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7-13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 1. (2023·金乡县模拟) 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 , 则(   )

    A . pA<pB=pC B . pA=pC>pB C . pA>pB=pC D . pA=pC<pB
  • 2. 光刻技术是现代纳米级电路的基石,它是指利用透镜将绘制在掩膜上的电路通过紫外光投射到涂有光刻胶的硅片上,从而制造出集成电路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此时恰好在硅片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B . 此投射原理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 C . 缩图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 在硅片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 3. “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A . 拦阻索对舰载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 . 拦阻索对舰载机的作用力使舰载机运动状态改变 C . 舰载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舰载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 . 舰载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与拦阻索对舰载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4. 如图所示是我们熟悉的自行车,则下列关于车头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B . 车轮轴承是通过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增大摩擦力 C . 车轮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D . 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通过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 5.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本实验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 . 图中小桌的重力和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C . 比较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D . 比较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D. 比较两图的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 6. 小京通过焦距为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D .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7. 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此时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 光屏向左移动 B . 蜡烛向左移动 C . 光屏向右移动 D . 透镜向右移动
  • 8.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没有施力物体力也能存在 B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C .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 D .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0分)
  • 9. (2023八下·九台月考) 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因为“水晶饼”对光有作用,是透镜。
  • 10.  一块砖,用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那么,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 11.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  的原理。如图所示,是某工人用铅垂线检查某墙壁时的情景,说明该墙壁向  选填“左”或“右”倾斜。

  • 12.  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  选填“厚”或“薄”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  选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凹面镜”做成的眼镜。
  • 13.  如图,冬奥会进行冰壶比赛时,运动员有时会在冰壶前用力“刷冰”,其目的是  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与前方的冰壶撞击后,后方冰壶会将前方的冰壶击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冰壶对冰面的压力是由于发生  形变而产生的。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 16.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 (1) 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 (2) 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 (3) 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4. (4) 实验小组的小红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寻找规律。”而小刚同学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17.  如图是小高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请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了问题:

    1. (1) 若图中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中心成烛焰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为  , 应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2. (2) 在图示中的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可再次成清晰的像,这是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 作用;
    3. (3) 如图所示,将蜡烛向右移动后,应将光屏向 选填“右”或“左”移动,且移动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才能使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
  • 18.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请你帮他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 (1) 甲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判断依据是 。
    2. (2) 比较乙、丙两次实验,你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 (3) 图甲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大小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 。填序号 
      A . 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放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 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 (5) 小明继续找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 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及压力的大小,作出了如图丁所示滑动摩擦力随压力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长木板 选填“”或“的接触面更粗糙。
    6. (6)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读数误差较大,于是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实验方案的好处是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
  • 19.  如图是我国99式主战坦克,质量为 , 高 , 该坦克具有潜渡功能,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1) 坦克的履带上有突起的条棱是为了 ,履带设计宽大,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 对路面的压强;
    2. (2) 某次坦克在河流中潜渡时浸没顶部距水面 , 此时坦克顶部受到河水的压强是多少
    3. (3) 某次坦克在河流中潜渡时浸没顶部距水面 , 此时坦克顶部面积为的舱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 20.  2022年4月16日,太空出差三人组完成“超长出差”任务,从中国空间站载誉而归,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三位航天员分别“送”上特制的座椅“躺坐”,由4名工作人员将航天员抬着走。翟志刚体重 , 护航椅质量为 , 每个工作人员质量为 , 每只鞋的面积为 , 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 (1) 载人飞船进入太空后,它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返回舱末着陆时匀速下落,返回舱受到的重力与降落伞对它的拉力是一对 选填“非平衡”或“平衡”力;
    2. (2) 护航椅的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 (3) 翟志刚坐上护航椅,4名工作人员刚抬起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21.  中国武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小明认为习武之人能够在不借助任何辅助器械的情况下,以如图所示的姿势在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