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时代予____青年怎样的责任?我们该如何演____青春的人生?

    2023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以“奔跑的青春”为主题,邀请来自多个领域的青年代表,以“青春接力人”的身份____他们在新征程上施展才干的生动实践,____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赛中接续奋斗、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参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刘阳,在极寒天气中完成首次“中水层鱼”调查,填补了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太空神臂”设计师梁常春和团·队十年完成上千次实验,托举起九天揽月、伸手摘星的航天梦;三家村的张桂芳返乡投身乡村建设,通过为群众办的一件件实事给村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这个青春的舞台上一个个青年奋斗者的感人故事 fēn zhì tà lái____,向青年发出 zhèn ěr yù lóng____的召唤声音,到此,我不禁要问:我们这些新青年该如何抉择?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fēn zhì tà lái

      zhèn ěr yù lóng

    2. (2) 文段处两处横线应填的词语是 

      备选词语:分晓 分析 分享 畅享 展现 展示 表现 表达

  • 2. 课内外古诗词默写。                                                                                                                                                                     

    类别

    出处

    诗文名句

    坚守理想

    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初心不改

    陆游《卜算子·咏梅》

     

    心系民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溯洄从之,  (《蒹葭》)”,追求理想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但新时代的少年,当有“水击三千里 (《庄子·北冥有鱼》)”的气势,坚守理想,初心不改,心怀国家,在奋斗.中绽放自己的青春光彩。

  • 3.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实干型的人通常都会努力工作,以获得他们想获得的地位和别人赞赏的目光。____ ____ ____ ____总之,实干型的人会全心全意追求目标,而且有着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勇气。

    ①他们信奉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②他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事业上,也可能是成功的父母,成功的商人、成功的老师,成功的玩伴等

    ③如果他们既努力又聪明,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

    ④生活中的那些成功人士,多是实干型

    A . ④①③②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④③②①
  • 4.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内容,按要求答题。
    1. (1) 下图概括了保尔的成长历程,请你根据小说内容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情节。

    2. (2)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烈火的淬炼让钢不断祛除杂质,变得坚硬纯净。保尔也是在不断“祛除杂质”中“淬炼成钢”的。请你结合小说内容,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 5. 综合性学习

    在阅读中,小华读到一篇关于“和”文化的演讲稿,他想要修改一下,在班级做一次演讲,遇到一些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根据语境,请补全文中对话内容。

    小华:中国文化崇尚“和”,那什么是“和”?“和”是阳光,温暖别人的心灵;“和”是花朵,愉悦别人的心情。这句演讲词作为开头好吗?

    你:好啊,你这句演讲词非常有感染力,因为

    小华:听你这么一分析,我也觉得不错哦。我还想举个事例,蔺相如以平和的姿态感化了廉颇,使得将相和成为佳话。但我还想再补充一个事例,你有好的建议吗?

    你:,你觉得这个事例怎么样?

    小华:太好了! 我怎么没有想到呢?为了制造点气氛,我还想在班里贴宣传标语,你有好的创意吗?

    你:,你觉得我这条标语怎么样?

    小华:太棒了,谢谢你!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有文化自信。”

    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

    ③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④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⑤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材料二:

    ①对于欧美观众来说,或许《人世间》这样的剧集对于观摩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生活,是一种有效的贴近。或者可以说,从曾经的了解“东方文化”到接触“中国社会”,国产剧在出海中的类型、题材的变化,正在反映国产剧海外传播的突破和文化。

    ②想要让国产电视剧拥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则有几个方面可以继续发挥。

    ③一方面,可以延续东方美学的思路,在古装、仙侠、武侠等类型上继续吸引对传统东方文化感兴趣的受众,使这类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另一方面,继续借鉴欧美影视剧如近年火爆的《权力的游戏》《王冠》《使女的故事》《生活大爆炸》等的制作方式,在人物设置和叙事方式上不断创新,并不断改善制作能力,使我们的悬疑、年代、青春剧等也能与国际接轨,让这些类型进一步扩大产出量,成为与古装、武侠并驾齐驱的剧种。

    ⑤此外,基于文化接近性原理,不同地区的观众对于有着相似的社会制度和环境、语言和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的文化产物会更为容易接受和喜欢。

    ⑥因此,中国的影视剧想要在国际上更受欢迎,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不同地区的观众的喜好、心理,并通过一定的调查后,有的放矢地推出相应的影视剧作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就更容易在细分市场上收获成功,也能更利于文化的有效输出。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第②段主要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两方面来论证“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B . 材料一中既有举例论证,又有道理论证。 C . 一些欧美观众对传统东方文化感兴趣,他们喜欢古装、仙侠、武侠等类型的国产剧。 D . 欧美观众主要通过《人世间》这样的剧集观摩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现状,了解中国社会的真实生活。
    2. (2) 材料一第⑤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 (3) 结合【材料二】简析如何使国产剧拥有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4. (4) 对比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逻辑关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楠树湾访楠

    杜文涛

    ①水一程,山一程,河水越来越细,山越走越高。路先是水泥的,再是石子的,再走是泥土的,接着,连土都难看见,蛇形盘曲路径上只有一地地荒草。

    ②路的尽头便是我们要到达的地方。下车,抬头,一树蓊郁的浓墨重彩的绿,矗立在眼前。

    ③不用问,我知道,这就是那株楠树,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访的那株老楠树。

    ④眼帘里的楠,蓬勃鲜活地向上长着。疏密有致的枝柯,如虬蟠一般,弯曲地向四面躬着,向八方展着。树叶碧绿,纷呈舒展地迎着绯红的阳光。

    ⑤脚步往前踱着,树在眼帘里放大。树身浑圆庄重,要三四人牵手才可以环抱。树皮黝黑深褐,氤着久远的时光。树杈三头六拐处,寄生着一棵碗口粗的棕榈树。棕苞紧裹明黄,叶片形如雀尾。枝节的高处,停着几只鸟儿,它们步履轻盈,絮语浅浅。

    ⑥礼敬般地绕树一圈,再一圈。楠树高大,想窥到树梢的细节,头只能仰起。树梢顶上,接续上天空。我探出头去,想嗅嗅树叶的味道。忽然,我被树叶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下脸颊。那叶片,凉凉的,滑滑的,有着木质的清香味,树脂的油香味,还有着山野的草木味。

    ⑦树侧,一条一步可越的小溪浅浅淌过,水一半隐入草里。这应该就是同伴们先前说的老楠树旁的楠树沟。这溪水顺着我们上山来的路,淌入郑家沟,郑家沟淌入滔河,滔河又淌入岚河,最终汇入汉江,汇入长江。

    ⑧树身上挂着古树保护的牌子。树名:黑壳楠;树龄:五百年;古树等级:一级;古树所在地:滔河镇构坪村。

    ⑨对视中的这棵树已500岁了。屈指回望,那应是明正德年间,一个线装书里刻镂过的年日。

    ⑩楠树旁,绵延着翻山越岭的一条古盐道,那是陕南进入巫溪大宁河畔盐泉众多盐道中的一条。蜿蜒盘曲、穿林涉水的盐道上,走过多少路人,经过多少骡马队,又飘过多少怅惘满怀的歌谣?

    ⑪古树让人遐思,古树下的火山石群也让人遐思。那群石横竖峙立,大如庐 ,小如牛,形态奇异,昂首有啸天之势,摆尾有起伏之韵。

    ⑫楠树凿石而生存,人踞石而筑屋。树旁百步外聚3户人家:有晏姓,崖面为庭院;有佘姓,依石砌庐舍;有余姓,临石建居室。

    亭弟参加工作后一直在河乡镇,前两年曾在构坪包村谙熟乡物乡人。知我喜看古树,便邀约我来看楠树。跨过楠树沟上的石条,步入篱笆遮拦的白菜地旁石板路,有黄狗迎我们吠叫,见了文亭却不再作声。

    ⑭我们站在路边说话,也看着地里丰润的景象。地畴里铺展着一地红苕,佘姓老汉正在刈割苕藤,准备着红苕的采挖。他身后稍远处,是一面收获过的烤烟地,那烟禾秆上,正开放着一束束粉红花朵,嫣红了半边山坡。

    ⑮听见人声,老汉抬头来看。文亭和老汉隔空说话。待看清人了,老汉把手中的镰刀往地垄上一丢,嚷叫“来了稀客”,便赶回来。

    ⑯文亭笑语相迎,老汉拭手接烟。闻声而来的,还有坎下两户人家的壮年男子。

    ⑰晌午的阳光炫目又暖身。我们闲话着楠树和楠树旁的事。山坳里传来隐隐的机器声。老汉说,那是准备修建西安到重庆高铁的钻机声,已经有一阵子了。那些测绘勘探的人都说着普通话,有时会过来找开水喝,人挺和善的。

    ⑱与楠树告别,与楠树旁的人告别。临上车时,我突然想起了什么———“这个地方叫什么?”文亭和众人齐声说:“叫楠树湾!”

    ⑲楠树湾! 一个楠树衍生的名字,一个如楠树一样古雅的地方!

    1. (1) 作者来到楠树湾看到老楠树,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试结合选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观察方法

      定点观察与

      观察角度

      树顶,再树身,接着仰视树梢,之后视线又随溪水由

      景物特征

      年深岁久却(成语或短语)

    2. (2) 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枝节的高处,停着几只鸟儿,它们步履轻盈,絮语浅浅。

      ②待看清人了,老汉把手中的镰刀往地垄上一丢,嚷叫“来了稀客”,便赶回来。

    3. (3) 结合选文,说说第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 (4) 楠树湾旅游宣传处想请你在你的朋友圈里帮忙推荐楠树湾,助力本地旅游发展。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 8.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告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奶,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节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食之不能尽其

      其在己

    2.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 (3)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诚 以 德 为 性 所 固 有 非 若 告 力 之 赋 于 生 初 而 犹 待 培 于 生 后 也

    4. (4) 【甲】【乙】两文在对待“人才”的观点上,有何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这首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卖炭翁情感态度的词语是
    2. (2) 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句的“苍苍”意思为“茂盛的样子”,有同学据此推断出“两鬓苍苍十指黑”中“苍苍”描写的是卖炭翁头发长得茂密。你是怎么理解的? 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任选一题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种子的梦想

    顾城

    种子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烁着露滴的银钻

    小小的种子,也可以有大大的梦想,梦想是成长的动力,是精神的支柱,是击破困难的力量……

    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在下面二个任务中选择一个任务,完成写作。

    任务一:以《种子的梦想》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以《种子的梦想》为题,把“种子在冻土里梦想春天,它梦见”作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

    ①根据自选的任务,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填上所选任务选项。

    ②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③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