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30.0分)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  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 3. (2017九上·东莞开学考) 迟浩田上将在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首映式上说:“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没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60年的和平。” 新中国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

    A . 打败日本法西斯 B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 .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D . 反抗苏联的霸权主义
  • 4. (2020·东营)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    )
    A . 农轻重比例协调 B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 . 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 .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 5.  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6.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其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地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 “大跃进” B .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 手工业合作化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当时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使之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
    A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二大
  • 8.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首词追思了一位艰苦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他是(  )
    A . 王进喜 B . 时传样 C . 雷锋 D . 焦裕禄
  • 9. (2022八下·浑南期末)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述四个历史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A . 对内改革 B . 对外开放 C . 四个全面 D . 制度建设
  • 10.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

    是 (  )

    A .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11.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对其阐述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 国家富强 B . 民族振兴 C . 人民幸福 D . 科技强军
  • 12.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如期举办,北京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既主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主要得益于(  )
    A . 国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 B . 北京地处沿海的区域优势 C . 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D . 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 13.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西部大开发 

    ④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 . “一国两制” B . 国共合作 C . 和平共处 D . 统一战线
  • 15.  2022年8月,美国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引发台海危机。对于台湾问题,我们提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由此可见,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 . 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 . 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 16.  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了下水仪式,令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那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 . “辽宁舰” B . “厦门舰” C . “武昌舰” D . “广州舰”
  • 17.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  )
    A .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求同存异”方针 D . 全方位外交的方针
  • 18.  如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民族团结 B . 祖国统一 C . 外交成就 D . 科技成就
  • 19.  如图为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中选定的官方任务标识。此次活动共征集了1500多件作品,体现了广大民众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热情,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史,杨利伟做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其乘坐的载人飞船是(  ) 

    A . 神舟一号飞船 B . 神舟三号飞船 C . 神舟五号飞船 D . 神舟六号飞船
  • 20.  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②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③“低碳”和“原生态”生活成为时尚 

    ④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 21.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国尽忠,为民谋福,倾其一生传承着中华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忠诚热血】 

    材料一:长津湖、铁原、上甘岭……每一次震惊世界的胜利奇迹,都是志愿军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197653名中华儿女英勇献身。志愿军用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气概,……迫使对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钢铁的军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 

    ——摘编自《正义之战书写英雄史诗——抗美援朝精神述评》

    【时代榜样】 

    材料二(如图): 

    【为民谋福】 

    材料三:我做过一个梦,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摘编自袁隆平《中国梦•我的中国梦》

    材料四: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她的团队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一生倾情青蒿素》

    1. (1)  依据材料一,举出一例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 
    2. (2)  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谁?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3)  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国际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她”是谁?
  • 22.  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阅读以下材料,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如图):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感悟历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 (2)  依据图三、图四回答,到1956年底,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 
    4.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问题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5. (5)  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23.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实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庄严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站起来】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富起来】 

    材料二: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强起来】 

    材料三: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盛典?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有何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使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请用一句话评价材料二中的“伟人”。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教材,分析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