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4* 三顾茅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幸(jiǎo) 立(gǒng)    半(shǎng)    倾(tuí) B . (chǎng)     存(xù)    贱(bǐ)        末(zhòu) C . (huì)    立(shì)        造(nì)        疏(lǎn) D . 巾(lún)    愧(nǎn)    红(yān)    金(bó)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力度。 B .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 C .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 迎宾展示机器人是一款工作于室内环境,用于迎宾、讲解、接待、引领工作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
  • 3.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太原人。 B . 罗贯中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C . 《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D . 相传罗贯中是施耐庵的老师。
  • 4.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欲伸大义于天下。        译文: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B . 挟天子以令诸侯。        译文: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 C . 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译文:可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 D . 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译文:这是懈怠的天拿来资助将军的。
  • 5. 从分句间语义关系看,下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②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③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④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二、填空题
  • 6. 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成语。
    1. (1) 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现在忽然一下子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2. (2)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想寻求贤才,如同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
    3. (3) 达·芬奇这个名字500多年来,最初是因为他是绘画大师,到19世纪是因为他是建筑师、科学家、发明家。(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4. (4) 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热情地犒劳他们。(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指百姓欢迎犒劳军队。)
  • 7. 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号人,该小说以为主线来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三、名著导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撤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的,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

    1. (1)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 (2) 选文中哪些细节能表现出司马懿被诸葛亮吓破了胆?
    3. (3) 选文用大量笔墨描写司马懿的惊恐,对于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四、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1. (1) 文中的“玄德”指的是,“关、张”分别指的是,第2段中画线句子隐含一个成语,即“”。
    2. (2) 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性格特点?
    3. (3) 其实曹操心中对天下英雄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4. (4) 当曹操指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时,玄德有何反应?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