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同...

更新时间:2023-08-16 浏览次数: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strong>
  • 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三十年的结晶,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该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趣味盎然。 B . 《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写的,该文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抒发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 C . 消息是迅速、详细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D . 教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智慧,一支粉笔写春秋。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快乐!”这句话符合语境,表达得体。
  •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二则》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吴均、陶弘景,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C .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 . 《水经注》作者是北魏郦道元,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凄异  引:延长(郦道元《三峡》) B . 晓雾将  歇:消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 . 互相邈  轩:远(是均《与朱元思书》) D .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起(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4.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对比阅读</strong>
  • 5. 比较阅读语段一和语段二,完成小题。

    【语段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段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晓雾将  歇:消散 B . 夕日欲  颓:坠落 C . 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参与 D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阅读语段二,结合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4. (4) 语段一和语段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三、课内阅读</strong>
  • 6.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下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 B . 至承天寺             遂:于是,就 C . 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 D .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2. (2)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 (3)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 .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只有以闲适的心情才能发现美的审美经验。 D . 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四、综合性学习</strong>
  • 7. 你们班学了《记承天寺夜游》后,决定开展一次“‘踩’访苏轼的足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连线苏轼】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都与苏轼有关系。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最熟悉的两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①赤壁  ②永州  ③承天寺

      ④黄楼  ⑤杭州西湖

      示例:承天寺——苏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2) 【拟写广告】承天寺入围“文化名人苏轼十大旅游名片”的候选名单,请你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游客。
    3. (3) 【巧联妙对】有人根据本文意蕴,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已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