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新闻阅读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3课《“飞天...

更新时间:2023-07-07 浏览次数: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2022八上·富阳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骈文多以四、六句相间,讲究对仗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南北朝“骈文双壁”。 B . 《“飞天”凌空》作为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所以它和消息一样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并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地报道事实。 C . 古人的“号”大多是成年后自己取的,一般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陶弘景号华阳隐居,因隐居华阳而得;苏轼号东坡,源于贬谪黄州时曾躬耕城东门外的土坡。 D . 乐府诗多以四言、五言为主,格律自由,如《龟虽寿》:律诗和绝句则有非常严格的格律要求,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之分,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崔颢的《黄鹤楼》。
  • 2. (2022八上·兰考月考)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 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者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十米跳台跳水冠军郭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通讯,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强烈愿望。
  •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丁香结是解不完的,它年年都有;人生中的结也是解不完的,它时常与我们相伴。可能正因如此,这世界才具有了无穷魅力。 B . 春天到了,凤凰广场上桃花啊、杏花啊、梨花啊,都开满了枝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C . “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D . 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的感受?
  • 4.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fèn)轻(yíng)耳欲聋(zhèn) B . 然(qiāo)首(qiáo)屏息声(liǎn) C . 那(shà)腾(fèi)眼花乱(liáo) D . 空(líng)慷(kǎi)洒自如(xiāo)
  • 5.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田埂上的狗尾草沉默不语,无名的鸟儿却衔来了跳跃的节气。是惊蛰,还是芒种?是寒露,还是冬至?岁月从年轮里探出头来,像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果实,______________。

    A . 挂在枝头,挂在山冈,挂在乡亲们的扁担上,挂在故乡的屋檐下。 B . 挂在乡亲们的扁担上,挂在故乡的屋檐下,挂在枝头,挂在山冈。 C . 挂在山冈,挂在枝头,挂在故乡的屋檐下,挂在乡亲们的扁担上。 D . 挂在故乡的屋檐下,挂在乡亲们的扁担上,挂在山冈,挂在枝头。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当判决书摆到了他的面前,他才如梦初醒 , 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 B . 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 . 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D . 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他向观众鞠躬致敬,结束了自己的精彩演出。
  •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B . 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了意大利队这场比赛,使我受到很大鼓舞。 C .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更有责任做好表率。 D . 滩涂上不起眼的盐蒿经秋的手掌一抚,全都通体红艳,让人沉醉其中。
  • 8.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有一种情怀感知你的冷暖。”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和动词。 B . “白云飘浮”“由衷的赞赏”“轻舒双臂”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 . “热得难受”“漂亮极了”“喷出火焰”都是补充短语。
  • 9.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 .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B .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C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D .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瞬间      酷似      沸腾      精采 B . 裁叛      气氛      赞赏      轻盈 C . 集训      敦煌      凌空      翻腾 D . 由衷      慷概      潇洒      延续
  • 11. 下面文段横线处所填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 )过来,她已经( )身体,像( )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 )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A . 反应   展开     轻盈         拥抱 B . 反映        展开              轻巧              拥护 C . 反映        打开              轻盈              拥护      D . 反应        打开              轻巧              拥抱
二、阅读理解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直击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中国空间站迎来首批“常驻民”

    邱晨辉

    ①6月17日5时40分,在西北大漠腹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的天还未完全放亮,却已吸引不少媒体记者支起“长枪短炮”,他们来( )航天 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的出征瞬间。

    ②6时许,在问天阁附近的道路上,人们翘首以盼,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送行,路上行走的工作人员神情肃穆,来往的车辆秩序井然。

    ③6时30分许,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出一楼出征大厅,出现在圆梦园广场上。

    ④此刻,圆梦园广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欢送人群挥舞着鲜花、国旗、彩旗,大声呼喊:“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祖国和人民期待你们载誉凯旋!”在场的人们用各种方式为航天员壮行,为他们祈福加油。

    ⑤6时32分,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排成一排。

    ⑥“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航天员汤洪波。”广场上传来洪亮的声音。

    ⑦“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总指挥长李尚福( )地下达命令,并举手敬了一个军礼。

    ⑧3位勇士身穿沉重的白色战袍,迎着大漠朝阳,缓步走向开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专用车辆。在多辆摩托车的护送下,车队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5公里外的载人发射塔架进发。此时,在距地面几百公里的轨道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做好各项准备进入了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到来。

    ⑨晨光下,发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开回转平台,长征二F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飞船离开塔架的怀抱。火箭露出全部面容,白色的长征火箭耸立在蓝天与荒漠之间,直指苍穹。火箭箭体上鲜红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CZ-2F”字样格外醒目。

    ⑩9时22分,“……3、2、1,起飞!”。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⑪刹那间,大地震颤,烟尘沸腾,长征二号火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直入云霄,飞向太空。

    ⑫9时52分,航天员接到指令可以解开锁扣,这就像飞机起飞阶段完成后,乘客可以解开安全带( )活动一样。

    ⑬10分钟后,飞船开始第一次自主变轨,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内,飞船需要进行多次类似的自主变轨。

    ⑭14时许,经历多次自主轨控后,神舟十二号转入寻的飞行段,此时航天员距离中国的太空家园不足50公里,随着相对导航的建立,近距离自主交会对接正式开始。

    ⑮"各号注意,我是北京,飞船转 200米保持,状态正常,天和核心舱对接前状态正常,继续实施交会对接。”屏幕上,神舟十二号与天和天舟组合体的距离越来越近,紧接着就来到19米的停泊点上,伴随着“飞船转最后靠拢”的口令声,飞船一点点驶向这座在太空中邀游了18天的太空家园。

    ⑯“对接机构捕获。

    ⑰……

    ⑱15时54分,交会对接成功!

    ⑲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交会对接。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不到7个小时。

    ⑳……

    ㉑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核心舱,动作一气呵成,飞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㉒告别了地球,便可以拥抱太空。现在,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的每一分钟,都在不断刷新中国人驻留太空的时长纪录。

    你好,中国空间站!你好,太空!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18日,有删改)

    1. (1)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见证    庄重    适当 B . 见证    稳重    恰当 C . 见识    稳重    适当 D . 见识    庄重    恰当
    2. (2) 这篇新闻特写描述了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的经过,请将事情经过补充完整。

      人们送行→→火箭发射→

    3. (3) 结合语境,分别说说文中画线句所蕴含的情感。

      ①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②你好,中国空间站!你好,太空!

    4. (4) 读完本文,相信你会情不自禁地点赞,请写出你的点赞内容。(写出三点即可)
  • 1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她与姚明两次亲密接触

    昨日,广元市利州区建设村八一建设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华可欣很幸运,她不仅亲眼看到自己的偶像姚明,还与他有了两次亲密接触:一是帮姚明系红领巾,二是和姚明一同玩“老鹰捉小鸡”。

    系红领巾

      “太意外了,这一刻值得我回忆一辈子。”说起与姚明亲密接触的一幕,11岁的华可欣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昨日上午10点多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老师本来是安排另外一名同学给姚明系红领巾,那名同学以为自己排错了顺序,就临时与华可欣交换了位置。谁知道走到嘉宾面前时,华可欣才发现自己站在姚明面前。“姚明哥哥好高哦,我都不敢与他对视。”幸福来得太突然,华可欣一时慌了手脚。“不行,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绝对不能丢脸。”想到这里,她很快镇定下来,顺利地给姚明系好了红领巾,“姚明哥哥当时还开玩笑说‘我是不是太高了啊’”。

    老鹰捉小鸡

      在接下来“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环节里,华可欣扮老鹰,而“鸡妈妈”则是比他高出许多的姚明。随着游戏开始的哨音一响,华可欣展开双臂,猛地向“鸡群”扎去。“敌人”来击,“鸡妈妈”姚明一边小心翼翼地掩护着身后的“小鸡”,一边与“老鹰”周旋。

      在高大的姚明面前,华可欣简直就如无物一般,每次猛扑,“鸡妈妈”均只需轻舒双臂,就将“老鹰”挡在外面。几个回合下来,华可欣瞅准一个空当,灵活地避开了姚明的阻拦,从其腋下钻入,抓住了“小鸡”。“要不是姚明哥哥的手太长,我早就抓住‘小鸡’了。”意犹未尽的华可欣说。

    1. (1) 本文以“她与姚明两次亲密接触”为题,有什么作用?
    2. (2) “两次亲密接触”具体指哪两次?
    3. (3) 在给姚明系红领巾时,华可欣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4. (4)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华可欣瞅准一个空当,灵活地避开了姚明的阻拦,从其腋下钻入抓住了“小鸡”。

  • 1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乌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1) 作者在②-④段中将吕伟连贯的跳水动作分解成“”—— “”——“入水”三个步骤,犹如慢镜头回放。
    2. (2) 吕伟完成跳水动作后,文章描写了外国记者的赞叹语观众的赞赏,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赏析下面句子,说说表达的效果。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4. (4) 对下列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1.7秒的时间的跨度里,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落笔集中,重点突出。 B . 一组跳水动作,作者就用了多个比喻,文字清新,读来赏心悦目。 C . 作者采用了新闻评论的形式,评论了吕伟“飞天凌空”的美丽画面。 D . 本文体现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和爱国情。
  • 15. 阅读下面消息,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着陆时正值凌晨,为给返回器保温,防止剩余燃料被冻住、增加后续处置的难度,地面回收人员为返回器穿上了两层厚厚的棉衣,最外层还要套上迷彩外罩。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返回舱全身上下贴的确实都是暖宝宝。

    1. (1) 请给以上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请说说文段是如何体现消息真实性的。
三、综合应用
  • 16. 小娟同学读到下面一则新闻,准备在班级“天天新闻”中向同学们推荐。请你为她拟写转述内容,要求提取主要信息,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

    2022年3月23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这种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青少年和前沿科技“相遇”,既普及了深奥的科技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好奇心。“天宫课堂”是最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为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后备人才,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

  • 17.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