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9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 1. (2021·连云港) 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2. (2019七上·宁化月考) 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3. 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了(   )
    A . 北庭都护府 B . 澎湖巡检司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4. (2021八上·铁锋期末) 太平天国运动中,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    )
    A . 《警世钟》 B . 《中华民国约法》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资政新篇》
  • 5.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自强求富 B . 变法图强 C . 三民主义 D . 民主科学
  • 6. 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了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天津劝业场”在1956年之前属于(   )
    A . 农业 B . 资本主义工商业 C . 手工业 D . 国有企业
  • 7. 1971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   )
    A .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 .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8. (2021·娄底) 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 . 种姓制度 B . 庄园制度 C . 城邦制度 D . 封君封臣制度
  • 9. (2021九上·滦南期中) “旧世界的界标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禁止蓄须和穿长袍,引进儒略历,简化字母,宫廷妇女不再闭门不出,芬兰湾畔的圣彼得堡被建成新首都。”这些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C . 十月革命 D . 新经济政策
  • 10. 下列事件中,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是(   )
    A . 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 . 纳米比亚独立 C .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 . 利比亚独立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5.0分)
  • 11.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 (2)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的起义——
    3. (3) 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叛乱——
    4. (4) 宋神宗时期发生的变法——
    5. (5) 推翻了明朝的统治的起义——
  • 12.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成就。
    1. (1) 张謇创办的企业一例——
    2. (2) 1957年建成的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
    3. (3) 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3.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战争或战役。
    1. (1)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战争——
    2. (2) 1937年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
    3. (3) 英雄黄继光牺牲的战役——
  • 14. 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 (1) 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形式——
    2. (2) 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3. (3) 美国内战废除的落后制度——
    4. (4) 1995年成立,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组织——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隋唐时期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诗歌方面有诗仙、诗圣,绘画方面有画圣……其他书法、音乐等方面也成就辉煌。

    材料二:传统中国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数千年,出现了众多的医药人物,编著了丰富的医学书籍,医学事业的发展代代相传,绵延至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三: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是605年起由隋朝皇帝征发几百万人开凿而成,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成为横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1. (1) 材料一中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中的“诗圣”的诗因为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而被称为什么?
    2. (2) 材料二中涉及的“医药人物”中,东汉时发明麻沸散的是谁?材料二中涉及的“医学书籍”中,明代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巨著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它”在隋朝时以哪里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一例。
    4. (4) 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学习,请谈谈你的感想。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后,中国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的转变,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1年,从上海到嘉兴南湖,随着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诞生了。

    材料二:长征途中召开的重要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成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材料三: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的重要会议结束了长期的“左”的错误,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逐步“富起来”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1) 材料一中涉及的“重要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涉及的“重要会议”指的是什么?“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曲折和失误”中,在20世纪50年代末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有哪些?(写出一例)“1978年的重要会议”指的是什么?请写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一例。
    4. (4) 三则材料中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中叶,一个强大的帝国分裂,在帝国疆域的基础上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其中法德早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有矛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德分属不同的军事集团。一战中法德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20世纪50年代开始,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法德两国带动西欧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

    材料二:二战中,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是战场,爱好和平的人们为自由而战斗,渴望获得解放。这一时期,美、苏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合作,为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两国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役……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

    1. (1) 材料一中的“一个强大的帝国”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中涉及的“不同的军事集团”中,法国加入的是哪个集团?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末能体现西欧“联合自强”的组织一例。
    2. (2) 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自由”和“解放”,美、苏等国家在1942年联合起来成立了哪一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抗”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 (3) 通过上述国家关系的变化,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 18.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台湾问题的历史回顾】1895年日本通过哪一条约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1945年中国取得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 (2)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祖国大陆,请问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3) 【祖国统一的坚实基础】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4. (4)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请写出20世纪90年代回归祖国的地区一例。
    5. (5) 【我对两岸关系的看法】“九二共识”的达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6. (6) 请你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表一点看法。
  • 19. 某班同学以“西方的近代化进程”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事件是什么?
    2. (2)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的事件是什么?
    3. (3)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1787年美国宪法有什么历史地位?
    4. (4)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请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谁?近代哪一著作的出版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 (5) 通过对西方近代化进程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历史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