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情景默写
  • 1. 经典诗文默写。
    1. (1) 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
    2. (2) 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3. (3)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4. (4)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5. (5)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 (6) ,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7. (7) 有一种感情叫心系祖国。《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突出战争漫长和残酷的句子是:
    8. (8) 《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因远离了世俗的娱乐和繁琐的公务,而感到无比喜悦的句子是:
二、基础知识综合
  • 2.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儿时起,母亲就一直教导我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她让我们学习诗人闻一多,为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目不窥园,兀穷年,沥尽心血;她让我们学习最普通的梨花姑娘,在陡峭的山林间照管一间竹泥墙的小屋,帮助陌生人;她让我们学习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在写作的各个方面都力求完美,以身zuò则;她让我们学习斯科特一行人,在同è运的搏斗中,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1. (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为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目不窥园,兀(A.pài B.wù)穷年,沥尽心血。( )

      ②在陡峭山林间照管一间竹(A.miè B.mào)泥墙的小屋。( )

    2.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以身zuò则  è

三、名著阅读
  • 3.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海底两万里》画的一幅思维导图。请你为图中的①②③处分别补充一条合适的内容,写下面对应的横线上。

四、基础知识综合
  •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____要在物质上强,____要在精神上强。②共筑民族复兴中国梦,需要用正能量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③“五个一百”让正能量持续充盈网络空间,将中国故事讲得更好、传得更广,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推动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强推动力。

    1. (1) 请在第①句中的横线外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2. (2) 语段中加点的“暖人心”“讲得更好”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分别属于短语、短语。
    3. (3) 第③句画线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综合性学习
  • 5. 语文学习,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七年级(1)班开展“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设计活动】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活动环节设计。

      活动:正眼看招牌

      环节一: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条街道;

      环节二:

      环节三:分享交流,评选“最美招牌”。

    2. (2) 【解读店名】王明的爸爸开了一间“晓荷书屋”,请用简洁的文字就此店名的内容和寓意做出解释说明。
    3. (3) 【趣谈看法】请你结合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店铺招牌,谈谈你对“生活处处皆语文”这一现象的看法。(120字左右)
    4. (4) 【书写汉字】请将“语”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②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材料二】

    ①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②对于王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材料三】

    ①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②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③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④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材料四】

    ①“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和普通高中每周都要安排1课时专门的书法课。 B .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 . 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练字了。 D . 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2. (2) 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说说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3. (3) 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两个建议。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爷

    陈海强

    ①曹爷,这称呼,听起来颇有些江湖的风声鹤唳味儿。

    ②其实不然,曹爷只是孤老头一个,没有儿女。村里的男女老少,甚至不少比曹爷年岁大些的,都称呼他曹爷。

    ③我们村庄并不大,但是村里的大道小路、水沟小塘,甚至犄角旮旯,那可不是一般的干净。

    ④这可都是曹爷的功劳。

    ⑤以前,村庄卫生状况极差。村里又没有保洁人员,村民们能够自扫门前雪都不错了,公共卫生自然没人去管。

    ⑥曹爷因为年岁已高,就从外地打工回村,义务地开始了村里的卫生工作。在村民的印象中,似乎每天从天蒙蒙亮开始,直到日落西山,曹爷便是一把扫帚、一只粪箕、一根火钳,拖着略有些佝偻的身子,游走在村庄每一条小径,或扫地,或捡拾,甚至连一片黄叶都不放过。

    ⑦如此,村民们尊称一声曹爷,确实发自肺腑。

    ⑧村民们对曹爷的敬重,也不单就体现在称呼上。每年大年初二,曹爷总是早早地起身扫地。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家家户户都兴放炮,满地的红色,倒也平添了几分喜庆。初一是不用扫的,那是财气,自然不能随便就扫了。初二,曹爷可就有得忙乎了,虽然也有自觉的,将自家门口的鞭炮屑归置归置,但多数人家却是没这好习惯。曹爷便一路扫过去,每扫到一家门前,这家主人便会出门来,给曹爷拱手拜年,顺带给曹爷一个红包,少则五块,多则五十,偶尔包个百元大钞也是有的,算起来千儿八百的。曹爷吃五保,吃饭穿衣的,也就管饱管暖,这些钱不是个小数目。

    ⑨现如今,上头对农村环境卫生也抓得紧了,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每个村都准备聘请保洁员。这保洁员虽说属于公益性岗位,但每月也有个几百。为公平起见,村干部组织大家投票。其实投都不用投,曹爷得票数自然碾压。村干部为难了,文件上白纸黑字的,聘请的保洁员年龄不得超过五十五,而曹爷已是73,报上去肯定通不过。村干部就去请示乡长,乡长也无可奈何。只得让村里另选,可选出来的还是曹爷。村干部也没办法,只得定了一个符合条件的往上报。

    ⑩聘请的保洁员叫曹昆,虽说也是个勤快人,但比起曹爷来,差远了。开始还好,毕竟有曹爷打下的基础,可时间一久,差距就出来了。

    ⑪曹爷在家歇了些日子,整天晒太阳扯闲天的,无聊得紧。看到村里的卫生越来越差,终于忍不住了 , 又是一把扫帚、一只粪箕、一根火钳、拖着略有些佝偻的身子,跟在曹昆后头,游走在村庄每一条小径,或扫地,或捡拾,甚至连一片黄叶都不放过。

    ⑫有人见了说,曹爷,人家曹昆扫地有钱,你一个子儿都没有,何苦呢!曹爷眼睛一瞪说,就知道钱钱钱的,政府给我养老,要那么多钱干啥?

    ⑬这样,原本村里就一个保洁,现在两个了,卫生那是越发地干净了,从村头走到村尾,要能找到丁点垃圾都算你赢。搞得每次乡里组织的卫生评比。其他村都只能争第二名。因此经常有人来学习参观取经,络绎不绝的。

    ⑭渐渐地,曹爷的名气渐渐大了越来,甚至连县长都知道了,跑来村里拜会曹爷。这拜会两字,可是县长当着曹爷的面说的。县长还当场决定,聘请曹爷为村里的编外保洁,每月工资五百,钱由县里出。曹爷忙不迭地推托,不用不用,我扫地可不是为了钱。

    ⑮县长问,曹爷,那您老是为了什么?

    ⑯干净,看着舒坦。曹爷说。

    1. (1) 阅读全文。说说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村民们对曹爷的敬重。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文章写保洁员曹昆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4. (4)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其实投都不用投,曹爷得票数自然碾压。(品析加点词语“碾压”的表达效果)

      ②看到村里的卫生越来越差。终于忍不住了……(请揣摩曹爷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出来)

    5. (5) 本文中,曹爷乐意无偿打扫村庄的行为引人深思,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七、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王霸字儒仲,太原广武人也。少有清节。王莽篡位,弃冠带 , 绝交宦。建武中,征到尚书,拜称名,不称臣。有司问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让位于霸。阎阳毁之曰:“太原俗党,儒仲颇有其风。”遂止。以病归,隐居守志,茅屋蓬户。连征,不至,以寿终。

    (选自《后汉书·列传·逸民列传》)

    【注释】①冠带:比喻封爵,官职。②司徒:官名。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与司马、司空并称三公。③侯霸:东汉初大臣。

    1. (1)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①可爱者甚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③陶后有闻

      王莽篡位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司问故  一犬坐于前 B . 寿终  可为师矣 C . 濯清涟不妖  钱不湿 D . 水陆草木花  阎阳毁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4) 【乙】文中的王霸与【甲】文中的哪一种花最为相似?为什么?
八、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 . 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大自然将神奇秀丽聚集于泰山;“割昏晓”三字则将泰山的高峻写到了极致。 C . 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震荡,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 . 诗的前六句描绘了泰山的巍峨高大、神奇秀丽,后两句实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2.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风景。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的身影定一种美;公众场合的轻声细语是一种美;俯身拾起路上的垃圾是一种美;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样子是一种美;努力生长的花是一种美……不同的美,一定让你有不同的触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而你对美又有怎样的认识?

    请以“这种美,令我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