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07-06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班主任李老师在班会上说:尝酸甜苦辣,品荣辱兴衰,经生死离别,这些都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老师希望每一程都站着一个积极乐观的你……从政遇挫,求仕无望的李白深感仕路的艰难,但他仍然高呼“①,②”【《行路难》(其一)】,表达自己积极用世的心态;经历了二十三年贬谪生活的刘禹锡仍以“③,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对新人辈出表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苏轼辗转各地为官,与兄弟分别之后七年未聚,他把酒问天问月问人生,以一答“⑤,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展现其对人事的洞达,同时为后文对兄弟的美好祝愿做铺垫。
    2. (2) “动静结合”是一种在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意境和形象和谐统一的手法。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⑦,⑧”描写了月夜洞庭湖有风和无风时不同的情景;欧阳修《醉翁亭记》中“⑨,⑩”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____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zhuó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打开所有的窗子来欢迎

    打开所有的门来欢迎

    请鸣响汽笛来欢迎

    请吹起号角来欢迎

    请清道夫来打扫街衢

    请搬运车来搬去垃圾

    让劳动者以宽阔的步伐走在街上吧

    让车辆以辉煌的行列从广场流过吧

    【乙】

    ____

    早晨,我从睡眠中醒来,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你新鲜,温柔,明洁的光辉,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把窗纸____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____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我心里充满感激,从床上起来,

    打开已关了一个冬季的窗门,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____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于是,我惊喜地看见你;

    这样的真实,不容许怀疑,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多么强烈!多么huǎng惚多么庄严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uó痛    沉    山  huǎng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敷  钻  舒 B . 敷  嵌  铺 C . 粘  嵌  铺 D . 粘  钻  舒
    3. (3) 请把正确的诗名填入【甲】【乙】两处横线上(填序号)。

      A.给太阳    B.火把    C.北方    D.黎明的通知

      【甲】    【乙】

    4. (4) 结合【甲】【乙】两个文段,说说艾青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 3. 某校九年级开展以“梦想无垠 步履不停”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主题并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2. (2) 下面是语文课代表刘方为本次活动写的导入语,请你帮他修改。

      【甲】梦想是光芒,照亮我们脚下的路;梦想是能量,驱动我们砥砺前行;梦想是点石成金的手,改变历史,改写命运。【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梦想的伸展,科技突破,文明沉淀,社会进步,都是梦想的作用。追梦路上,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丙】不努力向上,不奋斗,不拼搏,梦想就不会实现。同学们,我们要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使它语气更强烈,更具有感染力。

    3. (3)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本报记者7月14日报道  近日,26岁的河南外卖小哥高帅旗,在送餐路上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去年,高帅旗从河南某高校毕业后,便专心复习考研,没想到父亲突发脑出血和脑梗。于是,高帅旗一边帮忙照顾父亲,一边备考。今年4月他决定去当外卖小哥,一方面想着能有一份收入减轻家里负担,另一方面时间也相对自由,能照顾家人,同时还能继续备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能吃苦、肯下劲儿的高帅旗被同事称作“阿甘”。高温天里,他最重一单外卖有80斤,最高爬过14楼,将每一份外卖准时送到用户手上,保持着零差评的记录。回到家后,他开始学习,经常坚持到凌晨一两点。面对困境,高帅旗依然能全力以赴追逐心中的梦想。这份韧劲,值得我们尊敬。

二、阅读(55分)
  •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彼此守望

    原上秋

    ①他经常来这里,不论雨天,还是晴天。这里松柏苍翠,雨天苍翠,晴天也苍翠。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泪

    ②不下雨的时候,这个区域一半严肃、一半活泼。但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整体,记不清哪一天被一分为二了。外面沿马路的一半划出来,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们静坐,孩子们追逐打闹。另一半在里面,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静,哄闹声随风能进去,人不能进去。当中隔着一道门,是那种透视的铁艺门。

    ③他经常坐在那里,看着人聚人散。

    ④起先没有划开的时候,他也时常过来,那时候有高墙和密不透风的大铁门。马路的对面是一幢小楼,四层,现在还在,但显得破了,和一个老人一样,安静而慈祥地坐在那里。他就在那栋楼里住着。

    ⑤现在,景色不一样了。对面已换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四个大字,烈士陵园。字是金色的,四周是一种浅浅的蓝,透着淡淡的忧伤。有一年,他看到对面的高墙被人推倒,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他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负责人看到那些有岁月积淀、仿佛血染过的立功证书和奖章,一脸崇敬地接待了他。

    ⑥工作人员一直与他沟通,后来公园还是建成了,或者说,陵园地块被一分为二了。他接受了现实,他感觉到,实际上这样也不错:战友们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宁,依然有苍松翠柏相拥。后来,孙子说了一句话,让他释然。孙子说,先烈打江山,不是为了后代幸福吗?

    ⑦后来,他看着那些在公园里休闲的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这时候,他会想起孙子的那句话。

    ⑧他比任何人在公园待的时间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挡的大门一边,左耳和右耳处在分裂的状态。左耳是欢闹,右耳是寂静。有时候反过来。他的情绪也分裂。右边是伤痛,左边是欢笑。有时候反过来。

    孙子也来过,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从门口看不到。孙子回过头,看到爷爷,变成一脸的欢喜,跑开了。孩子这个年纪不会装,高兴就是高兴,谁也不能说这个少年亵渎了英烈。

    ⑩看到孙子笑着跑开,他的心里也涌动着一份幸福。

    ⑪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时候隐隐发作。这个时候,公园里的欢笑被雨水冲散,剩下一片空旷和四处飘逸的寂寥。他打着雨伞蹲下来,挨个给墓碑擦洗,像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洗澡。

    ⑫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个战友,他一个都不认识,却又都熟悉。无论是与日本鬼子搏斗牺牲的,在解放战争中倒下的,还是抗美援朝魂归故里的,他怎么会不熟悉呢?他们在战场上冲锋的姿态,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壮烈,他永不能忘。

    ⑬每当擦到一个叫李云峰的烈士墓碑时,他会想到那时的通信员,一个叫李什么峰的年轻战士。原谅他记不住战士的名字,因为在这个李什么峰之前,已有两个通信员相继牺牲了。弹雨里,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枪炮声很重,新的通信员把手围个喇叭大声说,他叫“李什么峰”。

    ⑭后来,这个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也牺牲了。

    ⑮他深深内疚。

    ⑯他就把这个李云峰当做那个李什么峰对待,在碑身上多擦几下,多停片刻。

    ⑰擦完墓碑,他已经很累了。坐在前面的大石碑台阶上,把雨伞扣在头顶。一下子,弹雨似乎就起来了,啪啪,啪啪。这种氛围,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枪林弹雨的故事。

    ⑱坐久了,他会感觉到凉,由外到内的凉。四周的松柏都淌着雨水,他的心和眼睛也潮湿起来。等云一片片散开,太阳光照在大地。公园的一侧开始了欢闹,一张张笑脸又荡漾起来。

    ⑲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

    (摘自《羊城晚报》2022年8月3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他上访的态度表明人民群众对革命英雄的尊重和敬仰。 B . 小说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牺牲时的情形,凸显出他内心的痛苦。 C . 小说反复写他的“坐”,这是一种陪伴和守望,表明他对革命战友的情感深厚。 D . 小说虽然没有大起大伏的情节,但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容易感染人。
    2. (2) 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战争年代

      与战友浴血奋战

      战争结束

      烈士陵园改造后

      每逢下雨时

    3. (3) 小说第①段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 (4)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孙子也来过,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从门口看不到。孙子回过头,看到爷爷,变成一脸的欢喜 , 跑开了。

    5. (5)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小说结尾“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的理解。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版大典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数量高达97个。

    ②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现代社会主要经济形态。据有关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数字职业在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体量下得以快速发展,从业人员横跨国民经济各领域,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③从数字职业的产业分布来看,目前在我国数字经济五大产业类别中,大部分数字职业集中在数字技术应用业,数量占比46.4%;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19.6%及17.5%;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9.3%和7.2%。从长远趋势看,随着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数字职业将进一步增加,值得关注。

    ④从数字职业就业市场来看,数字职业的市场需求仍面临较大缺口。仅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安全领域,相关机构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人才十分稀缺。同样供不应求的还有虚拟现实、数字李生等技术领域从业者。

    (摘自邱玥《开启数字人才刚需时代》,《光明日报》2022年8月4日)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此次标注数字职业体现了国家对数字领域人才的高需求量和高重视度,数字人才的刚需时代已然开启,数字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势在必行。

    对于如何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强队,构建人才发展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有关专家建议:首先注重数字人才的培养。比如定期举办“数字人才研修班”。通过开办数字素养研修班,培育造就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其次还要注重引进人才。比如通过持续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等,拓展人才论坛、技能大赛、引才项目推介、人才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活动,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出一批与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落户。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为数字人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比如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企业引进、培育和认定人才的主导权,尤其面向“卡脖子”技术构建领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围绕重大创新领域和关键创新任务高标准配置优秀人才。

    (摘自梁雪青《创新数字人才引进举措  建设数字人才高地》,“搜狐网”2022年8月15日)

    【材料三】

    数字经济深度改变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加快修改完善劳动法,出台相应灵活用工政策,解决数字职业灵活用工中合同签订比例低、用工秩序混乱、社保缴存比例低、商业保险缺少保障等问题。在支持企业灵活配置资源提升效率的同时,劳动者权益也应获得更好保护,降低该群体的职业健康风险。制定和完善数字职业的数字安全法规,加强从业人员的数字安全教育,提升数字安全意识;健全数字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数字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此外,还应加快探索优化数字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

    (摘自邓智团《在数字职业新赛道畅快奔跑》,“中青网”2022年7月19日)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发展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B . 即便数字人才现在面临紧缺的局面,但数字人才也必将会面临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力水平越来越高的激烈竞争局面。 C . 因为如今数字人才奇缺,所以培养数字人才可不考虑多元化的职业需求,相关学校尽可能多开设一些专业即可。 D . 数字人才建设要提速,但更要规范,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数字安全意识。
    2. (2) 材料一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思路。
    4. (4) 综合以上材料,说说我国数字职业呈现哪些方面的特点。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吾以为西湖之美在里湖。当其不寓楼阁,不舍庵刹,而以琴樽书札托彼轻舟也,舟人无酬答,一善也;昏晓不爽其候,二善也;访客登山,恣意所为,三善也;入断桥,出西泠,午眠夕兴,四善也;残客所避,时时移掉,五善也。挟五善以长于湖,僧上凫下,觞止茗生,篙楫因风,渔茭聚火;奇唱发,流光升;霞敛星移,烟高霜满。

    (节选自谭元春《题<湖霜草>》,有删改)

    【注释】①凫(fú):水鸟,俗称“野鸭”。②茭(jiāo):喂牲口的干草。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毳衣炉火

      ②湖中焉得有此人

      ③而以琴书札托彼轻舟也

      ④篙楫

    2.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残客所避,时时移棹,五善也。

    3. (3) 两文都写游西湖的情景,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他们游览的方式和寄托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写作(55分)
  • 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疫情、双减、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进入初中两年来,这些考验和新政是否影响了你对自己的认识、对未来的期盼、对梦想的选择……

    请以《这两年,我的改变》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和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