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闵行区2023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41 类型:中考模拟
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记录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程。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同学们还检索到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朝)《宋史》

    1. (1) 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照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A→F→→D→

    2. (2)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草拟了一份“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研究主题清单,请为他们拟定研究主题或推荐合适的史料(填字母)。

      研究主题

      推荐史料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E、①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演变

      、③

      B、D

    3. (3) 这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说说发生变化的原因(至少两条)。
  • 2. 压迫与反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恩格斯的这句经典论断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中被不断证实。

    1. (1) 以上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他们共同的斗争对象位于地图中的(填字母);如要研究地图中所示B地区人民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可以选择图(填数字);如要研究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这一主题,可以选择图和图(填数字)。
    2. (2) 对于研究地图中A国反抗殖民侵略而言,图三所示材料有何证史价值?为进一步研究A国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可以补充哪一则文献史料?
    3. (3) 有政治家认为,部分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从历史认识的视角,你认为他得出该结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 3. 伟人邓小平

    时代产生杰出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思所为反映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历史发展。

    材料一:

    时代

    时代特征

    主要经历

    1904-1919年

    ①______

    出生于四川,次年科举制被废除;后进入新式学堂学习。

    1920-1926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寻找实业救国道路。后加入共产主义小组,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赴苏联学习后回国。

    1927-1949年

    探索革命新道路

    建立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战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1949-1976年

    ②______

    中共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失去了一切领导职务。

    1978-1997年

    ③______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据邓小平生平整理

    材料二: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1982年,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太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方)谈话要点》

    1. (1) 根据提示,将材料一的表格填写完整。
    2. (2)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除了上述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史实,他还有哪些伟大的设计?
    3. (3) 邓小平的一生,呈现百年中国的风云变幻。作为“中国现代化最主要的推动者”,他开创了一个时代。基于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