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 . 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一定为100℃ C . 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5N D . 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4×10°Pa
  • 2.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

    A . 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时压弯跳板 B . 足球运动员将球顶回去 C . 用力拉弹簧,弹簧被拉长 D . 向上弯锯条,锯条被掰弯
  • 3. 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 . 物体的重力大小总是固定不变的 C .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D . 如果没有重力,抛出去的篮球仍会落到地面
  • 4. 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定距离后起跳 B . 锤头松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C . 公交车发动时,广播提醒人们站稳扶好 D . 雨伞被水打湿后,用力将水甩掉
  • 5.  2023年3月11日,中国小花邱祺缘在国际体操单项世界杯巴库站收获女子高低杆金牌,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比赛时竖直倒立于单杠上并保持静止的情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与单杠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手对单杠的压力与单杠对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与运动员对单杠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与单杠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6.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注射器吸药液 B . 覆杯实验 C . 挂毛巾的吸盘 D . 锅炉水位计
  • 7. 高铁站站台离边缘不远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警示线之外候车。这是由于高铁进站时车体附近的空气(  )
    A . 流速大,压强大 B . 流速小,压强小 C . 流速大,压强小 D . 流速小,压强大
  • 8. 下列情境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是(  )
    A . 水中下沉的石块 B . 空中上升的气球 C . 海中航行的轮船 D . 遨游太空的卫星
  • 9. 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水果刀刀刃磨得很薄 B .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 . 啄木鸟的喙很尖
  • 10.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用力向前推车,但没推动 B . 用力搬石头,搬而未动 C . 用力将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 D . 用力提着滑板,水平前行
  • 11. 电影《流浪地球2》引爆兔年电影春节档,影片中太空电梯的炫目特效让观众极为震撼。太空电梯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B .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 .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D .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 12.   2023年2月10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机械臂的协同配合下完成了舱外组装等任务。机械臂在工作时是一个费力杠杆,下列工具在使用时也属于这一类杠杆的是(  )

    A . 核桃夹 B . 取碗夹 C . 开瓶器 D . 裁纸刀
  •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几个实验情景,F1、F2、F3、F4分别为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完成探究实验,图甲中溢水杯不一定要盛满液体 B . 实验中物体不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也能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C .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1、F2、F3、F4的大小满足关系:F1+F2=F3+F4 D . 既能减小实验误差,又能使操作简便,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甲、丁、乙、丙
  • 14. 在登楼梯比赛中,60kg的小明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24s,则他登楼时克服自身重力所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 3W B . 150W C . 300W D . 3000W
  • 15.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长木板搭了一个3m长的斜面,用推力F=500N把质量为120kg的箱子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用时10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g取10N/kg)(  )

    A .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B . 工人推力F做功的功率为150W C . 箱子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300N D .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 16. 如图所示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选填"长度"或“伸长量”)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 17. 如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小球将沿轨迹运动;若运动到B点时,小球所受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轨迹继续运动。

  • 18. 如图所示,为了在墙壁上水平悬挂画框,小明用一段两端开口、注有适量水的透明塑料软管来找出水平位置,这是利用了原理。当管中液体不流动时,将A点标注在左方液面处,将B点标注在右方液面处,比较A、B两点的位置,会发现(选填"A点比B点高”“A点比B点低”或“A、B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

  • 19. 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它们静止时如图所示,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和F , 液体密度分别为P、P , 则FF , 密度PP。(均选填“>”“<”或“=”)

  • 20. 多功能消毒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进行消毒作业的过程中,消毒车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轮子上安装防滑链,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 21. 如图所示,滑轮乙是(选填“动”或“定"”)滑轮,它的好处是,若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且FA=FB=50N,则GB=N。

  • 22. 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3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A物体上,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将4、B两物体按如图乙所示紧靠放于该桌面,用水平力F,推物体A,也能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施加给A的推力为N。

  • 23.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数据,则此时的大气压强相当于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稍稍向右倾斜,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图乙所示,小明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把它从山脚带到山顶,则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4. 如图甲所示,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容器倒置后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5. 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0cm',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苹果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为cm。(ρ=1.0×103kg/m,g取10N/kg)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四、实验探究题(29题6分,30、31题各7分,共20分)
  • 29.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同一木块及一个砝码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实验。

    1. (1) 甲、乙、丙三次实验中以相同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通过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3. (3) 通过对比两次实验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选填“粗糙”或“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图实验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改变木块的运动速度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运动速度/(m·s-1

      0.2

      0.3

      0.4

      0.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2

      1.2

      1.2

      1.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5. (5) 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伟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 30. 学习了压强知识后,妙妙用如图所示的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 (1) 使用前应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妙妙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查,用手轻轻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实验中通过比较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这是利用了法。下列(填序号)实验也用到了这种研究方法。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

    3. (3)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4. (4) 在图丁的实验中,保持金属盒位置不变,在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与盐水均匀混合后(液体不溢出),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无法判断”)。
    5. (5) 已知图戊中U形管左侧水柱高为2cm,右侧水柱高为8cm,则烧杯内金属盒所测位置处液体的压强为Pa;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Pa。
  • 31. 小水和小恒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所用钩码的质量均相等。

    1. (1) 若实验前杠杆在图甲中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操作是为了
    2. (2) 小恒在杠杆两侧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后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3

      15

      3

      10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用含F1、F2、L1、L2的式子表示)。

    3. (3)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水在杠杆上的A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应在B处挂个钩码。当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后,将A处和B处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0靠近一格,杠杆(选填“左侧下降"“右侧下降"或"仍水平平衡")。
    4. (4) 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左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32题5分,33题7分,34题10,共22分)
  • 32. 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用来表示对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3×104N的卡车,卡车共有四个轮子,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²,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是其自身重力的五分之一:(8取10N(kg)

    1. (1) 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
    2. (2) 卡年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 (3) 卡车以90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时,若此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卡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多大?
  • 33. 将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有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若将一石块放到木块上方,静止时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已知 , B取10N/kg,求

    1. (1) 未放石块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2. (2) 放上石块后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3. (3) 石块的重力。
  • 3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物重800N,动滑轮重100N,物体以1m/s的速度被拉起,在此过程中,求:(不计绳重及摩擦)

    1. (1) 小明拉力的大小;
    2. (2) 拉力的功率;
    3.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