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3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巴马模拟) 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旧报纸 B . 塑料瓶 C . 玻璃瓶 D . 铝制易拉罐
  •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语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火上浇油 C . 滴水成冰 D . 立竿见影
  • 3. 为确保安全,加油站通常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量取液体 C . 测溶液的pH D . 检查气密性
  • 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让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一氧化碳
  • 6. (2023九上·东城期末) 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 O B . H C . Fe D . C
  • 7.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C60 B . C . 金刚石 D . 氯化钠
  • 8. 广西武鸣盛产沃柑,沃柑缺少钾元素会导致树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分析下列化肥的组成,属于钾肥的是( )
    A . 氯化钾 B . 磷酸二氢钙 C . 氯化铵 D . 尿素
  • 9. 下列含硅的物质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Si B . C . D .
  • 10.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下列有关元素与身体健康说法错误的是( )
    A . 缺铁-贫血 B . 缺碘-甲状腺疾病 C . 缺钙-骨质疏松 D . 缺锌-佝偻病
  • 11. 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可用水浇灭 B . 档案室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 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换气扇 D . 屋内着火时,应立即打开房门,开窗通风
  • 1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锰酸钾、空气 B . 混合物: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C . 氧化物:水、天然气 D . 单质:液氧、金刚石
  • 13. (2023·贵港模拟) 现有X、Y、Z三种大小相同金属片,分别用砂纸打磨后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将X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X>Y>Z B . Z>X>Y C . X>Z>Y D . Y>X>Z
  • 14. 化学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任何反应都需要加入催化剂才能进行 B . 电解水实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 C . 碳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种类与反应体系中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有关 D . 粉尘爆炸实验中,吹入空气将面粉扬起,是为了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 15. 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 证明分子在运动
  • 16.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B . C . D .
  • 1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t2℃时,13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甲物质 B . 当乙物质中含少量甲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物质 C . 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比乙多 D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液浓度也一定相等
  • 18.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C . 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9. (2023·贵港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合成纤维和羊毛线

    鉴别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Fe粉和CuSO4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结晶

    C

    碳酸钠与硫酸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除去硝酸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除杂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溶液中的 B . 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 .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D . bc段(不含b、c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4个二氧化氮分子
    2. (2) 2个氖原子
    3. (3) 氨气
    4. (4)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5. (5) 硫酸根离子
  • 2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选择合适的物质进行填空:(填序号)

    ①碳酸氢钠②黄铜③石墨④硫酸铜⑤二氧化硫

    1. (1)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 (2)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3. (3) 可用于制造机器零件、仪表的是
    4. (4) 可用于制2B铅笔芯的是
    5. (5) 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23. 食在广西,住在广西。
    1. (1) 南宁特色美食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①南宁卷粉皮如雪。粉皮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淀粉属于(填营养素名称)。

      ②南宁“酸嘢”常常需要食盐等材料一起腌制。现欲配制100g0.9%的食盐水,除烧杯、量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 (2)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诉说着黄姚古镇的历史。

      ①“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铜绿是铜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的产物,空气成分中参与该反应过程的三种物质有、O2(填化学式)。

      ②古代建筑工匠常用糯米灰浆粘合墙砖,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砂土等混合制成。糯米灰浆属于(填“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在空气中熟石灰最终转为(填化学式)。

      ③古镇风俗保存完整,人们常常在溪边洗衣服。但含磷洗涤剂会污染水质,目前已经禁用。洗涤剂洗去油污的原理是(填“溶解”或“乳化”)。

  • 24. 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此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生成物甲、乙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研究发现含有“过氧基”(—O—O—)的物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作为杀菌消毒剂。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H—O—H②H—O—O—H③

  • 25. 百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美篇。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1. (1) 泸定桥又名大渡桥,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若要防止铁索桥生锈,则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写一种即可)
    2. (2) 红军在翻越雪山时,常因高原反应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失去生命。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 .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 B . 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 C .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不变,但单位体积空气质量减少
    3. (3) “水稻之父”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团队培育的海水稻中硒的含量比普通水稻高7.2倍。这里的“硒”指的是(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4. (4) “上九天揽月”。2020年12月17日,我国的探月卫星“嫦娥五号”携带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球。月球岩石中的长石以钙长石()为主,组成钙长石的几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5. (5) “下五洋采冰”。2020年11月13日,我国的深海潜水器“奋斗者”号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对海底矿藏、可燃冰等资源进行勘测.可燃冰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的化学式
  • 2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1) 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是(填“①”“②”“③”或“④”);铝元素的质子数是,位于第周期。
    2. (2)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硫离子,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填“相同”或“不同”)。
    3. (3)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三、流程题
  • 27. 主要用于电镀行业镀镍,制镍催化剂等,它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Fe杂质)为原料获得。工艺流程和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25℃时)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①Ni能与稀硫酸反应;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沉淀;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会转变成

    名称

    开始沉淀

    6.5

    1.5

    6.9

    完全沉淀

    9.7

    3.7

    8.9

    1. (1) 写出酸浸中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在滤液I中加入6%溶液后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3. (3) 为了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加入调节pH的范围是
    4. (4) 滤液II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有
    5. (5) 后续一系列操作步骤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晶体,再用乙醇洗涤并晾干,晶体用醇洗而不用水洗的原因是
四、实验题
  • 28. 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②
    2. (2) 用A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3. (3) 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选用D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4. (4) 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固体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为发生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氯气,则气体应从图中的(选填a或b)端进入。
五、科学探究题
  • 29.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某小组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和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来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探究I:相同条件下往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以上3个实验的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盐酸、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填“大于”、“等于”、“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 (2)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实验探究II:

    3. (3) ①往装有50mL一定浓度的溶液的烧杯中先,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②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此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在的溶液中呈无色,在的溶液中呈红色。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大家认为猜想三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填实验操作及现象),猜想三错误;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 , 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内,溶液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变红。(填“一定”或“不一定”)

六、计算题
  • 30. 某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实验室一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铜锌合金和稀硫酸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 (1)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 (2) 这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