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11-14 浏览次数:6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情景默写
  • 1. 默写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两小儿辩日》)

    ②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一同荡漾。(鲁迅《好的故事》)

    ③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石灰吟》)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⑤《春日》中朱熹春天郊游时于水边获得耳目一新的欣喜感受的诗句是“”。

二、填空题
  • 2. 请给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肆

    ②不

    ③皱

    ⑤货tān

    ⑥沉yù

    ⑦慷kǎi

    ⑧摔kuǎ

三、选择题
  • 3.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繁忙而紧张的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让同学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B . 到了医院,大家在看到他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C . 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救火队员不幸殉职,他们是为人民赴汤蹈火的守护神。 D . 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 只会于事无益。
  • 4. 下列各项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一定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B . “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 .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 5.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语文课堂是微缩的言语交际场,学生可以学习言语交际的本领与素养。 B . 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C . 能否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前提和保障。 D . 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他们读到的字全都静止不动,不像他们通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顺序移动。”——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格。 B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争辩的焦点是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时距离人远。这则故事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C . 《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都有对比手法的运用,都通过这一手法的使用在反差中凸显主题。 D .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逻辑严密,沿着“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自然资源有限——无法移居其他星球——地球只有一个,应该保护地球”的思路展开,环环相扣,衔接自然,一气呵成。
四、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2)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鲁迅先生的描写,从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五、选择题
  • 8. 下列对《飞向人马座》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飞向人马座》是当代科幻小说作家郑文光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B .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神舟号”宇宙飞船被意外提前启动,以每秒四万公里的速度飞向人马座,后历经千难万险成功返航。 C . 书中还介绍了星云、黑洞、星系等大量的天文学知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增长见识。 D . 小说故事险象环生,扣人心弦,机舱里三个年轻人展现的蓬勃朝气和无畏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名著阅读
  • 9. 阅读《飞向人马座》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就在第三天一大早,激光探测器的屏幕上忽然出现了暴风雨般的斑点。是什么?星团?或者只是一伙流星群?太阳系里面就有不少,太阳系外恒星际空间就没有流星群吗?但是,这些斑点又忽然消失了,电视屏幕上像撕裂一样出现一道很浓很浓的痕迹。

    A看得发呆了。她甚至没有听见宁业中的叫嚷:“就是他们呀!”

    若红飘过来,拉拉A的袖子,指指宁业中。

    “刚才过去的就是号!”宁业中激动得脸色苍白,“和我们斜斜相交叉,差点儿没相撞……”

    选段出自《飞向人马座》第22节《亚光速飞行》,文中A指的是(填人名),选文中空缺处的飞船名称是“号”。他们在飞船内“飘”的原因是

  • 10.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就拿这伙人来说吧,我简直很难想象他们中间有什么人能死里逃生,也没有任何理由指望他们全体生还。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希望是被结伴同行的船只搭救。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我看不出任何一点被搭救的迹象。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有一两个人——就是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作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

    选段对鲁滨逊的刻画主要运用了描写,据选段可以看出他目前的处境和状态是

七、基础知识综合
  • 11.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____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____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

    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____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够____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1. (1) 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尊重     触发     感受    发现 B . 看重     引发     体会    发现 C . 尊重     引发     感受    发掘 D . 看重     触发     体会    发掘
    2. (2) 读了材料一、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 (3)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深受中学生喜爱。学校计划开展“中华经典阅读”大赛,比赛前记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如果记者问你对此次活动的态度,并阐明理由,你会怎样回答?
八、诗歌鉴赏
  • 12. 诗歌鉴赏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不声。

    【注释】①行圃:即指在园子里散步。

    1. (1) 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秋日黄昏图。
    2. (2) “寻到旁边却不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对比阅读
  • 13. 文言文阅读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 , 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 , 曰:“书不可不成诵。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俟:等到。②讽诵:背诵。③强志:记得牢。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我日初出远

      ②其幼时记忆不若人

      马上

    2.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

    3. (3) 甲文中,“两小儿”具有的优点;乙文中,你从司马光身上学到的学习方法有:
十、现代文阅读
  • 14. 下现代文阅读

    鲁迅自传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④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了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九三〇年五月十六日

    1. (1) 文章共写了关于鲁迅先生哪几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提示,概括补充完整。

      ③“我”回国以后的工作简历。

    2. (2) 结合语境,揣摩文中词句。

      第①段“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表达出鲁迅的思想感情,第③自然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第④段“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中“一点”表现了鲁迅

    3. (3) 品析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这样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呢?

      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

  • 15. 现代文阅读

    为你,我说了多少颠三倒四的话

    ①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②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③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④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企图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型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接连不断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

    ⑤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____!”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地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相约都永远先他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惊吓自己,担心你遇到不长眼的车,担心你只顾匆匆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

    ⑥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我多么怕你把学习当成儿戏,我多么怕你成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啊!在大考将至的日子里,你埋头题海,懂事地克扣掉了自己的睡眠。你知道吗?当我说“孩子,睡吧”时,我心里却盼着你回答:“妈妈,我再学会儿。”

    ⑦我说:“衣服嘛,没必要太讲究,能遮羞避寒就可以了。”我又说:“买衣服,别将就,好衣服能带来好心情。”我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可是,当我看到你捡哥哥的旧衣服穿也欢天喜地时,我又忍不住为你委屈起来。当你到异地求学,我嘱你要学会逛服装店,为自己挑几件像样的应季服装。不料,你竟学着我的腔调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

    ⑧我说:“孩子,你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我又说:“还有什么比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更重要的事呢?”我愿意看你远走高飞,不愿意让你始终窝在这座你出生的城市里。但当你独自沐浴了六载欧罗巴的阳光,当你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顶博士帽,我却频频梦见你回归,在梦里,我清清楚楚地听见你说:“妈妈,我已厌倦漂泊。”我也清清楚楚地听见自己说:“孩子,回来吧,回来了我带你去吃火锅!”

    ⑨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赶走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选文有改动)

    1. (1) 题目“为你,我说了多少颠三倒四的话”中的“颠三倒四”的意思是(请用文中词语回答)。
    2. (2) 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⑤段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
    3. (3) 第⑧段中作者连用两个“清清楚楚”有什么作用?
    4. (4) 探究文中“儿子”的形象特点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十一、作文
  • 16. 按要求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弥散着鞭炮带来的烟火气,八儿家的腊八粥升腾起缕缕诱人的香气,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尽思念的苦涩,孟郊在《游子吟》中道出母爱的甜蜜……人生百味,学会细品,方得成长。

    请以“难忘那种滋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⒈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⒉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⒊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⒋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