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丰顺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

更新时间:2023-07-26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八上·福田期中) 有关秦岭—淮河地理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一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近 C .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D . 东耕西牧的分界线
  • 2. 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 . 针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林海雪原 D . 常绿阔叶林
  • 3. 四幅图中虚线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地位于我国秦淮以南,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B . 乙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 C . 丙地位于我国外流区,河流大多注入北冰洋 D . 丁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降水少
  • 4. 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5. 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纬度高,热量低,粮食产量低,商品率低 B . 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服装电子等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 C .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室内有取暖设备等特点 D . 东北三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哈尔滨市、吉林市和沈阳市
  • 6. 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 B . 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 C . 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D . 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 7. (2016八上·蒙阴期末) 下图所示相应的耕作制度和主要农作物结构图,符合“黄土地”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8. 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B . 南连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C . 西接河北省天津市 D . 东、北两面与韩国及俄罗斯为邻
  • 9. 华北地区十年九旱,且春旱严重,素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全国之首。如图是“中国春季各月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可以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的措施有(   )

      ①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

      ②兴修水库、沟渠

      ③开采地下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退耕还林、还草

      ⑥跨流域调水

      A . ②③④⑥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⑤⑥
    2. (2) 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属于北方地区的一组是(   )
      A . 平原面积广阔  温带 小麦 B . 哈密瓜   坎儿井   绿洲农业 C . 泼水节   赛龙舟   水乡 D . 青海湖   布达拉宫    青稞酒
    3. (3)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中平原广布,被誉为“北大仓”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16八下·江门月考) 东北三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夏季温暖,日照较长,这里生长期虽短,但农作物一般可一年一熟;

    ②大部分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③冬长寒,气温低,作物的病虫害少;④肥沃的黑土分布广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势平坦 B . 土壤肥沃 C . 人口较少,本地粮食消费少 D . 开发历史比较晚
  • 12. 读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滞缓,下列原因不正确的是(   )
      A . 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B . 产业结构单一 C .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D . 引进了大量外资
    2. (2) 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有“北大仓”之称.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 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B .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C . 春秋季节,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D .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1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   )

    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②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④大面积植树造林,使地表疏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4.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
    A . 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B . 加速了山地岩石风化,使沟谷扩大,小沟相互连接,使耕地扩大 C . 使细沙增多,导致沙尘暴日益严重 D . 使河流淤积,造成大量河滩地
  • 15. (2022八上·长安期末) 北京中关村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建立和发展的条件是( )
    A . 科技力量雄厚 B . 海陆位置优越 C . 人口众多 D . 矿产资源丰富
  • 16. (2017七下·平顶山期中)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北京,它在(    )

    A . 新竹 B . 杨凌 C . 中关村 D . 三里屯
  • 17. 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
    A . 长城 布达拉宫 明孝陵 天坛 B . 故宫 黄帝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周口店猿人遗址   长城 C . 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颐和园 龙门石窟 D . 故宫 颐和园  天坛 周口店猿人遗址
  • 18. (2016·港南模拟)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2016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这句话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 . 金融中心 B . 政治中心 C . 文化中心 D . 国际交往中心
  • 19. (2016八下·大石桥月考) 下列语句中,描写青藏地区的是(    )
    A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 小桥流水人家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20. (2017八上·东营月考) 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 B . C . D .
  • 21. (2017·海拉尔模拟) 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的是(  )
    A .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 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 .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 .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 2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有关其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 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 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 D . 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23. (2016八下·长春期中)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 . 大体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一致 B . 大体与1月份0℃等温线分布一致 C . 大体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一致 D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 下列地理界线中,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 .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 . 1月0℃等温线 C . 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D . 人口分布的界线
  • 25. 形成北方旱作农业区的主要因素是(   )
    A . 降水偏少 B . 平原面积广大 C . 土壤肥沃 D . 耕地集中连片
  • 26. (2017·润州模拟)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⑤
  • 27.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同(   )
    A . 7月20℃等温线一致 B . 热带、亚热带分界线一致 C . 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 .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一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
  • 28.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南暖北冷”“南船北马”“南(水)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反映出我国各区域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图为我国产业转移示意图。

    1. (1) 材料中所述的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是
    2. (2) 甲处为重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着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的矛盾。为此,国家对该地区实施全面振兴战略,借鉴德国鲁尔区成功的整治经验,应采取的措施是(填“调整产业结构”或“扩大企业规模”)。
    3. (3) 由图可知,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主要特点是。试分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答出一点即可)
    4. (4) 乙处为平原(商品粮基地),经历了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的开发过程,它既是重要的湿地,又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某校初二学生以“该平原湿地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进行了辩论赛,观点一:此平原应建成“北大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观点二:此平原应建成“北大荒”,注重保护湿地环境。你赞成哪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 29.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地区名称。A:B:C:D:
    2. (2) A地区与C地区的界线大体与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农业类型A地区以为主,C地区以为主。
    3. (3) 比较A、B地区的区域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A地区

      B地区

      自然特征

      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

      1

      植被类型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文特征

      耕地类型

      旱地

      3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墙体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4. (4) 如果把中国的四大地区合并为三大地区,依据区域划分的原则,你认为哪两个区域可以合并,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