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题目
  • 1.  完成“古诗文漫步”活动的“分门别类辩诗文”环节。                                                                                                           

    送别类

    “  ,  ”巧妙用“浮云”“西日”喻离情;

    “  ,  ”将情感升华为哲理;

    李白《送友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借物类

    “  ,寂寞  ”借物写怀,表现贬谪时的孤寂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心情;

    “  ,只有香如故”借梅花“零落”表达历经磨难,依旧保持高尚情操的心志;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离居作》

    陆游《卜算子•咏梅》

    忧民类

    中国文人多有济世情怀。

    他们关注民生疾苦,“可怜身上衣正单,  ”写出卖炭翁忧心忡忡的矛盾心理:“存者且偷生。  ”抒写了石壕村老妇含悲度日心情;

    他们广济苍生,《大道之行也》“  ,不独子其子”希望人人得到关爱。杜甫推己及人呼唤“  ,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 lì在蓝天下面。  
    2. (2)  在shān lù、沟壑、河谷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  
    3. (3)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4. (4)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擅着,tuī tuī sǎng sǎng,擅向石壁。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世界上要办成事,只崇尚“精明”“大胆”,没有敦实的态度,是不行的。 B . 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只要邻里间有纠纷,就会主动去斡旋 , 所以大家都喜欢她。 C . 目空一切 , 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诋毁,始终坚守誓初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D . 六月的天气经常风云变幻 , 一会儿晴空圆日,一会儿风雨交加,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 4.  以下简讯中的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2023426日下午,校团委在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读古典诗文,修美好心灵的经典诵读。【B】 经过激烈的角逐,评出大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 , 【C】 诵读经典诗文,有助于学生从诵读中汲取精华,吸取智慧,陶冶美好的情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D】 学校今后还会继续开启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A . A B . B C . C D . D
  • 5.  “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是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书序中寄寓的殷切希望。由此,学校拟就开展“航至经典之海”探究活动。
    1. (1)  任务一:助力完成有关《说文解字》的探究。 

      小语:《说文解字•叙》说:“会慈者,比类合适,以见指插,武信是也。”意思是说,会意选字法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显示出新组成字的意义。 

       

      小文:你看,“武”字就是会意字,由下“止”、上“戈”两个字组成新字,人们见了,便可领会“止住天下兵戈,不使动乱,才是真正的威武”。如果人们能理解“武”字背后的深意,那处处都是桃花源了。 

       

      小典:我也来解读一下会意字“信”字的文化内涵。“信”字  。我觉得隶书的庄重典雅很适合表现“信”字。

    2. (2)  任务二:助力完成积累卡,探究《诗经》“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

      ①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②  

    3. (3)  任务三:经典书籍《牛虻》对保尔影响至深,请选出与《钢铁是什么样炼成的》原者情节不相符的一项 ____ 
      A . 保尔和冬妮娅一起读书。《牛虻》的故事促使他走上革命道路。 B . 保尔作为红军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为战友朗读《牛虻》。 C . 保尔与病魔搏斗,对医生说自己的坚强意志来自《牛虻》。 D . 保尔与丽达重逢,保尔对自己过去牛虻式的爱情观感到遗憾。
    4. (4)  任务四:经典书籍往往可以开阅人们的视野,洗涤人们的心灵。任选以下一部经典,仿照示例,写一段推荐语。 

      经典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常谈》《说文解字》《诗经》 

      示例:《牛虻》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书中“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这句话是“牛虻”一生最好的写照,他作为一只“不断叮咬意大利基督教会、令人民觉醒”的“牛虻”,为国家的独立统一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成为意大利民族独立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牛虻》,那些有关斗争、信仰、牺牲的故事,都令人无比震撼、动容。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南至后二日,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声,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任。至桥亭,古河横石,激为清满,澎湃汹涌,复变杖入小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 , 四际溟蒙,泉声松韵,始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而寒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 云间时有疏星坐而假寐神清如游乎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 

    (节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南至,冬至。②偃蹇(yǎn jiǎn),高耸。③枕流,靠近水流。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日光下  

      ②往来翕忽  

      ③以其境过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____ 
      A . 缓步出北郭五里/潭中鱼可百 B . 深明/若听茶声 C . 长松偃蹇旁/大之行也 D . 暴风急雨之骤至/亦是则已矣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云间时有疏星坐而假寐神清如游乎钧天而不自知

    5. (5)  面对美景,为何【甲】文作者“记之而去”,【乙】文作者却“夜将半,始就寝”?试分别揣摩两位作者的心境。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1年3月15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何为“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所谓“碳中和”,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中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破排放,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 1℃,中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水平。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全球升温幅度还会继续增高。 

    (摘编自新华网2021年3月15日新闻,《中国气象报》2020年12月29日《什么是碳中和》)

    【材料二】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盖力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网距离时破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摘自《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上古夏代大禹执政时期。《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曾颁发了一条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弄,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苦,以成鱼鳖之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泰国出现了县正意义的“环保条款”,“环保条款”记录在《秦律十八种》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平的“环保法”。《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这一条,就今天来说,对保护大气很有作用,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轻雾霾天气。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的西汉彩绘雕鱼青铜红灯,灯火点燃时,烟雾会通过展贯和脖颈导入体内,经由雕趾里的水层进行溶解,达到净化烟雾、消减室内空气污染的目的。 

    “垃圾围城”是如今全球化的大难题,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的古人可不怕,不可回收的垃圾被堆起来或放进大缸,等到其被风化后,再作为肥料回到田地里。 

    (摘编自公众号“碳着急”《低碳环保,古人怎样做的呢》)

    【相关链接】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为实现碳中和,我们要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中和社会活动所需的碳排放,让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为零。 B . 碳中和对中国乃至全球来说意义重大,而减低碳足迹,既需要国家进行整体布局。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 C . 相比较生产棉布衣服,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碳达峰排放。 D . 在上古时期,“不得堵塞河道”“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的规定能有效地保护大气,并减轻雾霾天气。
    2. (2)  以理令的眼光来看,以下古人的环保举措符合“低碳”行为的选项有 ____ 

      ①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②夏三月,川泽不入纲否,以成鱼鳖之长。 

      ③不得堵塞河道 

      ④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 

      ⑤西汉彩绘雁鱼背铜红灯,灯火点燃时,烟雾会通过嘴和脖颈导入体内,经由雁肚里的水层进行溶解。 

      ⑥不可回收的垃圾被堆起来或放进大缸,等到其被风化后,再作为肥料回到田地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④⑤⑥
    3. (3)  关于“低碳生活”,小宇和小雯同学展开探讨,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以及相关链接,以小雯的身份对小宇的观点进行反驳。 

      小宇;低碳生活意味着我们要过苦日子。 

      小雯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助力“纪录片”拍摄小组,完成任务。 

    彩色端午

    马学军

    ①在我儿时的印象里,端午是一年中最美的节气:驱邪艾蒿是翠绿的,饱满豌豆是浅绿的,成熟小麦是金黄的,酸甜杏子是鹅黄的,晶莹樱桃是鲜红的……一切都是缤纷斑斓。不过,色彩最艳丽的是五彩线、香包。端午前夕,母亲会用红、黄、蓝、绿、紫等 5种颜色的线做成流苏,系在香囊上,再把这五根线混在一起,搓成细花线,绑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脖上。过节时,小伙伴个个都美得心花怒放,不停地比谁的五彩线好看,谁的香包更香。我好奇地问:为什么端午节要系五彩线、带香包?母亲说:五彩线是长命缕,香包是去秽包,带上它就会一生平安。 

    ②当然,孩提时端午节最吸引我的除了这些饰品,更多的还是吃。那时农村条件不好,自家家禽下的蛋舍不得吃,都拿到街上卖掉换油盐酱醋了。但每年端午节前,母亲都会悄悄攒下一些,攒够了,就用盐水和成泥巴把蛋包裹起来腌上。等端午一到,就可放开肚皮大吃一顿了。虽然后来我走出故乡,品尝过各具特色的端午小吃,但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老家的柴鸡蛋、柴鸭蛋。剥开蛋壳,雪白的蛋清裹着油亮的蛋黄,那沙沙的咸香味至今想来依然唇齿留香。 

    ③端午的饰物、食物都是有颜色的。它们散发出的不仅是浓浓的香味,还有浓浓的乡情。 

    ④像我父母亲那一代没有读过书上过学的农村老人,对这个古老节日也是一知半解。他们不知道屈原是哪朝哪代人,不知道他的政治理想,不知道他会吟诗作赋,他们只知道屈原是个清官,因为遇到了一个昏君,报国无门就在五月五日那天投江自尽了,所以我们要在这一天祭奠他、纪念他。口口相传的故事中饱含的情感却是真挚而深远的。 

    ⑤长大了,才渐渐知道端午的由来。刚正不阿、志洁行廉的屈原要行君子之道,修明法度,救国治乱,然而真诚的梦想敌不过权臣的谗言和君王的疏远,当一腔抱负付之东流时,他便让理想主义的悲情色彩在个人身上做到了毫无保留的践行。公元前 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屈原悲愤难抑,写下“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汨徂南土……”后怀石投江,以身殉国。志不达,毋宁死,这是一种何等坚定、毫不妥协的精神?原来,端午的底色是白的,这是骨头的颜色:坚贞不屈;这是人格的颜色:高洁无瑕。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它内涵厚重,延绵不绝,成为一种照亮世道人心的火红的颜色。 

    ⑥可我们不无悲凉地发现,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正渐渐失去蕴涵,沦落成商家的促销噱头,孩子们似乎也感受不到这个节日承载的文化和意蕴。更不堪的是,竟有人不断拿端午说事,拿屈原开涮,甚至有 80后作家妄言屈原“在今天不过是‘三流网络作家’”“根本不值得用一个传统节日来进行纪念”,因为“屈原性格方面有缺陷,文学成就被高估,业务能力很一般,思想觉悟待提高,炒作无度不靠谱……” 

    ⑦老舍先生曾说:“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这是我听到这些妄言后心中首先响起的声音。如此轻狂无知,破坏的何止是公序良俗?它亵渎的是中国人的爱国情怀 !水深则流缓,多难能兴邦。屈原忠于故国的高尚情操、心系民生的仁爱情怀、纯美无瑕的人格魅力,正是我们追梦途中必不可少的品格。 我们怎能让这样的民族先贤蒙受暗哑的灰尘? 

    ⑧要过端午了,让我们虔诚地追思汨罗江中的那个英魂,聆听诗人 2000多年前的吟唱:“ ”——这才是那光耀千载的精神之火,润泽心灵的最为浓烈的颜色 ! 

    ⑨让我们再用屈原《招魂》中的话道一声:“魂兮归来 !” 

    (选自《解放军报》2017年5月22日,有删改)

    1. (1)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端午节”的纪录片,请根据文章内容,协助编导设计拍摄内容。                                                                                                                              

      端午的色彩

      拍摄版块

      拍摄内容

      ①  

      五彩线、香包

      ②  

      ③  

      高洁无瑕的人物

      ④  

    2. (2)  纪录片配音员想针对句子进行朗读设计,请你任选BCD一处对话,完成讨论。 

      A:“我们怎能让这样的民族先贤蒙受暗哑的灰尘”这句话该怎么朗读? 

      B:根据“语法重音”规律,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一般应稍重些,比如  ,这样可以突出  。 

      C: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能表现情感的词语,抓住“感情重音”,比如  ,这样可以突出  。 

      D:还有,抓住“对比性重音”也是一种方法,比如  ,这样可以突出  。

    3. (3)  导演想将纪录片命名为“魂兮归来”,试联系全文探究其深刻含义。
    4. (4)  纪录片结尾,将吟唱第⑧段横线处所填入的诗句。以下备选诗句不得当的一项是 ____ 
      A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憎 D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放乡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多个人就多双筷子!”筷子间夹起的不仅仅是熟悉的佳肴,不仅仅是家人、朋友、邻里间传递的感恩和祝福,更有人生酸甜百味的启迪; 

    “筷子虽小,学问却大!”一双筷子所包含的餐桌礼仪,有我们祖祖辈辈相传的智慧;一双筷子所包含的感悟,有中国人对耿直不屈、以和为贵、平等和谐、团结协作等等的思考,而一双一次性筷子,又往往带给我们有关“低碳生活”的反思…… 

    请以“拿起这双筷子”作为文字第一句,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①不少于 500字,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