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战友邱...

更新时间:2023-08-10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读拼音写词语。

    kòng zhì

    sōu suǒ

    jǐng jiè

    màn yán

  • 2. 下列词语中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bǎo)    咳(sù) B . 腿(juǎn)    延(màn) C . (yòu)    衣(mián) D . 伏(qián)    隐(bì)
  • 3. 先组词,然后造句。
    1. (1) 蔓

    2. (2) 呻

    3. (3) 锋

  • 4.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烟幕弹    一山沟     一烈火

    钟头     一呻吟     一战友

    枯黄的     温暖的     轻微的

    不时地     痛快地

  •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改为陈述句)
    2. (2) 我心里像刀绞一般 , 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①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来概括。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②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当,我心里像刀绞一般。

  • 6.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先后顺序连成一段话。把序号填在横线上里。

    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 7. 理思路,文意自明。

    “我的心紧缩着,……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段话写出了“我”看到战友被时极度痛苦的描写,既心疼爱战友烈火烧身的痛苦,又担心战友忍耐不住会跳起来或叫起来暴露潜伏,所有心里非常难过。

二、语段阅读
  • 8. 课内片段阅读。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 (1) “我的心紧缩着”这句话写出了“我”的紧张,写出了“我"为而焦急,为而担心的心情。
    2. (2) “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这是对“我”的描写,体现了
    3. (3) 作者说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后又说是“伟大的战士”,对此理解错误的是______。(   )
      A . 称其为“年轻的战士”,是因为邱少云还没有经过长期严峻的革命战斗的锻炼。 B . 称其为“伟大的战士”,是因为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C . 正因为邱少云的“年轻”,才更加突显其“伟大”。 D . 因为“年轻”,所以没有经验,表明这个“伟大的战士”也是有缺点的。
三、现代文阅读
  • 9. 现代文阅读。

    卖蚯蚓的人

        我每天到玉渊潭散步。玉渊潭有很多钓鱼的人。钓鱼旺季常可以碰见一个卖蚯蚓的人。

        他慢慢踏着一辆旧自行车,有时扶着车慢慢走。走一截,扬声吆唤:蚯蚓来——

        有的钓鱼的就从水边走上堤岸,向他买。来买的掏出一毛钱,他就从一个原来装油漆的小铁桶里,用手抓出三十来条,放在一块旧报纸里,交过去。有人只买五分钱的,也有人要求再添几条。

        “添几条就添几条,一个这东西!”蚯蚓这东西,泥里咕叽,原也难一条一条数得清,用北京话说,“大概其”就得了。

        这人长得很敦实,五短身材,腹背都很宽厚,看起来是不会头疼脑热、感冒伤风的。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褪了色,而且带着泥渍,但都还整齐。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只有他剃了头,刮了脸,才看到本来的肤色、新剃的头皮雪白,下边一张红脸,看起来就像一件旧铜器在盐酸水里刷洗一通,刚刚拿出来一样。

        天天见面,熟了,我们碰到了总要点点头,招呼招呼,寒暄两句。有时他在钓鱼人多的岸上把车子停下来,我们就说会子话。我问他一天能卖多少钱。

        “一毛钱三十条,能卖多少!块数来钱,两块,闹好了能卖四块钱。”

        “不少!”

        “凑合吧。”

        “您一直就卖蚯蚓”

        “不是!我原来在建筑工地上当壮工。退休了。退休金四十几块,不够花的。”我算了算,连退休金加卖蚯蚓的钱,有百十块钱,断定他一定爱喝两盅。我把手圈成一个酒杯形,问:“喝两盅”

        “不喝。烟酒不动!”

          那他一个月的钱一个人花不完,大概还会贴补儿女一点。

        “我原先也不是卖蚯蚓的。我是挖药材的。后来药材公司不收购,才改了干这个。”他指给我看,“这是益母草,这是车前草,这是红苋草,这是地黄……这玉渊潭到处是钱!”

        “您怎么会认药材的是家传是学的”

        “不是家传。有个街坊,他挖药材,我跟着他,用用心,就学会了。这北京城,饿不死人,你只要肯动弹,肯学!”

        “槐米?”我不知道槐米是什么,真是孤陋寡闻

        “就是没有开开的槐花骨朵,才米粒大。晒一季槐米能闹个百儿八十的。这东西外国要,不知道是干什么用,听说是酿酒。不过得会晒晒好了,碧绿的!晒不好,只好倒进垃圾堆——蚯蚓!——蚯蚓来!”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大概其:

      ②孤陋寡闻:

    2. (2) 选文主要通过描写刻画人物,第⑤段则采用了描写来刻画人物。
    3. (3) 选文中“我”与卖蚯蚓的人聊到卖、当、挖、晒
    4. (4) 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只看到风、太阳和尘土。

    5. (5) 你喜欢文中那位卖蚯蚓的人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看法及理由。
    6. (6) 从文章中,你一定能感觉到作者汪曾祺对社会普通劳动者的。汪老虽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他的文学和人格,将永远散发着魅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