我们只能是衷心祝福他:旅程愉快!”结合全文,探究这句话的内涵。
  • 9.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3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 (1) 文章为什么取题为《老海棠树》,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明理由。
    2. (2) 请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3. (3) 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

      ①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

      ②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什么意思?”

    4. (4) 第一段中写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奶奶到底在张望什么?
    5. (5) 文章结尾句子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
  • 10.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1. (1) 根据人物描写,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或称呼。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朝花夕拾》

      “她”

    2. (2) 阅读《西游记》的节选文字,概括孙悟空在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

      ①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石猴(形象特点):

      ②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齐天大圣(形象特点):

      ③行者道:“……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

      孙行者(形象特点):

三、写作题(50分,含5分书写分)
  • 11. 作文。

    不知不觉,初中生活已经过去一个学期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一定学会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请将“我学会了”补充完整,构成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健康积极,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提纲能帮助理清思路,布局谋篇,请先拟写作文提纲。

    提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