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

更新时间:2023-09-27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 1. 如图为某同学在课堂上做实验时的情景。下列对于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 当时教室内温度约为 B . 瓶内汽水所受重力约为 C . 该同学的身高约为 D . 教室内的气压约为
  • 2.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 盐水对鸡蛋的浮力 B . 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C .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D . 马对车的拉力
  • 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 . 物体不接触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C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 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是受力物体
  • 4.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图钉帽面积大 B . 挂车装多个车轮 C . 给自行车轴上机油 D . 切蛋器钢丝很细
  • 5.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将此装置顶部开一个小洞,水银会向上喷出 B .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C . 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水银面会上升 D . 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 6.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如图是滑雪运动员身着滑雪装备从山上加速滑下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加速下滑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B . 运动员穿上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 . 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了功 D . 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7. 小明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水的密度用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则本实验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B . 若石块未完全浸没水中,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C . 丙实验中石块浸没后,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D . 由甲和丙实验可知,小石块的密度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 8.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轻质滑轮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的物体以的速度向左匀速行驶 , 所用拉力为 ,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则( )

    A .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B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C .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D . 内物体所受拉力所做的功为
  • 9. 下列实际应用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盘山公路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B . 三峡船闸使船顺利通过三峡大坝连通器原理 C . 热气球升空利用大气压强 D . 潜水艇的浮沉改变浮力
  • 10. 如图所示,装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个相同的柱形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质量相等的两块橡皮泥分别捏成实心球状和碗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沉底,漂浮乙杯水面位置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强相等 B . 受到的浮力大于受到的浮力 C . 甲杯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 . 在乙杯中取少量的水全部放入中,仍漂浮,乙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7.0分)
  • 11.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比赛时在鼓声的号令下,船员用船桨整齐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向前行驶,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并排前进的龙舟不能离得太近,这是因为两龙舟间水流速越大,压强越 ,容易相撞。

  • 12.  4月5日,在第十一届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全球总决赛中,中国郑宇伯以21比15的比分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比赛瞬间,白球撞击黄球,静止的黄球运动了,说明力可以 ;白球撞击不同的位置,黄球的运动轨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 13.  小明悬挂宣传画时,用自制的重垂线来检查是否挂正时,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的特点。若按如图所示把画固定,画受到了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14.  如图所示,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前面突然出现一条可爱的小狗,司机立即进行急刹车,轮胎在地面上留下一道痕迹后汽车停下,这是通过 的方法增大了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的;同时站在车上的乘客身体上部会向前倾,这是因为 填“乘客身体上部”、“汽车”或“乘客的脚”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15.  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满载排水量为 , 满载时吃水深度为。则“深海一号”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  , 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当“深海一号”从渤海驶入长江,船身将 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 16.  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如图为卫星轨道运行示意图。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势能 ,速度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  如图甲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的一种捣谷用的春,“横木穿插锤头,砸嘴为铁,足踏其末而春之”,使用时春属于 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图乙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试弓定力”时的情景。弓挂上重物后会发生形变, 增加;使弓弦发生形变的力是 填“弓受到的重力”或“钩对弓弦的拉力”或“弓弦对弓的拉力”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 21.  观看冬奥会冰壶比赛时,小明发现运动员穿的两只鞋鞋底材质的不同,一个是较光滑的塑料,一个是较粗糙的橡胶如图甲。小明认为:比赛时运动员两个鞋底摩擦力不同,于他找来木块,橡胶垫和塑料垫,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 (1) 如图乙:把橡胶垫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木块放在橡胶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 运动,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目的是使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摩擦力。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2) 如图丙:把塑料垫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木块的塑料面上,重复刚才的实验,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到初步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明查资料可知,冰壶比赛时,运动员一只鞋是蹬冰鞋,另一只鞋是滑行鞋。结合实验结论,可知塑料底的鞋是用来 填“蹬冰”或“滑行”的。
    4. (4) 图丙中:当增大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填“变大”、“减小”或“不变”
  • 22.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时让同一钢球从同一斜面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

    1. (1) 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序号:钢球碰木块前钢球碰木块后木块的动能的动能,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的。
    2. (2)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质量一定时,物体的 。
    3. (3) 小明选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是为了探究 。
    4. (4) 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 , 则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3.  校工师傅用剪刀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如图甲 , 往往把树枝夹在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用力,轻松将粗树枝剪断。小明想:为什么这样使用,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他利用杠杆、支架、钩码每个重、弹簧测力计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该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
    2. (2) 小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在右侧挂4个钩码如图丙 ,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改变左侧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1

      2

      20

      4

      10

      2

      2

      15

      2

      15

      3

      2

      10

      1

      20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杠杆平衡需要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

    3. (3) 图丙中,若将左右两侧各减去一个钩码,杠杆 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然水平平衡”
    4. (4)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如图丁 ,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保持水平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当阻力一定且杠杆平衡时, ,动力越小。所以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像校工师傅那样使用剪刀会更省力。
  • 24.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在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距容器底为 , 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会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 , 且:。实验步骤如下:

    1. (1) 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不同深度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 有关。
    2. (2) 将容器中的水全部取出,在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会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出如图乙 , 则容器 填“左”或“右”侧是盐水,说明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 填“大”或“小” , 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 (3) 实验完成后,小明想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在装水的一侧再次加水,直到橡皮膜 填“发生”或“不发生”形变。

      用刻度尺测出水面距容器底的深度为 , 盐水面距容器底的深度为

      盐水密度表达式为 。两侧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填“”、“”或“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 25.  如图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时的情境。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请回答:

    1. (1) 抬巨木的横杆是费力杠杆还是省力杠杆?
    2. (2) 在巨木下面垫上圆木有什么作用?
    3. (3) 支架下端垫的面积很大的石块有什么作用?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26.  如图是工人用滑轮组提升货物时的情景。工人用的拉力匀速提升重的货物,绳子自由端在内匀速下降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 (1) 滑轮组对货物做功的功率。
    2. (2) 提升货物时机械效率。
    3. (3) 若用此装置将货物提升相同高度,工人要做多少功。
  • 27.  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首飞。某次试飞时,飞机蓄满水后总质量为 , 静止在陆地水平跑道上,对跑道的压强为。若飞机蓄满水后在水面上以的速度沿直线匀速滑行时,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求:

    1. (1) 飞机蓄满水静止在水平跑道上,与跑道的接触面积;
    2. (2) 飞机蓄满水在水面上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3. (3) 飞机蓄满水在水面沿直线匀速滑行时,飞机所受的阻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