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铁岭市某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5月竞...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12 类型:竞赛测试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0分)
  • 1. 请选出加点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 ( miè) 愧( zuò) 烦( zào) 仙露浆( qiónɡ) B . 小( miáo) 拖( tà) 如( pì) 悲天人( liǎn) C . ( huái) 水( xián) 辱( chí) 以身则( zuò) D . ( qì) 侮辱( wǔ) 琐( wěi) 盘卧龙( qiú)
  • 2.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 ( )
    A . 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民族共进退。 B . 王老师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海阔天空 , 令我们大开眼界。 C . 丽丽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同学请教。 D . 学校清洁大扫除中,尘土飞扬,同学们一个个面如土色
  • 3. 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青春里,我们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当青春已过,走向人生的夏季 , 向岁月的高峰冲刺的同时,忘了,把青春这幅画卷轻轻卷起安放在生命的一角;别忘了,对自己同伴说声:流年无恙 , 光阴留香。

    A . “冲刺”和“安放”是动词。 B . “别”“和”是副词。 C . “青春已过”“流年无恙”是主谓短语。 D . “人生的夏季”“轻轻卷起”是偏正短语。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相信雷锋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不陌生的。 B . 她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C .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的有关的规章制度。 D . 如今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 5. 选出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 )
    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北宋司马迁,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实。 B .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十月四日风雨大作》。 C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 .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望岳》创作于作者中年时期。
  • 6. 名著知识填空 
    1. (1) 《骆驼祥子》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 B . 夏太太劝说祥子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债,祥子没有接受建议,把钱放入闷葫芦中,被孙侦探诈骗。 C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联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D . 祥子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正直善良,有骆驼一般的坚韧精神,他通过勤奋劳动最终过上体面的生活。
    2. (2) 《红岩》

      工运书记许云峰任命( )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此人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 7. 对下面这两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登飞来峰 登楼

    王安石 韦应物

    飞来山上千寻塔, 兹楼日登眺,

    闻说鸡鸣见日升。 流岁暗蹉跎。

    不畏浮云遮望眼, 坐厌淮南守

    自缘身在最高层。 秋山红树多。

    【注释】①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②守:担任太守。③红树:指满树红叶。

    A . 《登飞来峰》《登楼》这两首诗都是登高之作,都抒写当时诗人心中的感受,借诗言志。 B . 《登飞来峰》中“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写传闻中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侧面描写塔的高峻。 C . 《登楼》中“流岁暗蹉跎”指时光白白流逝。诗人感慨时光虚度,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D . 王安石置身飞来峰上千寻塔最高层所表达的政治雄心与韦应物登楼远眺所流露的政治追求是一致。
  • 8. 古诗默写填空 
    1. (1) 念天地之悠悠,
    2. (2) ,惟解漫天作雪飞。
    3. (3) 浩荡离愁白日斜,
    4. (4) 无丝竹之乱耳,
    5. (5) 《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居住环境清幽的诗句是

       

    6. (6)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极言泰山高峻的诗句是

        ,

      由静转动,写诗人细望所见,表现诗人内心震荡和眼界开阔的诗句是

       ,

    7. (7) 《游山西村》中渲染丰收之年农村宁静欢悦,热情好客,表达诗人对淳朴民风赞美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部分(40分)
  • 9.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不可玩焉 

      亭亭净 

      之不可 

      莫能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3. (3) 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4. (4) (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体现兰的品性。
  • 10.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山楂是甜的

    ①我妈是一个知青,我爸是一个农民。在我幼时的岁月里,我爸应该很辛苦。只有他一个农村户口,却有三个城里人要养活,他的田地太少了。但他勤快,愿意为生活付出所有气力。据说我家永远是每亩地里出钱最多的人家,而他的女儿们却几乎没去过那片土地。

    ②粗粝、辛苦的农村生活让我妈也异常艰辛,但她尽心尽力地养育我和妹妹。那时,东北没什么太好吃的水果,入秋的山楂勉强算水果吧。有一次,家里买了一堆山楂。对于这堆山楂,我恐怕要记上一辈子,拿到手里,连咬了两三个,真硌牙,嘴里、胃里顿时涌出酸水,我一把把它们扔在地上。这堆山楂如一张张长满麻子,满是皱纹的脸。我越看越气,趁着我妈不注意,把这堆山楂全扔了。

    ③我妈发现后竟没有批评我,而是默默的把这些讨厌的家伙捡了回来。她把山楂洗净,去籽,倒入锅中,放糖,小火慢慢熬到鲜红直至黏稠,我才知道,山楂竟可以做成可口的山楂酱。只要放白糖,多放,再难吃的山楂也会变甜。就像我们的日子,酸涩难忍,又漫长,可终究能通过努力,让日子变得甜一点。酸酸甜甜的山楂酱放在罐子里,想吃的时候去挖一勺,现在想想,那种甜还能浸到心里。尤其是在寒天,把罐子放在耳房里,山楂酱处于半冻不冻的状态,不会坏了味道,也能随时挖出来吃。

    ④东北几乎有半年的冬天,冬天里没有农活可做,很多种地的人就猫冬了。猫冬怎么可能有收入?我父母脑子活,也不怕吃苦受累。他们养了几头奶牛,按我妈的话说:“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上班。”奶牛产牛奶,牛奶可以卖钱,每天都有收入。就算猫冬,田地里不生钱,家里的牛也能赚钱。

    ⑤入冬了,我爸在电影院烧锅炉,我妈在水泥厂上班。我妈下了班,要到托儿所接我和妹妹,然后回家挤牛奶,又要带着两桶沉甸甸的牛奶去奶站卖掉。那一年,我和妹妹还很小,害怕得不肯在家。我妈一咬牙,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把十几斤重的牛奶桶挂在自行车后面,两个女儿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天有点冷了,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夜幕来得快,天色很快就沉下来。

    ⑥我妈带不动我们了,就放下我和妹妹。路过综合商店时,我和妹妹不走了,我们的目光定在了那里——店门口摆着的一串串冰糖葫芦。不一会儿,我和妹妹便一人手里一串冰糖葫芦。我们一边吃,一边在深沉的暮色里跟我妈走。我妈骑会儿自行车,再推着自行车走一会儿。我和妹妹跑跑走走,一点儿也不冷。暮色很深,带着冬季里冰冷的浓雾。母女三人,就这样,在冰糖葫芦甜甜滋味的引领下,按时赶到遥远的奶站。

    ⑦天冷,我妈是热的,蹬自行车出了一身的热汗。我和妹妹坐在车大梁上,遇到天桥、上坡时,都下来帮忙推自行车,手和脸蛋是冷的,可我们的身子,心里是热的。

    ⑧那些年,我父母从来没机会休息,除了种地、上班,他们还干过很多营生,只要能赚钱,他们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力气。他们一心要两个女儿过更好的日子,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愿望要如何实现,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努力——过更好的日子的努力。

    ⑨城市化改革的大潮中,种田为生的我爸改换了城镇户口。我妈也在企业改革后,开始领退休金,退休金每年都在增长。

    ⑩现在回到我父母家,假如是冬天,他们一定会提前买了冰糖葫芦,放在冰箱里,等我吃。吃着这冰糖葫芦,我就会想起那堆曾被我扔掉又被我妈捡回来熬成山楂酱的苦山楂,还有暮色中我和妹妹无限期盼的冰糖葫芦。仔细想想,其实,那些山楂从始至终都是甜的!

    1. (1) 阅读选文第②﹣⑨段,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①( )→没农活可做的冬天,我父母养奶牛赚钱。→②( ) →我父母不息劳作,我们家过上了好日子。

    2. (2) 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4. (4) 第③段我妈发现我把山楂扔掉后,为什么没有批评我反而捡回来?
    5. (5) 选文结尾写道:“那些山楂从始至终都是甜的!”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 1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父亲和苦瓜

    ①父亲最爱苦瓜,我却对它没有什么好感。苦瓜通体清苦,父亲也一生清苦。因此我想,父亲的命运就是苦瓜的命运?苦瓜也叫君子菜,它无论和什么菜在一起炒、煮、炖都只苦自己,其他的菜不会沾一丝苦味。父亲也是这样的人:宁愿苦自己,也不愿苦别人。

    ②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了乡下。在每年草长莺飞之时,他就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上苦瓜。当嫩绿的新芽出头来时,父亲怕鸡鸭来啄食瓜苗,就用个破箩筐罩在上面。待那些小芽顺着父亲的美好心愿一节节地往上长,出许多瓜藤时,父亲又去弄些木桩和树枝来,搭好一个简单的架子,让那些藤儿弯弯曲曲地往上爬,边边开出一朵朵黄色小花。花儿调零了,藤上出了细嫩的小苦瓜,没几夫,架上爬满了清苦瓜白苦瓜红苦瓜,一个个或露或藏地悬挂在棚架下,这时的父亲是十分欢欣和激动的。

    ③苦瓜、花叶、藤蔓和架子和谐地交映在一起,远看近看都是一幅迷入的图画,风过瓜架,吹动瓜叶,瓜果摇曳,父亲总在瓜架前呆呆地站着,像想起什么往事似的。

    ④父亲生来命苦,八岁时就没了爹,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过得极其艰难,度日的蔬菜,总少不了苦瓜。那时候奶奶家里的房前屋后,很多苦瓜藤自由爬到院墙上,柴垛上。一到夏天,奶奶随手就能摘到一个苦瓜,饭上也算是有了一盘菜。奶奶想尽办法,让这盘菜好下咽些,可在那缺油少盐的年月,那种苦涩的味道好像怎么也去不掉。

    ⑤如今,每到夏天,餐来上总少不了父亲亲手炒的苦瓜,或独炒或炒鸡蛋或炒干鱼,盛在盘子里,看起来鲜嫩无比,清脆爽口,但我仍嫌它清苦。望着盘子里的苦瓜,又瞅了瞅了父亲,勉强用筷子夹起一片,却不愿送到口里。父亲好像看由我的心思,微微一笑,风趣地对我们几个兄妹说:“只有吃得苦中苦,方能做得人上人啊。”

    ⑥父亲没有大红大紫、大起大落,平凡了一辈子,淡泊了一辈子,清贫了一辈子,但他很满足,认为自己为子女成长所受的苦是值得的。在那艰难的岁月中,把我们兄妹拉拉扯大不容易,看着我们一个个有出息,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他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他常对他的朋友们说,他拥有的几个好儿女,就是他此生最大的财富。

    ⑦苦瓜由青变白再变红,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父亲有意多等待些时日,让苦瓜变红,为的是多贮存些瓜种。那熟透的苦瓜,咧开了嘴,露出一排绯红的果肉,就如一朵美丽的红花。等候在旁的我抢在父亲之前,高兴地摘下苦瓜,掰开皮,露出丰厚红软的果肉来,小小的馋嘴忍不住尝了一口,呀,好甜,清香纯正的甜,咽一下,直渗到骨子里去了。我有点百思不解,便问父亲,父亲告诉我说,这是苦瓜的本质---一生漫长的等候,终于苦尽甘来。

    ⑧一年的苦瓜由鲜变枯老,瓜藤由翠绿变枯萎。父亲也一年年变苍老了。很多时候,我看见父亲坐在屋前的空坪上,坐在苦瓜生长的土地上,像深深怀念什么似的。我想,是不是这一生清苦而淡然的苦瓜让父亲变老的?

    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瓜情结,自己也喜爱上它了。我特别欣赏苦瓜藤那奋勇向上、蕴藏无限生命力的精神,更欣赏苦瓜那经历漫长等候、苦尽甘来的品性。父亲就如同那苦瓜,虽年老但仍积极向上、以苦为乐,而今儿女成家立业、安稳幸福,父亲不也是苦尽甘来吗?

    1. (1) 选文以“父亲和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2. (2) 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富有表现力,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3. (3) 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4. (4) 请结合选文主旨和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选文之后的感受。
三、作文部分( 30分)
  • 12.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成长伴随人的一生,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成长的故事丰富多彩。人生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莫不如此。关于成长,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以“成长”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②请以“听听的声音”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写身边发生的事,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