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18 浏览次数:3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 1. 《荀子•王政》有言“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据此可知当时( )
    A . 具有民本思想 B . 实现四民平等 C . 建立君主专制 D . 人民管理国家
  • 2. 从秦至隋朝,铜币钱文是货币重量的大小。而到了唐代,表示钱币重量的钱文消失了,代以“通宝”这类写有国号、年号或者吉利语的钱币。这一变化说明( )
    A . 货币经济占据商业主导地位 B . 货币的政府信用性日渐突出 C . 货币由多样化逐渐趋向单一 D . 金属货币被纸制货币所取代
  • 3. 南宋叶适评述北宋制度设计:“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这反映了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
    A . 建立完备法制体系 B . 制度设计过于僵化 C .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D .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 4. 明中期以后,“伶人士人化”倾向愈发明显,一部分士人参与戏曲编排、登场串戏,甚至科举落地后以曲谋生,走向优伶之列;一些伶人主动向士人靠拢,开始具有其甚至超越士人的品格风范。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A . 制度变革与社会阶层流动的关系 B . 戏曲艺术与国民文化素质的关系 C . 世俗文化与主流思想变迁的关系 D . 商品经济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关系
  • 5. 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这一时期( ) 

    A . 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B . 清政府己成了“洋人的朝廷” C .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D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6.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道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我认为这是一大错误。”这段话是针对( )
    A . 党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权问题 B . 是否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 . 党内存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 城市中心通路与国情是否相符
  • 7. 1985年,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菜篮子工程”——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了;到90年代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城乡一体协同发展 B . 国家宏观调控指导 C . 市场化改革见成效 D .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8.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计量单位)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向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该规定旨在( )
    A . 用立法规范市场行为 B . 保护私人物权 C . 维护竞争中契约精神 D . 法律的普适性
  • 9.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                                                                                                                                                                                    


    史实

    史论

    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

    西欧社会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中古时期法国享有铸币权的诸侯人数逐渐减少

    中古时期法国诸侯的特权被取消

    《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反映了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制度等

    阿拉伯帝国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

    《高丽律》规定:“年古七十以上父母无守护,其子孙犯罪应配岛者,存留孝养。”

    高丽王朝孝文化历史悠久

    A . B . C . D .
  • 10. 某学者在研究苏俄(联)某一经济政策时写道:“反对者认为该政策使财富在一极积累,而一极贫困。也许在某个地方工业和商业会得到发展,但工人阶级会落入深渊,矛盾将发展,其结果将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据此可知该政策( )
    A . 推动国家工业化实现 B . 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实践 C . 实行了国家资本主义 D . 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11. 如表所示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伊拉克发展大事记。这可用来说明( )                                                                                                                                                 

    年份

    事件

    1921

    英国将费萨尔立为伊拉克国王

    1922

    费萨尔政府与英国签订《英伊条约》伊拉克取得名义上的独立

    1930

    英国宣布正式结束委任统治,伊拉克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932

    伊拉克在英国的支持下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

    A . 一战改变欧洲政治格局 B . 国际联盟推动民族自决 C . 大国协调作用得到发挥 D . 世界殖民体系遭到冲击
  • 12. 199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协议举办国家展览,在莫斯科展出的美国主要展品是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在纽约的展出的苏联主要展品则是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据此可知( )
    A . 美国民生产品更具吸引力 B . 苏联重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D . 美苏冷战渗透到文化领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任何其他国家一样,美国自诞生之日国家安全的问题就相伴而生。从建国到 19世纪末,美国政府专注于国内的发展和在美洲的扩张,国家安全主要是本土和西半球的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国际行为模式,使其国家安全有了新的含义。对外,不可避免地深深卷入世界事务。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内外因素联系非常紧密,以至艾森豪威尔总统认为安全问题与外交问题为一回事。1989年后,美国开始调整其安全战略,其重点转向建立美国独霸全球的单极世界。 

    ——摘编自孟庆龙《美国国家安全思想和战略的演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了“现在的世界,是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由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观点,认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主要是增强军事实和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在传统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建立了一套以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主体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非法谍报活动和“和平演变”活动等外部非军事安全问题,成为主要外部安全问题。1993年,中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全法》从法律上对国家安全机关的反间工作做出规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官方越来越多地提及生态安全、信息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等更广泛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转型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开始组建专门机构,履行国家安全领域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职者。 

    ——摘编自钟开斌《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与战略选择》

    材料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错综复余的新的安全局势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编自张志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阶段性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 14. “中国”是一个具有特定空间,由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融合而形成的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容

    出处

    “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

    许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

    在辽宋夏金对峙时期,金人一直自称“中国”。金人进据中原后,即沿袭汉族儒士这种“中原政权即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其实金朝争正统,并不是为了将同时存在的其他政权排除在“中国”之外,不过是为金朝争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便得到各个政权的承认,更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而已。

    赵永春《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将各种地方文化吸纳入中原文化,使“天下”的文化多元而渐变,共存而不排他。这样一个核心,加上其放射的影响力,终于形成了后世的“中国”。于是,即使在古代各地的居民原来可能是有不同基因的族群,经过如此布局,实际上所谓的“中国”居民,已经是来源复杂的混合体。“中原”向四周扩散,又不断融合,终于熔铸为一个人数众多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

    许倬云《说中国》

    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内容,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70年代,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引起中国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1874年《申报》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1881年又在《论丝、茶二业整顿难易》中指出:在西方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随后《申报》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机器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引起强烈反响,破除了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 

    ——摘编自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1. (1)  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关于振兴丝业的建议。
    2. (2)  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评价近代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