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质量监...

更新时间:2023-07-22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45分)
  • 1. 读拼音,写词语。

    岸上的人们jīng huáng地看着因dí kàng不住台风的qīn xí而qīng fù的轮船,救援人员一刻也不敢dān gē,终于让落水的船员们都脱离了kùn jìng

  • 2. 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万   

      色味    日夜    独

    2. (2) 以上词语中,可以用来形容两种事物落无共同之处的是
    3. (3) 新年到,大人小孩都穿上了新衣新鞋,显出一派的气象。
  • 3. 查字典填空。

    “逆”字是结构,它的第七笔是“”;“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第8笔的名称是。“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独特地位。由“鼎”延伸的成语有很多,请你写出两个:

  • 4. 与“这张邮票真好看”的意思不同的句子是(    )。
    A . 这张邮票难道好滑吗?    B . 这张邮票不可能不好看。 C . 这张邮票难道不好看吗?    D . 谁也不能否认这张邮票真好看。
  • 5. 下列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欣喜若狂”一词不一样的是(    )。
    A . 惊天动地 B . 多如牛毛 C . 闭月羞花 D . 胆大包天
  • 6. 下列成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有错的一组是(    )。
    A . 死得其所    精兵简政    行善积德    B . 两面三刀    满脸横肉    青而獠牙 C . 坚贞不屈    镇定自若    大义凛然    D .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夸夸其谈
  • 7.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猎shòu    厌wù    恐hè    九里 B . chuò    然mù    意qiè    衣庙guān C . jiào    称chèn    临bīn    花溪huàn D . 持jīn    妒jí    罚chéng    九沟zài
  • 8. 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 . 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争无泥。 C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D . 我以旧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9. 翻开(    ),你会看到一个人如何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荒岛如何变成微型文明社会。
    A . 《骑鹅旅行记》        B . 《爱丽丝漫游奇境》 C . 《鲁滨逊漂流记》        D . 《汤姆·索亚历险记》
  • 10. 按要求写句子。
    1. (1) 根据错误的消息得出的锆误答案,不应该得分。(改为反问句)
    2. (2) 我只好一声不吭地站在妈妈旁边看她洗衣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 (3)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海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比喻句)
    4. (4) 名叫五月玫瑰的牛对男孩说:“你过来,我给你一蹄子,让你永远不能忘记!”(改为转述句)
  • 11. 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汤姆·索亚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著名的儿童形象。
    2. (2) 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语言风格充满了鲜明的“京味儿”。
    3. (3)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代表作有《春》《背影》《茶馆》等。
    4. (4) 在于谦的诗中“石灰”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 12. 填空。
    1.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2. (2) 少壮不努力,
    3. (3) ,寒食东风御柳斜。
    4. (4) 诵读经典,体悟多彩世界。瞧,张志和《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浓郁的江南风味的春景图;夏日,“明月别枝惊鹊,”描绘了恬静的夏夜风光。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和王冕《墨梅》中的“,只留清气满乾坤”能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死亦为鬼雄”和“,快走踏清秋”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5. (5) 《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引用的名言,”来证明人死的意义不同。
    6. (6)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二、口语交际。
  •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喜庆方式。对于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这一问题,市民们的意见不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一谈。
三、阅读理解。(22分)
  • 14. 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拔异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 (1) 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 (2) “这段时光”是指
    3.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这段时光中“我”主要做的四件事:、天上的云彩走、
    4. (4) 对划线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丰富的心理活动,表明“我”打发时间时的无聊。 B . 运用想象的手法,为了说明“我”是一个想象丰富的孩子。 C . 侧面写出了“我”对与母亲一起外出的期盼。
    5. (5) 画线句子描写了“我”滑画报时展开的想象,请根据句式补充下面句子。

      高考就要结束了,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想象儿子走出考场的样子,想象,想象,想象

  • 15.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贺龙钓鱼

    ①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夭边飘散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

    ②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完全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焦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③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 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牦牛肉走了。

    ④贺龙来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老伙计……”他用大手掌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红鬃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根别针,放在口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钩子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成了一根钓鱼竿。

    ⑤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佗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⑥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这简陋的鱼竿,如同他亲密的伙伴,        。

    ⑦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荒漠的草地一下子变得很凉。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鱼竿,捉着一大串活鲜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⑧“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鱼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空阔的草地上散发开来,是那样悠远……

    1. (1) 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2. (2) 阅读第③自然段画横线部分,这是对贺龙的描写,应该用的语气,我们能体会到贺龙将军的特点。
    3. (3) 对第④自然段中“老伙计……”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表示贺龙说话时欲言又止,体会到他对大红马的不忍。 B . 表示贺龙说话时犹豫不决,体会到他和大红马之间默契。 C . 表示贺龙说话时断断续续,体会到他还没想好怎样和大红马交流。 D . 表示贺龙说话故意延长声音,体会到他担心大红马听不懂他的话。
    4. (4) 按要求填写。

      第⑤自然段主要描写贺龙钓鱼时的动作、神态等,此时贺龙心里可能会想:

      从第⑦自然段对任政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体会到

    5. (5) 历史上有无数像贺龙一样具有革命精神的英雄人物。结合事例,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位你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
四、习作。(30分)
  • 16. 阅读名著,可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润泽心灵。这学期将要结束了,你在阅读名著这方面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吧。请以书信的形式,给亲友汇报你这学期阅读“快乐读书吧”几部名著的情况以及收获。

    要求:①把内容写具体;②注意书信的格式;③字数不少于400字;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署名一律用“方敏”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