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诗词五...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lí)           上(sài)                       车马(xuān) B . 火(fēng)       梦(hún)                       不胜(zān) C . 声(jiǎo)        脂(yān)                        铁未(xiāo) D . (jǐ)            有(màn)                       日暮(cuō)
  • 2. 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C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已忘言(分辨) B . 磨洗认前朝(将要) C . 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 D . 欲不胜簪(简直)
  • 4.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5.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D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6. 下面各项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 九万里风鹏正举。
  • 7. 下列句子大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是谁呢?) B . 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C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D . 甲光向日金鳞开(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 8. (2022八上·广州期末) 《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以及空有才华却倍感苦闷的句子是(  )
    A .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B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C .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 9. 下面是涉及本单元课文的文学常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B .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篇寓言故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 .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 . 《春望》的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 10.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国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 B .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人称“杜少陵”“杜工部”,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 .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 D .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二、阅读理解
  • 11. (2022八上·勃利期末)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 12.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怨王孙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幕、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蓣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1. (1) 本词描写了水波浩渺、等景象,构成了一幅深秋美景图。
    2. (2) 词中一“亲”一“恨”有何妙处?请加以赏析。
  • 1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定林所居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

    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1. (1)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2. (2) 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结合原文做具体分析。
  •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①。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②。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帘招:指酒旗。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 (1) 上阕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
    2. (2) “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
    3. (3) 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
  • 1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明发房溪(其一)

    [宋]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遗低枝拂面来。

    1. (1) 诗歌用疑问表现梅花的特点,最后一句“拂”以拟人手法表现梅花希望自己
    2. (2) 下面哪首诗歌与《明发房溪》(其一)表达的情感更接近?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16. 【鉴赏练习】

    赤 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请概述本首诗词主题。

  • 17. “以小见大”是《赤壁》这首诗主要的写作特点,诗中是如何具体表现出来的?
  • 18. 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①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 (1) 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诗。
    2. (2) 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也有可能
三、综合运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