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4 浏览次数:2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三星堆属于古蜀文化遗址,据测定,其年代距今4000年延续至距今3200年。最新的三星堆考古发掘发现,三星堆文化并不孤立。此次发现的铜尊、铜罍、玉琮以及铜器纹饰,都能够在中原地区出土的一系列器物中找到祖型。材料表明了( )
    A . 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 . 丝绸之路密切了古蜀国和中原的联系 C . 古蜀国的文化具有独特性特征 D . 古蜀国的青铜铸造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2. 三国丧乱之际,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用兵既久,人材自行伍杂进。郎吏蓄于军府,豪右聚于都邑。两汉文治精神所托命的州、郡察举制,一时逆转,而倒退为秦、汉初年之军功得官。要对此种情况加以救挽,于是有魏尚书陈群之“九品官人法”。材料表明了当时( )
    A . 汉代察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B . 曹魏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员 C . 九品中正制是当时最优选择 D . 社会变迁推动选官制度变革
  • 3. 唐高祖即位伊始,不仅颁布诏令废除苛捐杂税,还设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朝廷和地方储粮备荒,以义仓作为专门的救荒储备,并以常平仓丰年籴敛、荒年贱粜作为补充。唐政府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
    A . 抑制豪强的土地兼并 B . 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 C . 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D . 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 4. 明朝思想家李贽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这说明李贽( )
    A .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 倡导“经世致用”主张 C .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5. 戊戌变法的失败,当然是由于慈禧太后的政变,但我(注:茅海建)仍然能够感到,根据康有为派的政治力量,按照康有为的政改方案,若慈禧太后未在八月初六发动政变,他们似乎也不可能走得很远。史学家茅海建认为当时( )
    A . 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B . 慈禧太后是变法失败的关键 C . 变法的推动者自身存在问题 D . 中国不具备政治变革的条件
  • 6. 1930年6月汀州会议上,毛泽东根据寻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提出在土地革命中要按劳动力分地,抽多补少与抽肥补瘦,这样才能使富农、中农、贫农、雇农都过活下去。并将之写进《土地法》。材料表明土地革命( )
    A .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实地调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C . 确立了农村生产资料的公有属性 D . 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阵营
  • 7. 1938年10月24日起,截止宜昌沦陷前,民生公司运送部队、伤兵、难民等各类人员,总计150多万人,货物100多万吨,大量的轻重工业设备,教育资源,人民群众从武汉的撤离被称之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事件( )
    A . 决定了抗日战争进程的发展走向 B . 是国共两党团结努力铸就的奇迹 C .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D . 为接下来的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 8. 1960年中国政府秘密组织了一个氢核理论小组,对氢弹的作用原理和各种物理过程、可行的结构进行探索研究,到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举世震惊,各国争相报道、评论。材料说明( )
    A .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国防事业发展 B . 国家在科技发展中作用显著 C . 中国国防安全问题得以最终解决 D . 科技发展模式出现根本变革
  • 9. 《十二铜表法》规定,房屋主人可以在夜间杀死闯入的盗贼,但不可在白天这么做,除非盗贼持有武器;即使盗贼持有武器,主人也应避免杀死盗贼,除非盗贼使用武器反抗;即使盗贼使用武器反抗,主人也应先高声呼喊。材料表明了罗马法( )
    A . 具有细密严苛的特点 B . 对后世法律影响深远 C . 重视司法审判的程序 D . 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
  • 10.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伯明翰地区就出现了第一所专为女工开设夜校,课程有阅读、写作、算术、缝纫等。女工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育,而且学费低廉,每季度为13先令 , 她们大多都付得起。这一状况说明( )
    A . 适应了工业时代的发展要求 B . 政治的民主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C . 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 . 女性受教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 11. 1871年3月,巴黎暴发工人武装起义,3月26日举行了公社选举,公社的92名成员包括了很高比例的技术工人和一些专家。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政治活跃分子,派别从共和派改良主义者,到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者。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 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B .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 . 建立了多个阶级的联盟 D . 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 12. 下图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的一幅漫画《特朗普修建美墨边境墙》。该漫画表明( )

    A . 经济全球化损害了美国利益 B . 逆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C . 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受到关注 D . 美国对全球化理解逻辑混乱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容闳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他希望通过西方教育,使贫穷、愚昧的中国得以复兴。容闳的主张得到了洋务派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两人奏请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学事宜。留学生派出时并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1872年,容闳任学生监督奉命率首批幼童 30人赴美留学。到 1880年,留学计划突然终止,幼童们被斥为“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沾染外洋恶习”,被召回国,原定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就此夭折。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众多的近代知名人物。

    ——摘编自卫青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材料二:1949年初,侯祥麟与留学生中的一些进步学者,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在一年的时间里,在美国各地发展分会32个,他们定期举行活动,争取广大旅美学生回国。1949年12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同月1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和国家郑重邀请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归国途中在香港发表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他在信中以激情的语言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据统计,从1949年8月到50年代末,由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多达2500人。

    ——摘编自熊华源《新中国第一波留学生回国潮》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幼童赴美国留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49年以后留学生回国的原因。
  •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本片所说的“世界性大国”,不是人口和面积意义上的大国,而是在历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之后出现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国家。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特征的主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文字的应用日益频繁而广泛。因为各地民间的自由创造,字的写法很不一致,连偏旁也有不同,出现了汉代许慎所说七国“文字异形”的现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一个农业大国军民两政的处理, 法令的推行, 军情的通畅, 民间商旅的往还,亟需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文字, 所以秦朝统一天下之后, 当务之急便是进行全国性的“文字改革”。实行“书同文”后,小篆成为官方用字,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各系文字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秦朝统一文字之后又一次的改革, 是由“篆”及“隶”的文字改革, 史籍记载的程邈所作隶书的功绩, 应是在整理、规范在民间流行的隶书字体并且得到始皇认可而加以推广, 汉朝初立, 尽废秦法, 唯独“隶书”得以沿用,在隶书走向代表地位的同时,草书、楷书、行书嬗变,竞相争秀,形成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郑涵文《秦朝大一统下的文字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文字改革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文字改革的的意义。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美苏两强并立于世界的新格局。战后西欧诸国军事上极度虚弱,经济上十分困难,政治上面临国内革命的形势,对苏联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感到恐惧。美国利用在战争中膨胀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动北约的建立。在美国看来,只有同西欧国家结成联盟才能有效遏制苏联,才能把西欧国家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联盟体系,乘机在经济上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国家,在军事上提出建立军事联合组织的建议,把西欧纳入美国战略轨道。1949年4月 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包括美、英、加、法、比、卢、荷、丹、挪、冰、葡、土 12国参加,此后,北约不断吸纳新的国家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从成员国的选择,军事机构的组成以及战略的演变,北约自始至终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中,成为美国以欧洲为中心,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利器。

    ——摘编自陈军平《试论美国在北约建立初期的地位和作用》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史》于顺治二年开始纂修,朝廷组建修撰人员,由满汉人员共同参与,康熙四年,徐元文为监修,推荐晚明遗老万斯同入史局,才真正开始编撰。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全部刊刻完成,历时九十余年。万斯同,浙江鄞人,师从大学者黄宗羲。康熙十七年招请黄宗羲修史,黄宗羲拒绝,但建议学生万斯同入史局,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劝勉。万斯同遂以布衣参编《明史》19年,不受官俸。其间,受到官方《明史》总裁官张玉书等人的延请,修撰不缀。由于当时去前朝未远,加上官修这一方便条件,《明史》能在十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纂修成书。《明史》在选择材料时,凡史实靠不住的,一般弃而不取;有些材料本身没有事实根据,但流传较广的,则姑著其说,而指出其不可信。《明史》多载史料原文,特別是明代奏疏,凡切于当时利弊的,多经采录。《明史》中仪象、推步等都附图说明,可谓实行了郑樵提倡的“左图右书,不可偏废”的主张。

    ——摘编自南史明《明史评介》

    1. (1) 根据材料概括《明史》纂修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史》纂修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