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9.0分)
  • 1.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再度掀起殷墟热。自1933年至今,这里相继发现13座大墓、2000 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石器和陶器。随着殷墟考古与研究的深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是商汤灭夏并定都殷的历史见证

    ②陶器生产开始采用坯车控制坯件的薄厚

    ③青铜器比较多的用于农业生产

    ④史书中有关商朝的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验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在他的医学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所以历代医学家推崇他为医圣”。“他”的医学著作( )
    A . 奠定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B . 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C . 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D . 记载了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的作用
  • 3.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如图下列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铸刑书“相生相胜”双镰铁范

    税民资盐铁官营《九章算术》

    六科卫所金花银

    质库“四监司”台谏合一

    A . ②①④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②③①④
  • 4. 某学生探究唐朝赋税制度,整理知识,如图据表格可知( )                                                                                                                                                                                   


    租庸调

    两税法

    纳税人范围

    农民是缴税的主体。不课税贵族、官员及其嫡亲、太学生、僧侣、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老残笃疾等

    农民是其中的一部分,缴税不分主客户,除鳏寡独孤不支济者,其他一律缴税

    征税项目

    以人丁为主,分租庸调三种

    分地税和户税​

    征收物品

    以实物缴纳

    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缴税时间

    缴税时间不一

    分夏、秋两征

    ①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古代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

    ②户税纳钱,地税交实物,一定程度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庸调制和两税法都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④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是基于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严复指出, “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20世纪初亚华呼吁:“咳男女身体是一样,天生的一切都要平等,怎么身体反可异视呢?”陈撷芬也指出“体育与德育智育并重,男女一样。” 这些观念( )
    A . 反映了统治者重视体育发展 B . 说明了时代变迁,人们开始追求男女平等 C . 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D . 引起上至学部下及各省提学使司的重视
  • 6. 日本华北方面军10月15日给日本陆军省的报告中写到:“遭受损害最严重的是石太线,京汉线……石太线破坏极其严重,敌人以爆炸、焚烧、毁坏等手段,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车站等重要技术性设备,进行有组织的彻底破坏”。据此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 . 这一战役发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之后 B .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C . 打破日军的囚笼,此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 7.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国际社会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国性共产主义组织,这个党在35年中走过了很长的路程。目前举行的大会体现了……这个党正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 )
    A .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B . 使得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了 C . 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D . 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 8. 如图是1978年和2007年中国农业和城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产生主要是由于( )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 C . 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 . 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
  • 9.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资项目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在印度古吉拉特邦,1060个村庄的道路被修缮,方便了800万人出行;在尼泊尔,投资9000万美元,解决尼布尔供电短缺问题。下列不属于亚投行作用的是( )
    A . 有助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 B . 提高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C .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 D . 重建了世界金融贸易体系
  • 10. 世界文明发展早期,某地区雨水稀少,没有森林,缺乏木材,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如图据此推断,同属于该地区创造的文明是( )
    A . 陶片放逐法 B . 纸莎草丛中的狩猎 C . 六十进位制度 D . 羽蛇神金字塔
  • 11. (2023·台州二模) 有学者写到:"事实上,人们一旦学会书写并需要支配叮当响的金属货币的时候,他们就用文书、票据、承诺等来代替后者。公元前两千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知道开设往来账户……伊斯兰国家的商人……中国早在就九世纪起就使用庄票。”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 信贷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B . 世界主要文明区域早已使用信贷 C . 信贷便利了交换成为财富象征 D . 商业工具改变了生活方式及观念
  • 12.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亚历山大远征征服波斯后保留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鼓励东西方种族通婚,袭用东方的专制政体,并利用宗教进行统治,宣扬君权神授。同时他还多次举办希腊式的文学、音乐比赛和体育比赛等文艺竞赛。这些措施( )
    A . 使得希腊地区逐渐东方化 B . 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 C . 旨在缓和各民族间的矛盾 D . 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和融合
  • 13. 如图《群神宴》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立人乔凡尼•贝利尼(1430年-1516年)的名画,描绘了古代神话中的众神和仙女聚会林泉之间的情景。画中盛水果和汤的瓷碗,都是中国的青花瓷。对这一画作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

    A . 画作突破了中世纪风格,追求现世的幸福 B . 中国瓷器成为了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C . 新航路开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D . 人文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瓷器艺术
  • 14.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 实现了权力重心的转移 B .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 制衡了君主与议会权力 D . 剥夺了国王统治权力
  • 15. 如图西欧各区域和部分国家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据表可推断出(    )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西北欧

    6.6

    7.2

    8.2

    10.9

    13.1

    13.6

    14.9

    中欧

    3.7

    4.

    5.0

    6.0

    7.1

    7.5

    7.1

    地中海区

    9.5

    11.4

    13.7

    12.5

    11.7

    11.8

    12.9

    英格兰和威尔士

    3.1

    3.5

    5.8

    8.8

    13.3

    16.7

    20.3

    低地国家

    18.5

    19.5

    21.5

    26.1

    28.6

    24.7

    23.

    意大利

    12.4

    12.8

    14.7

    14.0

    13.4

    14.2

    14.4

    (注:低地国家包括今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地区)

    ①新航路开辟后城市人口比重显著上升

    ②圈地运动使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明显增加

    ③1500-1800年,低地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领先英国

    ④1800年,西北欧万人以上城市比重超过地中海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如图为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据表格可推知,该时期苏联( )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10.25%

    6.45%

    4.95%

    ①传统经济体制逐渐僵化

    ②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

    ③社会矛盾重生,发展缓慢

    ④勃涅日涅夫改革成效有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1955 年铁托与纳赛尔会谈,铁托认为雅尔塔会议把全世界划成几个势力范围会给他的国家带来浩劫。纳赛尔认为埃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要想确保埃及的独立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此“路”带来的影响( )
    A . 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B .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 . 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 D . 改变了旧国际经济秩序
  • 18.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秦时常颊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微。……上(汉武帝)使王然于以越(南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未肯听。元封二年,天子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 . 秦朝在西南开辟五尺道 B . 汉初西南地区脱离中央统治 C . 司马迁民族一统的历史观 D . 汉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
  • 19.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教育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政府重视教育发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汉朝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 B . 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 C . 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D . 京师大学堂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 20. 二战时期一次重要会议,主要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经过激烈争论,某国货币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霸主地位,如图该国位于下图( )

    A . B . C . D .
  • 21. (2023高二下·宁波期末) 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长篇叙事诗,反映人类童年时期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者神话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史诗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吉尔伽美什》叙述乌鲁克国王的活动,反映古埃及人民对生命的态度 B . 《摩诃婆罗多》源自民间口头创作,集中反映古代印度人民生活和文化成就 C . 《伊戈尔远征记》创作于13世纪,是基辅罗斯时期杰出的文学作品 D . 《天方夜谭》源自民间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民间传说,《神曲》深受其影响
  • 22. 秦二世继位合法性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史记》记载:“高(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作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而秦简牍“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事)及答(书)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有学者认为秦二世继位是合法的。由此可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秦简牍是一手史料,因此其记述更可信 B . 《史记》是正史,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 C . 秦朝历史久远,历史的真相无从考证 D . 多种史料综合分析可探究出历史的真相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1.0分)
  • 23.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帝国在秦始皇统一后,国势渐盛,至西汉武帝时代,通过一系列战争与外交,终于叩响了通往西部世界的大门,汉武帝为了宣扬汉王朝的富庶,强盛和威德,满足宫廷奢侈生活的需要,派船队携黄金、丝织品等,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出发,用了近一年时间,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部,再转斯里兰卡,然后将沿途交换的物品载回中国。

    一一摘编自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二:郑和在七下西洋中,他以经济互利来推动外交,以文化交流来促进外交,以平息争端。维护和平来拓展外交;以军事为后盾来维护外交成果,以以德睦邻来赢得外国信任,从而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

    ——朱亚非《郑和外交成就之思考一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后,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时代.中国逐渐找准了自身定位,扩展了对外发展空间,为国内经济建设以及“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争取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准确把握大国间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倡走出一条“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国新路,其之所以是可能的,与世界形势的深刻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是息息相关的。

    一一沈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与理念调整的历程与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两汉政府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与西部世界联系的史实。概括西汉时期形成的对外海上航线。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对外交往的方式。结合所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大国所形成的外交布局。依据“世界形势的深刻变革和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阐释十八大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曲辕犁在中国耕犁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增加了策额,压煤,犁评,可以调节耕地深度,曲辕代替直辕,使犁辕缩短,减轻犁身重量,转动方便。辕由直变曲,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农夫的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高力,因此,曲辕犁不但适合江南水田耕作的需要,而且在丘陵山地也可以使用,在北方中原也推广开来,成为唐代最主要的耕犁,我国耕犁发展到唐代,已经基本定型了,现在使用的耕犁实际上和唐代的曲辕犁没什么两样。

    ——杨向春《唐代的耕牛与牛耕》

    材料二:在18世纪英国纺纱业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过程中,发明家和企业家起到了直接推动的作用,而消费者、政府等多种社会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变,市场机制的作用,英国社会创新不断,到18世纪,社会出现发明热和投资热。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增加,消费者追求生活时尚,积极购买新产品,这是技术创新得以产生和应用的根本所在,可以看到,英国社会的众多行动者都对纺纱业的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制度和政策对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迟红刚,徐飞《从技术创新到社会技术系统转型一工业革命先导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在现代工业生产上,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89亿,已接近5.38亿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在过去18个月中,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0.1%,其中我国的占比更高达17.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迅速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形式、营销推广方式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个规模庞大,拉动效应极强的新兴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是全方位的。

    一一兰建平《“第三次浪潮”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曲辕犁的出现如何便利农业耕作。概括曲辕犁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18世纪英国纺纱领域涌现出的“发明热”,概括英国“发明热”出现的必备技术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现代科技进步引发“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 25.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移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美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而欧洲的移民正迎合了美国的需要他们在年龄、性别、就业能力的各个方面都占据优势。移民中男子都系年富力强者85%是从14岁到44岁之间且以男子为主他们中许多人从事最艰苦而收入又较低的工作,并在制造业中承担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斯拉夫人是修筑中西部铁路的主力.……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移民和移民的后代给美国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在不少行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庞大的外来移民,意味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人统计,因移民而形成的附加资本积累为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此外,欧洲移民在促进国外资本的流入、带动美国农业的发展、丰富美国多元文化等其它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一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瞩目,有“亚洲四小龙”的美誉.新加坡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而成,但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新加坡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儒家文化的精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整理自朱婷婷等《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概括匈奴西迁对欧洲的政治影响。
    2. (2) 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9世纪至20世纪的相关史实,以“移民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