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清远市2022一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30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1)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泊秦淮》)
    2. (2) 可怜半夜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3. (3)  ,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王维 《竹里馆》)
    4. (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5. (5) 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6. (6) 登山不仅可以愉悦心情,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魄。诗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就写过这样的诗句:“。”而杜甫在《望岳》中也写道:“。”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qí dǎo,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2. (2) 秋是xuān nào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3. (3) 为了向科学的高峰攀登,我们只有qiè ér bù shě百地学习。
    4. (4) 邓稼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fù rú jiē zhī的名人。
  •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的心平息下来,有种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 , 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 焦虑  茅塞顿开  疑惑  蕴藏 B . 焦虑  豁然开朗  疑惑  蕴含 C . 焦躁  茅塞顿开  困惑  蕴含 D . 焦躁  豁然开朗  困感  蕴藏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B . 我们必须提高安全意识,以防止火灾、偷窃等不再发生。 C . 屠呦呦从这种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受益。 D . 6月15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英德宝晶宫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 5. 学校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诈骗分子用 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她意识到被骗时,痛悔不已。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电话要求你往银行账户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

    [材料二]

    电信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对这类案件了解不多,缺少警惕,容易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透露身份和银行卡信息,甚至向陌生人的账户存钱。有些受害者接到这类电话,思想就被骗子控制了,不能及时询问亲友,或打电话给公安机关了解情况。我们要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多了解这类骗局,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1. (1) 任务一: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 (2) 任务二:为了预防电信诈骗,增加对这类诈骗的了解,宣传组编写了一一个知识卡片,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将其补充完整。(要求语言简洁,表意清楚) 

      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

      A.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

      B.接到不明电话要询问亲友或及时报警。

      C. 

    3. (3) 在《海底两万里》中,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 ) 

      我听到声音很低地说出下面这几句话——这个传到我耳中来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这就是从这个人良心里面发出来的悔恨的自白吗?

      A . 阿罗纳克斯 B . 尼摩艇长 C . 内德●兰德 D . 孔塞伊
    4. (4) 任务四: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也有过被骗财的经历,请你结合名著简洁概括祥子被骗财的过程。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文]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巳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 更互用之,瞬息可。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 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文]

    活字之法,斯其权舆。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1. (1)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则第二板已

      ③瞬息可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泥字既不精整/其人舍大喜 B . 木版/不木为之者 C . 为费日损工矣/即刮目相待 D . 更为费损工矣/吾三省吾身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5. (5) 请根据[甲] [乙]两文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甲] [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到宋代毕昇的,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 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变通以新意”。由两文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

  • 7. 阅读下列文本,回答文后题目

    中西礼节的差别

    ①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②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③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 ,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室” 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右卑”,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伸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④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意识的行为。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 . 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来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 .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 . 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2.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的差别。 B . 第②段“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一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 . 第④段“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一句中的“绝大多数”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改变。 D . 本文先总的介绍中西礼节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差别,然后分别介绍在见面礼、座次、用餐时礼节的不同。
    3. (3)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丈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①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左还是右边?为什么?

      ②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 8. 文学类文本阅读

    生命之芯

    山岚

    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满眼碧绿的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

    ③暮秋时节,满藤的叶子都已枯黄了,飒飒秋风一吹,便不停有三三两两的叶子从藤架上飘扬扬地掉落下来,落在庭院里、墙角和台阶上,像一只只再也不能飞的蝴蝶。这时,素爱爽的妻子便不得不时时清扫那些落叶。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 它又落下了。

    ④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⑤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剪摘葡萄时,妻子不是挑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有透的葡萄串子留着,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不论有没有熟透,摘得一串不留。妻子说,葡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⑥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落,一夜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那些叶子显得十分憔悴,有的叶脉还青着,只叶缘黄卷了一些,但却早早地凋落了。

    ⑦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竞全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地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快快地飞走了。

    ⑧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天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天折了;一旦果实天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

    ⑨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来临了。

    ⑩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青青的葡萄,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

    ⑪一切都是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灵魂的。

    (选自《作文与考试(初中版)》,有删改)

    1. (1)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文和《紫藤萝瀑布》这两篇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B . “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生命的价值所在一为什么使命而生活。 C . 文章第①段和第⑥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 D . 本文作者由葡萄叶在果实摘掉后就提前凋落的事实,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2. (2) 文章标题“生命之芯”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何寓意? 
    3. (3) 文章从葡萄叶子旺盛生长写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4. (4) 结合课文《紫藤萝瀑布》,说说本文作者与宗璞分别从天折的葡萄叶子的生命历程与盛开的紫藤萝花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作文(50 分)
  • 9. 阅读下面提示语,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你在①②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写作任务。

    ①请以“的成长之旅”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②请以“感谢有你”为主题,给成长过程中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写一封信。 注意书信格式,结尾署名请用化名“小英”。

    要求: ⑴感情真挚自然。

    ⑵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 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