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据语境填上合适的词语(词语不能重复)。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抛下所有思想上的 ,在海上航行。早上从小城的 出发,欣赏海上日出;有时,坐在船头,观看 飞翔;有时,与风浪搏斗,坚强意志;累了,躺在甲板,仰望星空,放开 歌唱。

  •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ān jiàn) 

    (xià hè) 

    (báo bó) 

    (pō bó) 

  • 3. 画出每组中书写有误的词语。

    ①蚂蚱 欺负 呐喊 遵重 

    ②由衷 瞎闹 船仓 相貌 

    ③卷恋 参谋 私自 耻笑 

    ④颤抖 引荐 吆喝 扭扣 

  • 4. 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只填序号)。

    ①情不自 

    ②手 眼快

    ③出 划策

    然起敬

    横交错

    ⑥摩拳擦 

    早上,语文老师宣布下周将开展“诗词大会”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 、欢呼雀跃。对于“诗词大会”的比赛形式,同学们还纷纷 

  • 5.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60岁的爷爷到了古稀之年,该好好地享福了。13岁的我正值豆蔻年华,是求学的黄金年龄,展望未来,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充满了信心。

  • 6. 根据以下情景,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比赛后双方的具体表现。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拔河比赛结束!五一班最终战胜了五二班,取得了决赛的胜利。只见五一班的队员们 。而五二班的队员们坐在地上 

  • 7. 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古代有许多充满灵气的孩子。有“,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稚子”;有“童孙未解供耕织,”的“童孙”;有“牧童归去横牛背,”的“牧童”;也有应声说出“未闻孔雀是 ”的“杨氏之子”。父母常常会引用《左传》中的“”来教育孩子不能做坏事;引用《论语》中的“”来教育孩子要当君子,不当小人。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材料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纪实》中提到,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参与伟大复兴进程和共享伟大成果贡献了力量。十年来,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

    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

    2.67%。

    【材料二】某学校关于学生写字的调查。

    题目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你是否认为写好汉字十分必要?

    A.十分必要

    357

    83%

    B.可以写好,也可以不写好

    41

    9.53%

    C.没有必要

    11

    2.56%

    D.不知道

    13

    3.02%

    你认为写好汉字有什么用?(多选)

    A.没什么用

    8

    1.9%

    B.可以提高考试成绩

    319

    74.19%

    C.可以得到他人的赞扬

    215

    50%

    D.可以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23

    51.86%

    E.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

    64

    14.88%

    F.作为中国人该具备的技能

    219

    50.93%

    1. (1) 根据材料,判断下面说法。

      ①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很迅速。 

      ②全国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了

      2.67%。 

      ③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写好汉字十分必要。 

      ④超过一半同学不认同通过写好汉字能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 (2) 小明认为当今网络信息时代,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汉字写不好无所谓,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用两三句话对他进行劝说。
  • 9. 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母爱是一根针

    ①打记事起,母亲留存在我记忆里最多的画面就是这般:一人、一针、一线、一个要缝补的物件和大床的一角。坐在床角的她,低着头、垂着眸,额前的碎发垂落下来,随着她那如在作画般的手和如画笔的针与线在空中一撇、一扬……这画面的构图既不像梵高的那般惊艳,也不像莫奈的那般协调,却用它朴素而隐忍的美,渲染了我的时光。

    ②母爱是一根针,一根充满了耐心与细腻的针。母亲总喜欢亲手为我做些什么,我孩童时期的小肚兜、小毛衣、小鞋子……凡是能自己动手做的,她从来都是身体力行,用手中的一针一线密密地缝织出来。她说喜欢为我缝东西、做东西,说自个儿做的最舒服放心,见我穿上也很有成就感。那天翻整旧物,一面小小的口水巾被我从柜底扒拉了出来,时隔十几年,它依然如记忆中那般柔软舒服,那只绣得有点像小狗的兔子滑稽地趴在口水巾的正面。我看着这个不太成形的兔子,又想到母亲现在绣得栩栩如生的兔子,突然意识到,原来她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可以把兔子绣得很好的超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略显笨拙的年轻姑娘,却也是一个为了孩子、心甘情愿用自己的耐心练就一双巧手的母亲。当我与十几年前的兔子“亲密接触”时,母亲细腻的温柔就如电流一般流入我的身体,与血液融合,抵达心脏。

    ③母爱是一根针,一根充满了刚强与坚毅的针。从小我就特别崇拜母亲,因为再尖锐的针在她手中都能像被驯服的猛兽一样乖巧听话,中指上载的顶针是她的铠甲,既能在关键时刻出力,又能做手指坚实的盾牌。母亲像战场上熟练的射手一样,手臂在空中摆动、出击,精准地刺向目标,左一针、右一针,一穿、一引,原本分离的两片布便巧妙地合在一起。儿时的我常对此拍手叫好,也常常会学着母亲,拿来一个顶针戴在手上臭美,好像戴上了一枚沉甸甸亮晶晶的“戒指”。

    ④直到一次,我在母亲旁边看她为我缝补布娃娃,突然,只听得母亲一声“哎吆——”,我低头一瞧,她左手的中指上霎时间便泛出了血——母亲竟然一针扎在了自己的手上。我紧张地上前想要帮她止血,但她却默不作声地把手放在嘴里吮了两下,抬头笑着对我说没事,又低头缝补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想来也不是第一次被扎了。我这才意识到,母亲的技术并未熟练到不被针扎到,她不过是用勇敢与刚毅默默地扛下了这一切。

    ⑤母爱是一根针,一根带着“脾气”的针。那日,我与母亲发生了争执,总是会帮我把自行车从储藏室推出来的她气冲冲地甩门而出:“你自己推车吧!我不管了!”我也很生气,没有回应她,只是在心里暗自发狠:自己推就自己推!当我气鼓鼓地跑到楼下后,却发现我的自行车还似往常那般停在了储藏室外。一瞬间,泪花从心底涌向眼底,浇灭了我满腔的怒火。母亲的“脾气”就像一根小针,或许在某些时候它会狠狠地朝你扎过来,但针尖却只会轻轻地落下,根本舍不得把你扎出血。

    ⑥下雨了,我望向天空,看着那像牛毛、像花针的雨滴密密地斜织下来,它们轻轻地打在我的脸上,有一丝刺痛,但更多的却是温柔。我扭头,奔向正在床角边做针线活儿的母亲,在一旁默默看着、默默想着:待你年华渐渐逝去,银丝悄然丛生,手中的针无力将布匹穿透时,我,愿做你最坚实的顶针。

    (选自《人民周刊》2021年第12期刘怡漩)

    1. (1) 文章围绕“母爱是一根针”,具体写了母爱是一根 针,一根 针,一根 针。
    2. (2) 作者的母亲用自己手中的一针一线,为孩子缝制了身上穿的衣服,让人想起孟郊的诗句:“”。
    3. (3) 对第②自然段的画横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 . 母亲绣得不是很好 B . 母亲一直都绣得很好 C . 母亲不怕疼痛 D . 母亲经历了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
    4. (4) 第③自然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是 ____,表现了母亲技艺熟练。(    )
      A . 语言描写 B . 神态描写 C . 动作描写 D . 心理描写
    5. (5) 第④自然段选取了典型的事例,是为了突出表达(    )
      A . 母亲的刚强和坚毅 B . 母亲技艺熟练 C . 母亲对“我”的爱 D . 母亲技术不熟练
    6. (6) 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母亲的技术越来越熟练 B . “我”很爱母亲 C . 母亲对“我”很严厉 D . 母亲很爱“我”
    7. (7) 第⑥自然段中“我,愿做你最坚实的顶针。”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生活中你愿意当母亲的什么?为什么呢?
三、习作(30分)
  • 10. 习作

    题目:那一次,我           

    要求:先补充题目,可以填“生气”“激动”“伤心”等。想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把这件事写下来。具体写写自己的表现,反映自己的内心,注意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附加题
  • 11. 用直线把题目、作者、诗文连起来。

    《画眉鸟》

    王驾

    若有人知春去处

    铁马冰河入梦来

    《忆秦娥》

    李白

    夜阑卧听风吹雨

    咸阳古道音尘绝

    《春晴》

    欧阳修

    乐游原上清秋节

    唤取归来同住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始知锁向金笼听

    雨后全无叶底花

    《消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雨前初见花间蕊

    不及林间自在啼

  • 12. 结合《快乐读书吧》阅读实践活动,补充填写表。

    你一定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请根据下列特点描写,写出相对应人物名字。

     

    特点描写

    人物名字

    1

    仁德的,爱民如子的,特别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刘备

    2

    莽撞的,粗中有细的,嗓门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3

    体弱的,心地善良的,多愁善感的,葬花是动情的

    4

    懒惰的,体型肥大的,爱占便宜的,西瓜是偷吃的

    5

    正直的,武艺高强的,大碗喝酒的,打虎是徒手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