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12-26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在日记中记载,”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下列史实与其日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通过《共同纲领》 C . 举行开国大典 D . 解放牌汽车诞生
  • 2.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生签字 ……,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据此可知,抗美援朝战争(  )
    A .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B . 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C . 捍卫了新生的政权 D . 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 3. 漫画能够生动地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右面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 彻底消除了小农经济带来的弊端 B . 实现了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 . 农民走上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D . 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4. 1954年7月,初教-5型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人了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下列与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关的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导弹部队的组建 C . ”大跃进”运动 D . 抗美援朝战争
  • 5. 下表是1954年3月至9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征求意见数统计表,这说明该宪法的制定(  )                                                                                                                                                  

    征求意见对象

    参与讨论人数

    修改意见条数

    全国政协委员

    500多人

    3900多条

    各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人民解放军

    8000多人

    5900多条

    全民

    1.5亿人

    118万多条

    A . 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B . 坚持了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C . 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D . 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 6.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下列史实与材料所述有关的是(  )
    A . 农业合作化 B . ”文化大革命” C . 总路线的提出 D . 赎买政策
  • 7.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所示丙点到丁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引 B .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党和政府调整国民经济 D . ”两个凡是”方针的影响
  • 8.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英雄的贡献。下列人物彰显的时代精神是(  )

    A .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B . 坚持真理,勇于探索 C . 廉洁奉公,坦荡无私 D . 不怕牺牲,同仇敌忾
  • 9.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一次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另一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催化剂。材料中的”两次思想交锋”分别是指(  )
    A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 B . 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 . 邓小平南方谈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立 D .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
  • 10.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这一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人全球贸易体系,这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这一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世界贸易组织 C . 亚太经合组织 D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11.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点是(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梦

    A .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 . 是近代革命的集中体现 C . 推动政治制度的伟大创新 D .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
  • 12. 2023年3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行访问大陆,除了返乡祭祖、重温历史之外,还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造访了三所大陆高校,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流,畅谈学习生活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的一大亮点。由此可见,马英九此行(  )
    A . 推动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 B . 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 . 打破了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 D . 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 13. 八年级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下面一组历史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 . 神舟系列,遨游太空 C . 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D .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 14. 《世界歌唱你的梦》唱道:”你把禾下乘凉梦献给未来,你是天空最亮星辰……稻浪回响一首歌,世界歌唱你的梦。”这首歌赞颂的人物被称为(  )
    A . ”党的好干部” B . ”疟疾的终结者” C . ”杂交水稻之父” D . ”太空行走第一人”
  • 15. 赶集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赶集方式的变化说明了(  )

    A . 科技进步助推消费方式更新 B . 国家重视百姓生活质量的改善 C . 城乡生活差距已彻底消除 D . 城镇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二、辨析改错(12分)
  • 16.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卡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 [     ]1951年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 (2) [     ]”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和新藏铁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3. (3) [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西部大开发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 (4) [     ]1995年,江泽民同志针对两岸 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共27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 案,这次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改革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

    ——摘编自[美]费正清等《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 1965年》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 (1) 材料一中的”经济改革方案”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土地所有制有着怎样的影响?如何理解”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始于哪一会议,并简述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含义。
    3. (3) 展望未来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我们从上述材料中能够获的哪些有益的启示?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摘编自《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与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在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这一理论在香港和澳门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1. (1) 材料一中的”人民政协制度”诞生于哪一会议?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诞生的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理论的提出者是谁?该理论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 19. 材料一:

    时间

    成就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①

    1955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②的方针

    1971年

    中国成功恢复在③

    1972年

    美国总统④访问中国。中美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80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2020年

    习近平主席以”云会议”方式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会晤、通话87次,出席22场重要双多边活动

    材料二: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的机遇,不是任何人的威胁。

    1. (1)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将材料一表中横线处内容填写完整。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取得材料一表格所列系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4. (4) 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为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